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志杰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065498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由珍珠粉、干姜粉、花椒粉、薏苡仁粉和小麦面粉组成的一号散剂,由川芎粉、苏合香粉、木香粉、羚羊角粉、乌药粉和牛黄粉组成的二号散剂,和由八角茴香粉、丁香粉、荜澄茄粉和小茴香粉组成的三号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杯式药物贴穴灸法治疗冠心病(胸痹),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由珍珠粉、干姜粉、花椒粉、薏苡仁粉和小麦面粉组成的一号散剂,由川芎粉、苏合香粉、木香粉、羚羊角粉、乌药粉和牛黄粉组成的二号散剂,和由八角茴香粉、丁香粉、荜澄茄粉和小茴香粉组成的三号散剂。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杯式药物贴穴灸法治疗冠心病(胸痹),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专利说明】-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杯式 药物贴穴灸法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和用途。
技术介绍
冠心病是国内外人口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属于中医"胸痹"范畴。目前,由于生活节奏的提高,各种 压力的加大,不良习惯增多,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胸痹)易患倾向,长期的冠心 病(胸痹)会造成患者较大的身心负担。 目前西医对该病无特效药物,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手术风险大,费用高。 传统中医药和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对冠心病的治疗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王云 霞等人在《冠心病的中药治疗》,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vol. 26,No. 9,P. 1149-1150中 综述了治疗冠心病的几种中药方剂,包括:炙甘草汤、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血塞通、 参麦注射液、葛根素等。以上中药方剂需经内服或注射施用,往往产生较强首过代谢或较高 的全身血药浓度,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隔物灸法,又称间接灸法,是指在艾灸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施灸的方法,广泛 应用于内、外、儿、五官等科,特别是在外科应用更多。所隔的物品,动、植、矿物都有,例如隔 姜灸、隔盐灸等。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本专利技术认为冠心病(胸痹)的病理基础为:经络空虚、风寒之 邪侵犯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患部神经传导失调。采用独创的杯式药物贴穴灸法结合本发 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冠心病(胸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可使冠心病患者获得及时 治疗,提高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该中药组合物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易于操作。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一号散剂、 二号散剂和三号散剂组成。其中一号散剂由珍珠粉10份,干姜粉5份,花椒粉5份,薏苡仁 粉10份和小麦面粉20份组成。二号散剂由川芎粉1份,苏合香粉1份,木香粉0. 5份,羚 羊角粉〇. 5份,乌药粉0. 5份和牛黄粉0. 5份组成。三号散剂由八角茴香粉1份,丁香粉1 份,荜澄茄粉〇. 5份和小茴香粉0. 5份组成。以上份数均以重量份计。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制备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分别制备一号散剂、二号散剂和 三号散剂。 一号散剂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取清洁干燥的珍珠干品、干姜干品、花椒干品和薏苡 仁干品,并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筛,杀菌,得到珍珠粉、干姜粉、花椒粉和薏苡仁粉。取 清洁干燥的小麦面粉干品,经过筛、杀菌,得到小麦面粉。将制好的原料组分粉末按比例混 合均匀,封装,制成一号散剂。 二号散剂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取清洁干燥的川芎干品、苏合香干品、木香干品、羚 羊角干品、乌药干品和牛黄干品,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筛,杀菌;将制好的原料组分粉 末按比例混合均匀,封装,制成二号散剂。 三号散剂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取清洁干燥的八角茴香干品、丁香干品、荜澄茄干 品、小茴香干品,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筛,杀菌;将制好的原料组分粉末按比例混合均 匀,封装,制成三号散剂。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胸痹)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中 药组合物可用于杯式药物贴穴灸法中,取一号散剂制成数个药杯,分别贴在拔罐后的穴位 处,将二号散剂分成数等份并分别撒在药杯底部,再将三号散剂分成数等份并分别撒在药 杯底部二号散剂药粉之上,将艾绒做成锥形艾柱,放入药杯中点燃。 进一步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取一号散剂50克用清水和软反复揉合,至药团发青, 并有药香味及手心中揉合时有沁入性热感,然后用药团做成三个药杯,上下直径等大,内径 3厘米,高2. 5厘米,杯周围厚0. 2厘米,杯底厚度小于0. 1厘米,用粗针或牙签在杯底戳10 至30个小孔。将三个药杯分别贴在拔罐后的三个穴位处,将二号散剂4克分三等份分别撒 在三个药杯底部,再将三号散剂3克分三等份分别撒在药杯底部二号散剂药粉之上,覆盖 杯底,然后将艾绒做成锥形艾柱6枚,艾柱底部直径3厘米,把艾柱放入药杯中点燃,每穴灸 两壮。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中组分的药理如下: 珍珠:性甘、咸、寒。归心、肝经。用于安神,解毒,生肌。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用于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 饮。 花椒: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用于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 止痒祛腥。 薏苡仁:性甘、淡、微寒。归脾、胃、肺、大肠经。用于健脾,清热,渗湿,除痹。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苏合香:性辛,温。归心、脾经。用于开窍,辟秽,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用于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羚羊角:味咸、性寒。归肝经、心经。用于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清热镇 痉,解毒消肿。 乌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用于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牛黄:性苦、凉。归心、肝经。用于豁痰开窍,凉肝,熄风,解毒。 八角茴香: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用于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荜澄茄:性温,味辛。归脾、胃、肾、膀胱经。用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丁香:性辛,温,无毒。入胃、脾、肾经。用于温中,暖肾,降逆。 小茴香: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用于散寒止痛,理气和肾。 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组合物中的一号散剂,结合二号、三号散剂使用针刺、拔罐、杯式 药物贴穴灸法一到三次可使无论病程长短的冠心病(胸痹)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冠 心病(胸痹)的疾病治愈率。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可以起到有效治疗冠心病 (胸痹)的作用,无毒副作用,可以安全使用。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 作,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 目的,绝不限于本专利技术。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按照珍珠粉10克,干姜粉5克,花椒粉5克,薏苡仁粉10克 和小麦面粉20克配制一号散剂;按照川芎粉1克,苏合香粉1克,木香粉0. 5克,羚羊角粉 〇. 5克,乌药粉0. 5克和牛黄粉0. 5克配制二号散剂;按照八角茴香粉1克,丁香粉1克,荜 澄茄粉〇. 5克和小茴香粉0. 5克配制三号散剂。 生产方法如下: 1.分别取清洁干燥的珍珠干品、干姜干品、花椒干品和薏苡仁干品,并分别放入粉碎机 中粉碎,过筛,杀菌,得到珍珠粉、干姜粉、花椒粉和薏苡仁粉。取清洁干燥的小麦面粉干品, 经过筛、杀菌,得到小麦面粉。将制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胸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一号散剂、二号散剂和三号散剂组成,其中一号散剂由珍珠粉10份,干姜粉5份,花椒粉5份,薏苡仁粉10份和小麦面粉20份组成,二号散剂由川芎粉1份,苏合香粉1份,木香粉0.5份,羚羊角粉0.5份,乌药粉0.5份和牛黄粉0.5份组成,三号散剂由八角茴香粉1份,丁香粉1份,荜澄茄粉0.5份和小茴香粉0.5份组成,以上份数均以重量份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高志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