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同步电导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622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同步电导套,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机床主轴高速运动后,配合前夹套螺母、联动套、导线键帽很难实现平稳状态,设备运动过程中设备振动明显,噪音大,整体寿命降低,给零件加工造成影响的问题。技术方案:活动同步电导套包括导套、定子单元、转子单元、内端盖、外端盖、第一轴承、轴承锁紧螺母、空心旋转轴、封盖、后盖、套筒、第二轴承、编码器齿轮固定座、编码器齿轮、编码器感应头、后端锁紧螺母和夹头螺母;空心旋转轴、转子单元、套筒和第二轴承构成芯轴组件;转子单元、套筒和第二轴承均固定在空心旋转轴上,定子单元装入导套内,第一轴承装在导套前端,芯轴组件装入导套中,装上内端盖,轴承锁紧螺母锁紧,装上外端盖,后盖,编码器齿轮固定座和编码器齿轮;后端锁紧螺母锁紧,编码器感应头装在后盖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同步电导套,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机床主轴高速运动后,配合前夹套螺母、联动套、导线键帽很难实现平稳状态,设备运动过程中设备振动明显,噪音大,整体寿命降低,给零件加工造成影响的问题。技术方案:活动同步电导套包括导套、定子单元、转子单元、内端盖、外端盖、第一轴承、轴承锁紧螺母、空心旋转轴、封盖、后盖、套筒、第二轴承、编码器齿轮固定座、编码器齿轮、编码器感应头、后端锁紧螺母和夹头螺母;空心旋转轴、转子单元、套筒和第二轴承构成芯轴组件;转子单元、套筒和第二轴承均固定在空心旋转轴上,定子单元装入导套内,第一轴承装在导套前端,芯轴组件装入导套中,装上内端盖,轴承锁紧螺母锁紧,装上外端盖,后盖,编码器齿轮固定座和编码器齿轮;后端锁紧螺母锁紧,编码器感应头装在后盖上。【专利说明】活动同步电导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同步电导套,更具体涉及一种走心机上用于工件导向作用的活动同步电导套。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走心机市场上,对于同步导套这一技术一直有所研究,而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通过连杆机构将导套与主轴连接的活动导套,这种结构解决了当下市场上走心机在加工零件时针对细长件加工时出现材料不易加工的现象。如图1所示。 由图1可清楚看出,当加工细长件的时候,电机主轴夹紧棒料,通过前夹套螺母、联动套、导向键帽三个零件将活动导套和主轴相连接,当设备工作时,电机主轴高速旋转,带动活动导套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活动导套的扶料作用。这种结构的不足在于因为设有联动套,导致主轴实现高速后,很难带动导套高精度同步运转,设备运动过程中设备振动明显,噪音大,整体寿命降低,给零件加工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机床主轴高速运动后,配合前夹套螺母、联动套、导线键帽很难实现平稳状态,设备运动过程中设备振动明显,噪音大,整体寿命降低,给零件加工造成影响的问题,甚至无法实现加工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动同步电导套,包括导套、定子单元、转子单元、内端盖、外端盖、第一轴承、轴承锁紧螺母、空心旋转轴、封盖、后盖、套筒、第二轴承、编码器齿轮固定座、编码器齿轮、后端锁紧螺母和夹头螺母、编码器感应头; 空心旋转轴、转子单元、套筒和第二轴承构成芯轴组件;转子单元、套筒和第二轴承均固定在空心旋转轴上,且与空心旋转轴同步运动; 编码器齿轮固定座、编码器齿轮和编码器感应头组成编码器; 定子单元和第一轴承装入导套内,定子单元和第一轴承的外圈均与导套的内壁接触;芯轴组件以整体的形式装入导套内,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空心旋转轴的外表面接触,定子单元与芯轴组件内的转子单元相对应;定子单元与转子单元之间有间隙;内端盖装在空心旋转轴上且同时接触导套和第一轴承外圈的端面;轴承锁紧螺母通过螺纹副与空心旋转轴相连且与第一轴承内圈的端面相接触;外端盖装在空心旋转轴上且与内端盖相连;封盖固定在外端盖上;后盖的内壁与第二轴承的外圈相接触,后盖的内端面与定子单元的端面相接触,后盖与导套相固定;编码器齿轮固定座装在空心旋转轴上,并编码器齿轮固定座的端面与第二轴承外圈的端面相接触;编码器齿轮固定在编码器齿轮固定座上;编码器感应头固定在后盖的端面,编码器感应头与编码器齿轮相对应;后端锁紧螺母通过螺纹副固定在空心旋转轴上;夹头螺母位于空心旋转轴内。 进一步,还包括导向键,所述导向键设置在空心旋转轴上。本技术的活动同步电导套在使用时,需配备夹头进行对工件的装夹,为了保证夹头与空心旋转轴的同轴度,本技术在空心旋转轴上设置了导向键。 本技术所述的夹头为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本
的夹头,其具体结构本技术不作详细的说明。 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定子单元为现有技术中的定子单元,而根据本技术结构的需要,所述定子单元包括三部分,定子本体,铜片和铜丝;铜片固定在定子本体上,铜丝绕在铜片上。 进一步,所述定子单元为一个整体。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改进后的活动同步电导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导套内部由定子单元、转子单元配合,能够独立配合电机主轴旋转,与电机主轴同步,无需连杆带动,这样一来,本技术活动同步电导套就能连同电机主轴同步上高速,且避免了连杆带动时带来的振动和噪声。改进后的活动同步电导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主要作用有:1.当加工细长件的时候,电机主轴夹紧棒料,电导套在机床前端扶住材料,使得刀具加工零件时,材料稳定,尤其是细长料的加工,起到扶料作用;2.该导套由定转子配合,由设备中系统独立控制,与主轴同步,因此可实现360°无限分度,准确定位;3.由于导套是独立切与主轴高精度同步,因此可以实现高速运转;4.该导套与主轴之前彼此独立,不用连接,因此可避免使用主轴与导套间的连接件过长导致的离心率过大造成的惯性较大的问题,可方便的实现长短料的辅助加工的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芯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电机主轴;1-2.前夹套活动螺母;1-3.联动套;1-4.导向键帽;1_5.活动导套;1.导套;2.定子单元;2-1.定子本体;2-2.铜片;2-3.铜丝;3.转子单元;4.导向键;5.内端盖;6.外端盖;7.第一轴承;8.轴承锁紧螺母;9.空心旋转主轴;10.封盖; 11.后盖;12.套筒;13.第二轴承;14.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5.编码器齿轮;16.后端锁紧螺母;17.夹头螺母;18.编码器感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3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种活动同步电导套,包括导套I ;定子单元2 ;转子单元3 ;导向键4 ;内端盖5 ;外端盖6 ;第一轴承7 ;轴承锁紧螺母8 ;空心旋转主轴9 ;封盖10 ;后盖11 ;套筒12 ;第二轴承13 ;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4 ;编码器齿轮15 ;后端锁紧螺母16 ;夹头螺母17 ;编码器感应头18。 其具体的装配过程为: 转子单元3,套筒12和第二轴承13依次装在空心旋转主轴9上,构成芯轴组件。转子单元3采用热胀冷缩的原将其加热,转子单元3膨胀,内径变大,随即套在空心旋转主轴9上,待冷却后,转子单元3将固定在空心旋转主轴9上。套筒12与空心旋转主轴9采用紧配的方式配合。 定子单元2作为一个整体装入导套I内,第一轴承7装在导套I前端,将芯轴组件以整体形式装入导套I中,依次装上内端盖5,通过轴承锁紧螺母8锁紧,装上外端盖6,后盖11,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4和编码器齿轮15 ;最后用后端锁紧螺母16锁紧,固定锁紧整体结构。 编码器感应头18装在后盖11上,编码器感应头18与编码器齿轮15配合编码器安装要求安装、运作。 装配结束后的活动同步电导套装上机床,通过伺服电机配合编码器与机床上的电机主轴同步旋转,完成工件导向作用。 在使用时,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活动同步电导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套(1)、定子单元(2)、转子单元(3)、内端盖(5)、外端盖(6)、第一轴承(7)、轴承锁紧螺母(8)、空心旋转轴(9)、封盖(10)、后盖(11)、套筒(12)、第二轴承(13)、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4)、编码器齿轮(15)、后端锁紧螺母(16)和夹头螺母(17)、编码器感应头(18);所述空心旋转轴(9)、转子单元(3)、套筒(12)和第二轴承(13)构成芯轴组件;转子单元(3)、套筒(12)和第二轴承(13)均固定在空心旋转轴(9)上,且与空心旋转轴(9)同步运动;所述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4)、编码器齿轮(15)和编码器感应头(18)组成编码器组件;定子单元(2)和第一轴承(7)装入导套(1)内,定子单元(2)和第一轴承(7)的外圈均与导套(1)的内壁接触;芯轴组件以整体的形式装入导套(1)内,第一轴承(7)的内圈与空心旋转轴(9)的外表面接触,定子单元(2)与芯轴组件内的转子单元(3)相对应;所述定子单元(2)与转子单元(3)之间有间隙;内端盖(5)装在空心旋转轴(9)上且同时接触导套(1)和第一轴承(7)外圈的端面;轴承锁紧螺母(8)通过螺纹副与空心旋转轴(9)相连且与第一轴承(7)内圈的端面相接触;外端盖(6)装在空心旋转轴(9)上且与内端盖(5)相连;封盖(10)固定在外端盖(6)上;后盖(11)的内壁与第二轴承(13)的外圈相接触,后盖(11)的内端面与定子单元(2)的端面相接触,后盖(11)与导套(1)相固定;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4)装在空心旋转轴(9)上,并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4)的端面与第二轴承(13)外圈的端面相接触;编码器齿轮(15)固定在编码器齿轮固定座(14)上;编码器感应头(18)固定在后盖(11)的端面,编码器感应头(18)与编码器齿轮(15)相对应;后端锁紧螺母(16)通过螺纹副固定在空心旋转轴(9)上;夹头螺母(17)位于空心旋转轴(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建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