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483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8:08
一种触控面板,包含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行、多个第二感测串行、信号发送芯片、信号接收芯片、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线、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可挠性电路板以及控制单元。信号发送芯片用以发送信号至第一感测串行。信号接收芯片用以接收第二感测串行的信号。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接合端结合在接合区,且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控制单元经由可挠性电路板分别传送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至信号发送芯片以及信号接收芯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设计的发展日渐趋向使用者导向,考虑使用者操作便利性,具有触控面板输入功能的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产品中,触控面板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触控面板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以及电磁式等触控面板,在市场普遍性以及技术成熟性的综合考虑下,电容式触控技术在上述各种触控技术中,应用层面最为广泛。此外,触控面板的应用逐渐向更大的尺寸发展,随着触控面板面积的增大,某些在中小尺寸所使用的驱动技术已经无法有效率地应用在大尺寸的触控面板,因此有必要发展适用于大尺寸触控面板的驱动架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此触控面板包含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行、多个第二感测串行、第一芯片以及多个控制信号线。基板具有感测区以及周边区围绕感测区。第一感测串行设置于感测区。各第二感测串行与各第一感测串行交错。第一芯片设置在基板的周边区,第一芯片包含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发送单元用以发送信号至第一感测串行。接收单元用以接收第二感测串行的信号。控制单元用以控制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控制信号线形成在基板上的周边区,而且此些控制信号线由基板的一侧边延伸至第一驱动芯片下方,用以传输控制信号至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此触控面板包含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行、多个第二感测串行、至少一信号发送芯片、至少一信号接收芯片、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线、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可挠性电路板以及控制单元。基板具有感测区以及周边区围绕感测区。第一感测串行设置于感测区,各第二感测串行与各第一感测串行交错。信号发送芯片设置在基板的周边区,用以发送信号至第一感测串行。信号接收芯片设置在基板的周边区,用以接收第二感测串行的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线用以传送第一控制信号至信号发送芯片。第二控制信号线用以传送第二控制信号至信号接收芯片,其中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线各自具有一端部汇集至基板的一接合区。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接合端结合在接合区,且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控制单元经由可挠性电路板分别传送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至信号发送芯片以及信号接收芯片。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6绘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7绘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标号说明]1、2、3   第一感测串行编号       144   发送单元4、5、6   第一感测串行编号       146   接收单元100、100a、100b   触控面板       150   控制信号线110   基板                       152   第二控制信号线110a  感测区                     153   第三控制信号线110b  周边区                     154   可挠性电路板110c  短边                       161   第一信号线110d  长边                       162   第二信号线110e  接合区                     170   第二驱动芯片120   第一感测串行               173   第三驱动芯片120a  第一部                     200、200a  触控面板120b  第二部                     200b、200c  触控面板122   第一感测垫                 210、210a   信号发送芯片124   第一桥接线                 210b  信号发送芯片130   第二感测串行               220、220a   信号接收芯片140   第一驱动芯片               220b、220c  信号接收芯片140t  发送端                     230   可挠性电路板140r  接收端                     240   控制单元142   控制单元                   251   第一控制信号线252   第二控制信号线             270   电路板253   第三控制信号线             D1    第一方向254   第四控制信号线             D2    第二方向255   第五控制信号线             A1    第一群组256   第六控制信号线             A2    第二群组261   第一信号线                 B1    第一群组262   第二信号线                 B2    第二群组263、263a  第三信号线            G     间隙264、264a  第四信号线            T1-T10 发送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实施例中附加其它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叙述许多特定细节以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以下的实施例。然而,可在无此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图式,已知的结构与装置仅示意性地绘示于图中。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00的俯视示意图。触控面板100包含基板110、多个第一感测串行120、多个第二感测串行130、第一驱动芯片140以及多个控制信号线150。基板110具有感测区110a以及周边区110b。周边区110b位于基板110的边缘附近,而且周边区110b围绕感测区110a。基板110可例如为玻璃基板、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基板或是其它适合的基板。基板110较佳为透明基板,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多个第一感测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包含:一基板,具有一感测区以及一周边区围绕该感测区;多个第一感测串行,设置于该感测区;多个第二感测串行,各该第二感测串行与该多个第一感测串行中的至少一者交错;至少一信号发送芯片,设置在该基板的该周边区,用以发送一信号至该多个第一感测串行;至少一信号接收芯片,设置在该基板的该周边区,用以接收该多个第二感测串行的一信号;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线,用以传送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信号发送芯片;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用以传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信号接收芯片,其中该多个第一及该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各自具有一端部汇集至该基板的一接合区;一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接合端结合在该接合区,且连接该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线和该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以及一控制单元,经由该可挠性电路板分别传送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制信号至该信号发送芯片以及该信号接收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08 TW 1021163671.一种触控面板,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感测区以及一周边区围绕该感测区;
多个第一感测串行,设置于该感测区;
多个第二感测串行,各该第二感测串行与该多个第一感测串行中的至少
一者交错;
至少一信号发送芯片,设置在该基板的该周边区,用以发送一信号至该
多个第一感测串行;
至少一信号接收芯片,设置在该基板的该周边区,用以接收该多个第二
感测串行的一信号;
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线,用以传送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信号发送芯片;
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用以传送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信号接收芯片,其
中该多个第一及该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各自具有一端部汇集至该基板的一接
合区;
一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接合端结合在该接合区,且连接该多个第一控
制信号线和该多个第二控制信号线;以及
一控制单元,经由该可挠性电路板分别传送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二控
制信号至该信号发送芯片以及该信号接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至少一信号发送芯片为多个
信号发送芯片,且该基板具有一短边以及一长边,该多个信号发送芯片沿该
短边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控制信号线,位于
该基板的该周边区,该多个第三控制信号线串接两相邻的该信号发送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至少一信号发送芯片为多个
信号发送芯片,且该多个信号发送芯片区分为第一群和第二群,分别配置在
该感测区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控制单元经由该多个第一控
制信号线控制该第一群的该多个信号发送芯片,该控制单元经由该多个第二
控制信号线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宇沈国良陈清风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