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品洁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刮痧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610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刮痧棒,包括一柄体,为一棒状结构;一头部,延伸自该柄体的一端,该头部上的一侧系延伸出一片状的刮痧部,该头部的一侧系固设有一至少一按摩颗粒;以及一取穴部,其在延伸至该柄体的末端上,设有一内凹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此结构可有效解决习用之刮痧板取穴不易、仅具刮痧之单一功能等缺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刮痧棒,包括一柄体,为一棒状结构;一头部,延伸自该柄体的一端,该头部上的一侧系延伸出一片状的刮痧部,该头部的一侧系固设有一至少一按摩颗粒;以及一取穴部,其在延伸至该柄体的末端上,设有一内凹的缺口;本技术藉此结构可有效解决习用之刮痧板取穴不易、仅具刮痧之单一功能等缺点。【专利说明】一种复合式刮痧棒
本技术关于一种复合式刮痧棒,可有效解决惯用的刮痧板取穴不易、仅具刮痧的功能单一等缺点。
技术介绍
按中国民间医学传统认为,若皮肤上出现红点如粟(称为痧点),而以指抚摸皮肤感到稍有阻碍之疹点,即为四时不正之气,毒气外发所造成之多种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反应表现,是临床上许多疾病之共同症候,大部分疾病均为气血瘀滞所造成的,而「痧」即为一种病邪之排泄产物,透过「刮痧」进行「出痧」,可「给邪以出路」,让秽浊之气由裡到外、将体内邪气宣泄,排除体内所滞留之毒素,进而让组织及细胞得到营养补充,使全身血脉通畅,促进新陈代谢及五脏六腑平衡,从而改善人体内之气血平衡,达到舒缓疾病之功效。 「刮痧」系中国民间流传传统疗法之一,其系一种利用边缘光滑之工具(例如汤匙、铜钱或硬币)在病患身体上之欲施治部位上刮动之治疗方法,原理在于藉由刮痧对人体之经络穴道作刺激,使人体神经末梢或感受器(receptor)产生效应,透过神经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对人体各部位产生协调作用,达到一新平衡。在中国民间「刮痧」为治疗中暑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刮痧的力道上,轻刺激是「补」、强刺激则是「洩」,循气血走向是「补」、逆经络而走的也属「洩」的一种方式,不知体质或状况的话,就保持力道平均「平补平洩」,刮痧系在身体表面特定部位上,反覆进行物理刺激-「刮」,造成皮肤表面「出痧」来刺激体表经络,疏散体内所瘀积之气血。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之调整阴阳平衡之作用,例如:肠蠕动亢进者,在其腹部及背部等处进行刮痧调整阴阳,透过抑制肠蠕动亢进之肠道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及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之血液迴圈,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达到活血化瘀、化瘀生新、调整阴阳获舒筋通络、排除毒素之功效,为一种可保健及治疗之自然疗法。 刮痧主要系藉由称强局部血液迴圈,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同时在刮痧工具的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之代谢效率,或使紧张或痉挛之肌肉得到舒展,从而消除疼痛;经刮痧后之病患会有局部或全身轻鬆、舒这、胸腹开阔、症状消失的明显感受;在刮痧过程中时,身体有内伤之部位,会极度刺痛,甚至肿胀如鸡蛋般大小,但肿胀约数日消肿后即可痊癒。 目前惯用的刮痧工具系一以水牛角为材料所製成之刮痧板,请参阅第四图所示,惯用的刮痧板2为一棒状结构,其整体呈一汤匙状。 惟,惯用的刮痧板2存在有以下缺点: 一、取穴不易:惯用的刮痧板2虽可供使用者容易握持出力,惟施力无法有效集中于穴位(即俗称之「取穴」),具有无法发挥最大之刮痧效果的缺点。 二、仅具刮痧之单一阳春功能:惯用的刮痧板2仅能用以刮痧,使用者若有其他需求,则需另外购买使用其他用品,相当不经济、且不实用。 由此可见,惯用的刮痧板2系存在取穴不易、等以及仅具刮痧之单一阳春功能等缺点,非一良善之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惯用的刮痧板系存在取穴不易、仅具刮痧之单一阳春功能等缺点;因此,技术人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之相关经验,乃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并配合相关学理,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之一种复合式刮痧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复合式刮痧棒,包括一柄体、一头部、以及一取穴部;其中该柄体为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棒状结构,可供使用者握持,该柄体的一端延伸出该头部,该头部的一侧延伸出一片状的刮痧部,用以供使用者刮痧,而该头部的一侧固设有一至少一按摩颗粒,其系一立体凸粒物,用以供使用者按摩;该柄体的一端系延伸出该取穴部,其系具有一缺口,并形成一呈锐角的第一取穴端及一第二取穴端,用以供使用者有效施力集中于穴位(即俗称之「取穴」),尤其是针对人体较细小骨头旁之穴道;本技术藉此即可有效解决惯用的刮痧取穴不易、仅具刮痧的单一阳春功能等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4是惯用刮痧板的示意图。 其中:1.复合式刮痧棒11.柄体12.头部 121.刮痧部122.按摩颗粒13.取穴部 131.缺口132.第一取穴端133.第二取穴端 2.惯用刮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运作过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第一至三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式刮痧棒1,包括一柄体11、一头部12、以及一取穴部13,其在延伸至该柄体11的末端上,设有一内凹的缺口 131。 其中该柄体11为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棒状结构,可供使用者握持,该柄体11的一端延伸出该头部12,该头部12的一侧延伸出一片状的刮痧部121,用以供使用者刮痧,而该头部12的一侧系固设有一至少一按摩颗粒122,其系一立体凸粒物,用以供使用者按摩。 在本技术中,该刮痧部121的厚度小于该头部12。 在本技术中,该刮痧部121含有稀土元素,可大幅增加刮痧的效果。 该柄体11的一端延伸出该取穴部13,其具有一缺口 131,并形成一呈锐角的第一取穴端132及一第二取穴端133,用以供使用者有效施力集中于穴位(即俗称之「取穴」),尤其是针对人体较细小骨头旁之穴道。 当使用者欲使用该复合式刮痧棒I刮痧时,可握持该柄体11,藉由该头部12上的该刮痧部121刮痧。 当使用者欲使用该复合式刮痧棒I按摩时,可握持该柄体11,并藉由该头部12上的该等按摩颗粒122按摩。 当使用者欲使用该复合式刮痧棒I施力集中于穴位(即俗称之「取穴」)时,并视需要地藉由该取穴部13上之该第一取穴端132及该第二取穴端133施压于人体上的各穴位,可有效解决惯用的刮痧板取穴不易的缺点。 所述刮痧部121为含有稀土元素的材料制成的构件。 所述柄体11是轮廓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构件。 本技术可同时满足使用者之刮痧、按摩、以及取穴之需求,可有效解决惯用的刮痧板仅具刮痧的功能单一的缺点。 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技术之一可行实施例之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之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刮疲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柄体,为一棒状结构;一头部,为延伸自该柄体的一端,该头部上的一侧延伸出一片状的刮痧部,该头部的一侧系固设有一至少一按摩颗粒;以及一取穴部,其在延伸至该柄体的末端上,设有一内凹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刮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刮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颗粒为一立体凸粒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刮痧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刮痧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柄体,为一棒状结构;一头部,为延伸自该柄体的一端,该头部上的一侧延伸出一片状的刮痧部,该头部的一侧系固设有一至少一按摩颗粒;以及一取穴部,其在延伸至该柄体的末端上,设有一内凹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品洁
申请(专利权)人:廖品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