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275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0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模块、一偏光片、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显示模块具有一基板。偏光片与显示模块相对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及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彼此之间相互电性绝缘,并分别设置于偏光片与显示模块的基板之间。藉此,可节省基板的使用,进而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重量及厚度。另外,各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偏光片之下方时,可有效改善触控电极结构可视的问题,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模块、一偏光片、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显示模块具有一基板。偏光片与显示模块相对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及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彼此之间相互电性绝缘,并分别设置于偏光片与显示模块的基板之间。藉此,可节省基板的使用,进而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重量及厚度。另外,各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偏光片之下方时,可有效改善触控电极结构可视的问题,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专利说明】触控显示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信息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超轻薄笔电、及卫星导航等。除了一般以键盘或鼠标输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触控式技术来操控信息设备是一种相当直觉且受欢迎的操控方式。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具有人性化及直觉化的输入操作接口,使得任何年龄层的使用者都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选取或操控信息设备,因此也愈来愈受市场所喜爱。 习知的触控显示面板结构,大致可分为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具有保护基板及感应基板,其分别形成有感应电极层。在制作上,保护基板须先贴合于感应基板,以形成触控面板,接着再将触控面板贴合于显示面板上,而完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 由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是分别独立形成,然后两者再进行贴合,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具有一贴合胶层,且触控面板整体是位于显示面板之外侧,使得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厚度较厚,而与现今的信息设备所追求的轻薄背道而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轻薄的触控显示面板,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轻薄的触控显示面板。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模块、一偏光片、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显不模块具有一基板。偏光片与显不模块相对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分别设置于偏光片与显示模块的基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偏光片上,且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基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显不面板可更包括一透光基板,其设置于显不模块与偏光片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透光基板上,且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基板上。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与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位于透光基板与显示模块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偏光片上,且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基板上。透光基板位于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与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偏光片上,并位于偏光片与透光基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透光基板上,并位于透光基板与基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可设置于透光基板上,并位于偏光片与透光基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或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可分别包括金属奈米导线、透明导电膜或金属网格(metal mesh)。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基板上可设置有至少一遮蔽层,且遮蔽层位于透光基板的周边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偏光片上可设置有至少一遮蔽层,且遮蔽层位于偏光片的周边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与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之间可设置有一胶层。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板与基板之间可设置有一胶层。 承上所述,本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藉由将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与第二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偏光片与显示模块的基板之间,可节省基板的使用,进而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重量及厚度。另外,各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偏光片之下方时,可有效改善触控电极结构可视的问题,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B为偏光片框贴合于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触控显不面板I包括一显不模块11、一偏光片12、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触控显不面板I可例如但不限于应用在一触控系统、一互动广告系统、一卖场优惠订购系统、一门禁识别系统、一信息查询系统、一提款系统或一可携式行动装置等。 显示模块11具有一基板11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1为液晶显示模块(LiquidCrystal Display Module, LCM),其可包括一基板111、一液晶层112及一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 TFT)基板113。于此,基板较佳为彩色滤光(Color Filter, CF)基板。基板111与薄膜晶体管基板113相对设置,而液晶层112设置于基板111与薄膜晶体管基板113之间。不过,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显示模块11也可例如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模块,其内部结构与组成可分别包括发光二极管层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层,以置换液晶层112。 偏光片12与显示模块11相对设置。进一步来说,偏光片12是设置于显示模块11的基板111上方,也就是相对于液晶层112的另一侧。此外,偏光片12可包括聚酯膜(PETfilm)或三醋酸纤维素薄膜(TAC film),在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偏光片12可为触控显示面板I的保护盖板(Cover Glass),其相对基板111的另一侧可提供使用者直接触碰操作。另外,还可在偏光片12上设置一些功能层,例如抗眩光、抗指纹、抗反射等功能层。 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彼此之间透过一胶层而相互电性绝缘,并分别设置于偏光片12与显不模块11的基板1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设置于偏光片12上,且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设置于基板111上。进一步而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是设置于偏光片12朝向显不模块11的一侧,也就是偏光片12的下方,而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是设置于基板111朝向偏光片12的一侧,也就是基板11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是直接形成于偏光片12上,偏光片12作为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的依附或承载组件,藉此可节省现有技术中触控电极结构的其中一块基板,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而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是直接形成于基板111上,基板111作为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的依附或承载组件。可例如但不限于涂布、印刷或蚀刻等制程步骤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与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于此,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具有第一轴向的电极图案,而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具有第二轴向的电极图案,其中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为交错配置,例如是相互垂直。 值得一提的是,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3之前,可先于偏光片12形成至少一遮蔽层121。在本实施例中,遮蔽层121可为油墨、光阻或油墨层和光阻层的组合,其设置于部分的偏光片12相对于基板111的一侧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模块,具有一基板;一偏光片,与该显示模块相对设置;以及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彼此之间相互电性绝缘,并分别设置于该偏光片与该显示模块的该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宽鑫蒲志明云花张焕煜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