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夹紧底座,所述夹紧底座上安装夹紧条,位于夹紧底座的一端安装落料机构,所述落料机构落下的工件卡在夹紧条中,位于夹紧底座的夹缝中还安装有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间隔安装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支撑板至底板上,位于两个导杆之间的支撑板底部通过底座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卡接;位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直角形支架,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座,两个支座之间安装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支架头部。动作可靠,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夹紧底座,所述夹紧底座上安装夹紧条,位于夹紧底座的一端安装落料机构,所述落料机构落下的工件卡在夹紧条中,位于夹紧底座的夹缝中还安装有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间隔安装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支撑板至底板上,位于两个导杆之间的支撑板底部通过底座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卡接;位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直角形支架,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座,两个支座之间安装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支架头部。动作可靠,工作效率高。【专利说明】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
,尤其是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机加工过程中,给工件进行打孔、开槽是最常见的加工步骤,在流水线加工中,通常采用输送带输送工件,当工件输送至一个工位时进行夹紧打孔,然后继续输送到下一个工位时再进行开槽,其操作麻烦,需要通过工作人员逐一进行装拆加工,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输送装置,从而可实现全自动输送,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送装置,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夹紧底座,所述夹紧底座上安装夹紧条,位于夹紧底座的一端安装落料机构,所述落料机构落下的工件卡在夹紧条中,位于夹紧底座的夹缝中还安装有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间隔安装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支撑板至底板上,位于两个导杆之间的支撑板底部通过底座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卡接;位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直角形支架,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座,两个支座之间安装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支架头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气缸与底板平行;所述导杆头部设置有斜面。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第二气缸动作,实现导杆水平方向的移动,通过第一气缸动作,实现导杆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方便的将工件移动至所需的夹紧工位,动作可靠,工作效率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滑移机构;2、夹紧底座;3、夹紧条;4、工件;5、落料机构;6、导杆;7、支撑板;8、底座;9、第一气缸;10、底板;11、第二气缸;12、支座;1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夹紧底座2,夹紧底座2上安装夹紧条3,位于夹紧底座2的一端安装落料机构5,落料机构5落下的工件4卡在夹紧条3中,位于夹紧底座2的夹缝中还安装有滑移机构I,滑移机构I的结构为:包括底板10,底板10上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上间隔安装导杆6,导杆6穿过支撑板7至底板10上,位于两个导杆6之间的支撑板7底部通过底座8固定有第一气缸9,第一气缸9的活塞杆与底板10卡接;位于支撑板7的一侧固定有直角形支架13,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座12,两个支座12之间安装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至支架13头部。 第二气缸11与底板10平行。 导杆6头部设置有斜面。斜面的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件4逐一排列在落料机构5上,此时第二气缸11动作,推动滑移机构I至落料机构5处,将工件4落人两根导杆6之间,然后第二气缸11动作,沿着夹紧底座2的夹缝移动,移动至夹紧工位时,第一气缸9工作,从而带动支撑板7沿着导杆6向上升起,使工件4可以在夹紧条3上夹紧,夹紧后对工件4进行打孔、开槽等操作。依次类推,可以把工件4输送至下一个工位,直至工件4加工完毕。其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夹紧底座(2),所述夹紧底座(2)上安装夹紧条(3),位于夹紧底座(2)的一端安装落料机构(5),所述落料机构(5)落下的工件(4)卡在夹紧条(3)中,位于夹紧底座(2)的夹缝中还安装有滑移机构(1),所述滑移机构(I)的结构为: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10)上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间隔安装导杆(6),所述导杆(6)穿过支撑板(7)至底板(10)上,位于两个导杆(6)之间的支撑板(7)底部通过底座(8)固定有第一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9)的活塞杆与底板(10)卡接;位于支撑板(7)的一侧固定有直角形支架(13),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座(12),两个支座(12)之间安装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至支架(13)头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1)与底板(10)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6)头部设置有斜面。【文档编号】B65G47/06GK104150195SQ201410396043【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专利技术者】董仲伟 申请人:无锡众望四维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夹紧底座(2),所述夹紧底座(2)上安装夹紧条(3),位于夹紧底座(2)的一端安装落料机构(5),所述落料机构(5)落下的工件(4)卡在夹紧条(3)中,位于夹紧底座(2)的夹缝中还安装有滑移机构(1),所述滑移机构(1)的结构为: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10)上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间隔安装导杆(6),所述导杆(6)穿过支撑板(7)至底板(10)上,位于两个导杆(6)之间的支撑板(7)底部通过底座(8)固定有第一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9)的活塞杆与底板(10)卡接;位于支撑板(7)的一侧固定有直角形支架(13),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座(12),两个支座(12)之间安装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至支架(13)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仲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众望四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