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5144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育苗设施简易,投入少、对母本来年开花影响小,可直接一次性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株,成活率高达90%以上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苗床;(2)选枝、剪穗;(3)打孔、扦插;(4)喷雾控制:扦插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消毒灭菌处理,同时启动高压微雾控制系统,喷嘴每秒产生50亿个雾粒,每个雾粒的直径为0.5-5μm;全光照条件下,使叶面始终保持一层水膜;(5)插后管理:扦插当天灭菌处理,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生根后10-15天喷一次,后期停喷;同时,每隔10天给叶面施肥一次,一般7-8天出现愈合组织,14天出现大量生根;(6)炼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玫瑰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压条、分株及扦插等方法,大马士革玫瑰与中国传统玫瑰又有不同之处,既无种子又不易扦插,现有的技术通常采用压条或常规扦插的方式获取苗木。扦插育苗:扦插育苗又叫绿枝扦插。它是利用半木质化的绿色枝条作插穗进行扦插育苗,因嫩枝中生长素含量高,组织幼嫩,分生组织活跃,顶芽和叶子有合成生长素与生根素的作用,可促进产生愈伤组织和生根。目前扦插育苗技术要点如下:1、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沙壤土。采用混合细沙,锯末或泥炭和蛭石,改善土壤的通气和保水性。用3%的黑矾水溶液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喷3公斤~4公斤,苗床要开好沟,床宽一般宜1米~1.2米,高0.3米。2.采条:一般从4年~6年生母树上采集枝条。,嫩枝达半木质化时采条,3.制穗:嫩枝插穗一般需要2至4个节,长度6厘米~15厘米,插穗下端在叶片或腋芽之下剪成马耳形斜切口。4.扦插时间:一般从5月底至6月中旬初。5.扦插密度一般为3厘米~10厘米。以叶间不重叠为度。6、插后管理:要在苗床上设置阴棚设阴棚和及时喷水,以后要经常检查和喷水。苗生根后逐步揭去遮阴物以延长光照。扦插育苗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第一,主要是在大棚内凭感觉将插穗直接插在苗床上,株距、间距没有规律性,速度慢,幼苗占地分配不合理,营养不平衡,成活率极低,甚至不到20%。第二,在维持插穗生成根系前的水分时,主要靠浇灌或喷灌方式,时间控制不合理,容易出现干湿不均,使插穗生成根系之前所需的干湿度条件得不到平衡,造成大量插穗干旱或因湿度过大糜烂死亡。第三,消毒与插穗催根处理不科学,主要是用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不科学,造成扦插后根系发育慢,通常18天以后才能够生根。由于插穗在5-7天就开始萌芽,萌芽时需要吸取插穗大量营养,所以当插穗生根需要营养时,由于供养不足根系发育不正常,造成大量插穗从面上看已经萌芽,但实际上没有根系,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会看到大片萌芽死亡。压条:又称压枝,是把玫瑰植株的枝条埋入湿润土中,或用其他保水物质包裹枝条,创造黑暗和湿润的生根条件,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使其成为新的植株。它与扦插繁殖一样,是利用植物器官的再生能力来繁殖的,多用于一些扦插难以生根的花卉,或一些根叶较多的木本花卉。其根本特点是脱离母体的营养器官,具有再生的能力,能在离体的部分长出不定根,不定芽,从而发展成为独立生活的植株。能够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压条成活率高,时间长,但根系不发达,不易栽活。以上育苗方式均受季节限制,同时对母本损耗大,严重影响母本次年开花,成活率极低,最好的也只能达到20%左右,有时甚至连10%都达不到。由于幼苗是在不定的环境下生存,所以幼苗根系不发达,生产的种苗不健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常规育苗苗床制作是采用河沙或珍珠岩铺垫,厚度大约30cm。基质厚,不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育苗设施简易,投入少、对母本来年开花影响小,所用外植体繁殖单位材料用量比常规育苗用量少3-8倍,接种速度快,可直接一次性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株,成活率高达9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苗床:根据繁苗数量确定苗床大小,苗床四周用砖砌成围墙,四周设排水沟,苗床内的基质选用河沙、蛭石和土混合而成;(2)选枝、剪穗:选取定植2-3年生优良植株为母株,剪取母株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在选取的枝条上剪取插穗,之后放入杀菌液中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然后再将插穗放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3)打孔、扦插:扦插前将苗床浇透水,用插穗打孔引导定位器在苗床上打孔,将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过的插穗取出晾干后立即扦插;(4)喷雾控制:扦插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消毒灭菌处理,同时启动高压微雾控制系统,喷嘴每秒产生50亿个雾粒,每个雾粒的直径为0.5-5μm;全光照条件下,使叶面始终保持一层水膜;(5)插后管理:扦插当天灭菌处理,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生根后10-15天喷一次,后期停喷;同时,每隔10天给叶面施肥一次,一般7-8天出现愈合组织,14天出现85-90%的大量生根。(6)炼苗:扦插45天后,停止喷水,开始炼苗。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进行植株培育,其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培育时间受季节影响小,在中国中部地区4-9月底都可以实施,对母本损耗小,所用外植体繁殖单位材料用量比常规育苗用量少3-8倍,无变异、低成本、短周期,60天可以出床。全光照绿枝微雾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是个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统,完全离开试验室条件,苗床中的基质选用河沙、蛭石和土,与现有苗床中的基质相比,节约成本2/3。在扦插时采用插穗打孔引导定位器打孔,速度快,插穗窝之间为整齐均匀分布,株距完全规律排布,幼苗占地分配合理,营养得到平衡。而且在灌溉技术上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不是使用的喷灌,而是使用高压微雾控制系统进行喷雾,喷嘴每秒能产生50亿个雾粒,每个雾粒的直径仅为0.5-5μm,尤如山中云雾,加湿降温效果极佳。雾化1公斤水仅消耗6W功率,是离心式增压泵的十分之一,非常节能。进一步地,步骤(2)、(4)、(5)中,进行灭菌处理时使用的杀菌液均为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基质中河沙、蛭石和土的混合比例为2:2:1;所述苗床的围墙高度为25-30cm;所述苗床的宽度为1-1.2米;所述基质的厚度为9-10cm;使用所述苗床的前一天,用2-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苗床消毒。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枝条的采集时间为早晨5-7时进行;剪取的枝条立即浸在水中,同时向枝叶上喷水保湿;剪取所述插穗时,具体包括:在室内或阴凉处剪取所述插穗,剪取的所述插穗的长度为9-11cm;按照扦插时的上下位置,将所述插穗的上部剪成平面,下部剪成45°斜面,每个插穗上保留复叶2枝,每枝复叶留2-4片小叶。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放入杀菌液中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中,每40-50株扎成一捆放入其中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时间为3-4分钟;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浓度为50㎎/L的IBA1(吲哚丁酸)与浓度为25mg/L的IBA2(萘乙酸钠)以1:1的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在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时,将插穗竖立,发芽部位向上,浸泡25-30分钟。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打孔的方法具体包括:打的每一个孔为一个插穗窝,第一行与第二行的插穗窝的位置相错半格,第三行与第一行同步,第四行与第二行同步,以后以此类推;所述扦插时具体包括:每一个插穗窝的深度为所述基质深度的一半,插穗的深度为4cm;插好一至二排后,将打孔引导器反过来利用反面的平面,沿着插入后的枝条向下压实。进一步地,所述打孔,一次打8-12个插穗窝,所述插穗窝的间距均为6.5cm;所述苗床的扦插密度为每平方米220~250株。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喷雾控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扦插初期,白天8分钟喷一次,每次喷10秒;晚上15分钟喷一次,每次喷15秒;愈伤组织形成后,减少喷雾,保持叶片上水膜蒸发到1/3时再开始喷雾,20分钟喷一次,每次喷15秒;待70%以上的枝条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苗床:根据繁苗数量确定苗床大小,苗床四周用砖砌成围墙,四周设排水沟,苗床内的基质选用河沙、蛭石和土混合而成;(2)选枝、剪穗:选取定植2‑3年生优良植株为母株,剪取母株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在选取的枝条上剪取插穗,之后放入杀菌液中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然后再将插穗放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3)打孔、扦插:扦插前将苗床浇透水,用插穗打孔引导定位器在苗床上打孔,将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过的插穗取出晾干后立即扦插;(4)喷雾控制:扦插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消毒灭菌处理,同时启动高压微雾控制系统,喷嘴每秒产生50亿个雾粒,每个雾粒的直径为0.5‑5μm;全光照条件下,使叶面始终保持一层水膜;(5)插后管理:扦插当天灭菌处理,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生根后10‑15天喷一次,后期停喷;同时,每隔10天给叶面施肥一次,一般7‑8天出现愈合组织,14天出现85‑90%的生根;(6)炼苗:扦插45天后,停止喷水,开始炼苗。

【技术特征摘要】
1.全光照绿枝微雾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苗床:根据繁苗数量确定苗床大小,苗床四周用砖砌成围墙,四周设排水沟,苗床内的基质选用河沙、蛭石和土混合而成;所述苗床的围墙高度为25-30cm;所述苗床的宽度为1-1.2米;所述基质的厚度为9-10cm;(2)选枝、剪穗:选取定植2-3年生优良植株为母株,剪取母株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在选取的枝条上剪取插穗,之后放入杀菌液中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然后再将插穗放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浓度为50㎎/L的吲哚丁酸与浓度为25mg/L的萘乙酸钠以1:1的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在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时,将插穗竖立,发芽部位向上,浸泡25-30分钟;(3)打孔、扦插:扦插前将苗床浇透水,用插穗打孔引导定位器在苗床上打孔,将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过的插穗取出晾干后立即扦插;所述打孔的方法具体包括:打的每一个孔为一个插穗窝,第一行与第二行的插穗窝的位置相错半格,第三行与第一行同步,第四行与第二行同步,以后以此类推;所述扦插时具体包括:每一个插穗窝的深度为所述基质深度的一半,插穗的深度为4cm;插好一至二排后,将打孔引导定位器反过来利用反面的平面,沿着插入后的枝条向下压实;所述打孔,一次打8-12个插穗窝,所述插穗窝的间距均为6.5cm;所述苗床的扦插密度为每平方米220~250株;(4)喷雾控制:扦插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消毒灭菌处理,同时启动高压微雾控制系统,喷嘴每秒产生50亿个雾粒,每个雾粒的直径为0.5-5μm;全光照条件下,使叶面始终保持一层水膜;(5)插后管理:扦插当天灭菌处理,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生根后10-15天喷一次,后期停喷;同时,每隔10天给叶面施肥一次,7-8天出现愈合组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良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兴绿洲生态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