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继璞专利>正文

一种薄木镶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143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木镶嵌工艺,将圆木在常温条件下用水浸泡后,蒸煮6~12小时,保持木材表面温度为70~80℃状态下刨切成0.3~0.8的薄片,经熨烫平整后,选料制成镶嵌图案,将其背面用盐酸喷涂,再进行涂胶,裱贴在板面上,经热压合截断磨光后处理。其特点是镶嵌物边缘断纹不上翘,镶嵌边缘无痕迹,镶嵌平面与板面为统一平面,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简化了木板镶嵌工艺,完善了木板镶嵌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木镶嵌工艺,涉及在板面上镶嵌图案的技术改进。常规的薄木镶嵌技术是在板面上刻出镶嵌物的沟槽后,再将镶嵌物镶嵌在沟槽中,或者是将镶嵌图案直接贴到板面上,前者沟槽雕刻复杂,镶嵌物吻合困难,使其观赏性和艺术性大大降低,后者镶嵌图案凸出板面,无法成为一个平面,影响其镶嵌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木镶嵌工艺,目的旨在解决上述镶嵌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具体构思如下首先将圆木在常温条件下用水浸泡2~3天后,在100℃温度下蒸煮6~12小时,保持木材表面温度为70~80℃状态下刨切成0.3~0.8的薄片,经熨烫平整后,选料制成镶嵌图案,将镶嵌图案的背面用盐酸喷涂,再进行涂胶,裱贴在板面上,经热压合截断磨光后处理,即得本专利技术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镶嵌物边缘断纹不上翘,镶嵌边缘无痕迹,镶嵌平面与板面为统一平面,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简化了木板镶嵌工艺,完善了木板镶嵌效果。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取圆椴木用水浸泡3天,再置于100℃温度下蒸煮8个小时,取出后保持木材表面温度在72℃条件下,刨切成0.5毫米的薄片,熨烫平整后,选料雕刻制成镶嵌图案,将镶嵌图案的背面用5%的盐酸均匀喷涂,再涂一层胶水,直接裱贴在板面上,压力为2公斤/厘米2,经130℃15公斤/厘米2热压合,截断磨光后处理,即得本专利技术产品。实施例2取圆樟木用水浸泡2天,再置于100℃温度下蒸煮12个小时,取出后保持木材表面温度在80℃条件下,刨切成0.7毫米的薄片,熨烫平整后,选料雕刻制成镶嵌图案,将镶嵌图案的背面用5%的盐酸均匀喷涂,再涂一层胶水,直接裱贴在板面上,压力为2公斤/厘米2,经130℃15公斤/厘米2热压合,截断磨光后处理,即得本专利技术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薄木镶嵌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圆木在常温条件下用水浸泡2~3天后,在100℃温度下蒸煮6~12小时,保持木材表面温度为70~80℃状态下刨切成0.3~0.8的薄片,经熨烫平整后,选料制成镶嵌图案,将镶嵌图案的背面用盐酸喷涂,再进行涂胶,裱贴在板面上,经热压合截断磨光后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木镶嵌工艺,将圆木在常温条件下用水浸泡后,蒸煮6~12小时,保持木材表面温度为70~80℃状态下刨切成0.3~0.8的薄片,经熨烫平整后,选料制成镶嵌图案,将其背面用盐酸喷涂,再进行涂胶,裱贴在板面上,经热压合截断磨光后处理。其特点是镶嵌物边缘断纹不上翘,镶嵌边缘无痕迹,镶嵌平面与板面为统一平面,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简化了木板镶嵌工艺,完善了木板镶嵌效果。文档编号B44C1/00GK1232756SQ9911287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韩继璞, 董丛仁, 陈玺明 申请人:韩继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木镶嵌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圆木在常温条件下用水浸泡2~3天后,在100℃温度下蒸煮6~12小时,保持木材表面温度为70~80℃状态下刨切成0.3~0.8的薄片,经熨烫平整后,选料制成镶嵌图案,将镶嵌图案的背面用盐酸喷涂,再进行涂胶,裱贴在板面上,经热压合截断磨光后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继璞董丛仁陈玺明
申请(专利权)人:韩继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