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036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的净水器本体,储水容器上设置有电磁阀,净水器本体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和净水出水龙头,其中,净水器本体在储水容器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并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增压泵,反渗透膜滤芯上设置有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反渗透膜滤芯和储水容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循环回路使反渗透膜滤芯产生的浓缩水返回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再次过滤,从而解决直接将浓缩水排掉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并通过设置压力开关实现循环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的净水器本体,储水容器上设置有电磁阀,净水器本体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和净水出水龙头,其中,净水器本体在储水容器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并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增压泵,反渗透膜滤芯上设置有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反渗透膜滤芯和储水容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开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循环回路使反渗透膜滤芯产生的浓缩水返回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再次过滤,从而解决直接将浓缩水排掉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并通过设置压力开关实现循环的自动控制。【专利说明】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器制造领域,尤其指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饮水机在居家、办公室以及公共场所已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饮水设备。以前饮水 机多以桶装水作为原水,在夏季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常常因为送水工人太忙经常不能及 时送水而影响饮水机的正常使用。随着饮水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净水器逐步取代了用 桶装水的饮水机。净水器直接接入市政用水,通过其内部的净水装置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 味,以达到饮用标准,使用十分方便,使用成本低。 净水器发展到现在,无论是过滤工艺、结构构造,还是控制技术、使用普及性,都得 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净水器改变了人们的饮水方式,促进了健康生活,对人类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过滤装置中以反渗透膜,即R0膜的过滤效果为最佳。反渗透膜制水过程 中,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原水中分离出杂质得到净水的膜分离技术。对膜一侧的原水 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原水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反渗透过程 中,原水中的杂质无法通过反渗透膜而被分离出来,透过反渗透膜的原水则被制成净水。但 是制水过程中,原水侧会产生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水;浓缩水无法饮用,往往会直接排掉,这 部分浓缩水的排出将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现有反渗透膜净水器的结构有待进一步 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能够将浓缩水循环利用的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的净水器本体,储水容器 上设置有电磁阀,净水器本体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和净水出水龙头,其中,净水器本体在 储水容器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并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增压泵,反渗透膜滤 芯上设置有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反渗透膜滤芯和储水容器之间设置有 压力开关。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有前置组合滤芯,该前置组合滤芯由三个过滤滤 芯串联构成。 上述的过滤滤芯为PP棉滤芯或者活性炭滤芯。 上述的储水容器和净水出水龙头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二次污染的后置滤芯。 上述的循环回路上设置一出水支路,该出水支路的出口处设置有浓缩水出水龙 头。 上述的出水支路上设置有另一压力开关。 本技术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的净水器本 体,净水器本体在储水容器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并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增 压泵,反渗透膜滤芯上设置有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反渗透膜滤芯和储 水容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开关;通过设置的循环回路使反渗透膜滤芯产生的浓缩水返回反渗 透膜滤芯进行再次过滤,从而解决直接将浓缩水排掉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并通过设置压 力开关实现循环的自动控制。制水过程中,制得的净水进入储水容器内待用,而产生的浓缩 水则进入循环回路进行循环。本净水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产生的浓缩水循环利用,从 而达到零排放的功能。 此外,本净水器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设置有前置组合滤芯,该前置组合滤芯由三 个过滤滤芯串联构成。通过三个过滤滤芯串联构成的前置组合滤芯,对原水进行前置处理, 进一步增强净水效果。 而在储水容器和净水出水龙头之间设置后置滤芯,可以有效防止从储水容器内出 来的净水受到二次污染而影响饮用效果。 在循环回路上设置一出水支路,该出水支路的出口处设置有浓缩水出水龙头,浓 缩水出水龙头的作用是将浓缩水引出用于生活用水,从而使浓缩水得到有效利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净水器本体1、原水进水口 11、净水出水龙头12、储水容器2、 电磁阀21、反渗透膜滤芯3、增压泵4、循环回路5、单向阀51、出水支路52、浓缩水出水龙头 53、另一压力开关54、压力开关6、前置组合滤芯7、后置滤芯8。 如图1所示, -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2的净水器本体1,储水容 器2上设置有电磁阀21,净水器本体1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 11和净水出水龙头12,其中, 净水器本体1在储水容器2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3,并在反渗透膜滤芯3的上游设 置增压泵4,反渗透膜滤芯3上设置有循环回路5,该循环回路5上设置有单向阀51,反渗 透膜滤芯3和储水容器2之间设置有压力开关6。 上述压力开关6的开启压力为O.OIMPa,关闭压力为0.4MPa。 实施例中,反渗透膜滤芯3的上游设置有前置组合滤芯7,该前置组合滤芯7由三 个过滤滤芯串联构成。 实施例中,过滤滤芯为PP棉滤芯或者活性炭滤芯。 通过设置由三个过滤滤芯串联构成的前置组合滤芯7,采用三个过滤滤芯对原水 进行多次前置过滤处理,以增加过滤效果;采用不同过滤滤芯构成前置组合滤芯7,利用不 同过滤滤芯的特性,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杂质和异味,从而提高净水效果。 实施例中,储水容器2和净水出水龙头12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二次污染的后置滤 芯8 ;后置滤芯8为PP棉滤芯或者活性炭滤芯。在打开净水出水龙头12取用净水时,净水 从储水容器2流出,而设置后置滤芯8可以有效防止储水容器2的净水受到二次污染,从而 保证饮用水的质量。 实施例中,循环回路5上设置一出水支路52,该出水支路52的出口处设置有浓缩 水出水龙头53。浓缩水出水龙头53用于引出浓缩水,浓缩水虽然不能饮用,但是可以作为 生活用水,如拖地、冲厕所等,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实施例中,出水支路52上设置有另一压力开关54 ;通过设置另一压力开关54可 以将浓缩水自动引出加以利用。 工作原理: 制水时,浓缩水出水龙头53和净水出水龙头12同时关闭时,当压力开关6闭合, 电磁阀21和增压泵4开启,净水器开始制水,原水从原水进水口 11进入净水器本体1内, 原水通过前置组合滤芯7进行前置过滤,再经增压泵4增压后进入反渗透膜滤芯3 ;制得的 净水进入储水容器2待用,而产生的浓缩水则进入循环回路5回流至增压泵4前实现循环 利用。当压力开关6断开时,电磁阀21和增压泵4开启关闭,净水器停止制水。 取净水时,浓缩水出水龙头53关闭,净水出水龙头12打开,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零排放功能的净水器,包括内设置有储水容器(2)的净水器本体(1),所述的储水容器(2)上设置有电磁阀(21),所述的净水器本体(1)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11)和净水出水龙头(12),其特征是:所述的净水器本体(1)在储水容器(2)的上游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3),并在反渗透膜滤芯(3)的上游设置增压泵(4),所述的反渗透膜滤芯(3)上设置有循环回路(5),该循环回路(5)上设置有单向阀(51),所述的反渗透膜滤芯(3)和储水容器(2)之间设置有压力开关(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友梁建林彭开勤方雪勇潘君飞方佳辉陈立云徐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