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60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漆器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制作底胎,刷底灰,髹涂底漆和磨漆,装饰工艺及打磨、揩漆、推光。其中,装饰工艺是雕漆隐花、雕锡(银)丝光晕彩和堆漆。将传统的漆器工艺与新的装饰工艺相结合,使所得制品具有不同风格,如高雅丰腴、光亮如镜,愈久愈艳,或对比强烈、高雅素洁,或含蓄古朴、浑厚深沉,或气势磅薄、意境深远等。主要用制作家具、屏风、挂屏、花瓶、盘类、盒类、罐类、文房用具、餐具、漆画及高档包装盒等各种漆器工艺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用品或饰品的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漆器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漆器生产工艺的步骤包括制作底胎,刷底灰,髹涂底漆和磨漆,装饰工艺及打磨、揩漆、推光。除装饰工艺与现有技术不同外,其余各步骤同现有技术。其中,装饰工艺是雕漆隐花、雕锡(银)丝光晕彩、堆漆或其结合。各步骤的具体操作如下。1、底胎其一是以泥、木或石膏等材料塑成器物胎模,在胎膜上涂刷生漆或生漆灰,将麻布或丝绸贴于胎膜上,反复此操作,直至厚度达5mm~30mm,待其干固后脱去胎模得底胎;其二是用木材直接加工成器物形状后作为底胎,所用木材可以是椴木、枫木、金丝木、楠木、松木或层板等。2、底灰按生漆∶灰∶水=3∶4∶3的比例在底胎上刷底灰,干后打磨,一般刷两遍,最后按生漆∶灰=3∶2的比例再刷一遍底灰.干后打磨至表面平整,光滑无刷痕、无缺损,底灰厚约0.5mm~1.5mm。3、髹涂底漆和磨漆在刷底灰后的底胎上髹涂底漆,即髹涂按传统工艺制成的色漆,如红漆、黑漆、绿漆等,置于窨房内干燥,待漆膜实干后用水砂纸打磨,重复操作2~4次,使漆膜附着于底胎上厚薄均匀一致,无刷痕、无串珠、无皱漆。4、装饰工艺包括是雕漆隐花、雕锡(银)丝光晕彩、堆漆或其结合。其中,1)雕花影花是在底漆上转绘纹样,按纹样进行雕刻,雕刻时刻纹内空只能刻起底漆膜,不能触及底灰,然后将含颜料的生漆、金银粉或箔中的至少一种填入已雕好的刻纹中,再用水砂纸打磨、推光。2)雕锡(银)丝光晕彩是在底漆上转绘纹样,按纹样要求用胶将锡片或银片按设计要求贴于底漆上,然后在锡片或银片上雕刻出所需花纹,再将含颜料的生漆、镙钿、闪光粉中的至少一种填入已刻好的刻纹内,再用水砂纸打磨、推光。3)堆漆是用生漆、生漆灰、胶灰中的至少一种在底漆上进行立体堆塑造形,可以有平堆、薄堆、高堆等,再用含颜料的生漆堆塑纹样,再用水砂柢打磨、推光,形成浮雕。5、打磨经过装饰工艺处理后均需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再用人发或瓦灰轻推表面,使其更为平顺光滑。6、揩漆用脱脂棉蘸生漆揩漆面1~3遍,薄涂均匀,入室干燥。7、推光用脱脂棉蘸菜油、细瓦灰轻推干燥后的漆面,再用手沾瓦灰推光,反复操作2~3次,最后将器物用抛光机抛光,一般采用手抛光机或棉布抛光机,反复操作2~3次,得漆器。本专利技术漆器生产工艺的优点在于,在传统的漆器工艺中采用了新的装饰工艺,以获得不同装饰效果。采用如雕花填彩装饰工艺,所得漆器具有含蓄古朴、浑厚深沉,充分体现天然漆的质地美;采用雕锡(银)丝光晕彩装饰工艺所得漆器具有对比强烈、高雅素洁、清丽照人的艺术魅力;采用堆漆装饰工艺所得漆器气势磅薄、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主要用于制作家具、屏风、挂屏、花瓶、盘类、盒类、罐类、文房用具、餐具、漆画及高档包装盒等各种漆器工艺品。1)底胎其一是以黄泥塑成花瓶胎模,在胎膜上涂刷生漆,将麻布贴于胎膜上,反复此操作,直至厚度达6mm,待其干固后脱去胎模得底胎,略加打磨及修改。2)底灰按漆∶灰∶水=3∶4∶3的比例在底胎上刷底灰,干后打磨,重复一遍,最后按漆∶砂=3∶2的比例再刷一遍底灰,干后打磨至表面平整,光滑无刷痕、无缺损,底灰厚约0.5mm,。3)髹涂底漆和磨漆在刷底灰后的底胎上髹涂按传统工艺制成的黑漆,置于窨房内干燥,待漆膜实干后用水砂纸打磨,重复操作2次,使漆附着于底胎上厚薄均匀一致,无刷痕、无串珠、无皱漆。4)装饰工艺采用雕漆隐花装饰工艺,即将设计的龙纹转绘在底漆上,再进行雕刻,雕刻时刻纹内空只能刻起底漆膜,不能触及底灰,在雕刻的刻纹内贴银箔,然后用水砂纸打磨、推光。5)打磨经过装饰工艺处理后均需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再用人发轻推表面,使其更为平顺光滑。6)揩漆用脱脂棉蘸生漆揩漆面2遍,薄涂均匀,入室干燥。7)推光用脱脂棉蘸菜油、细瓦灰轻推干燥后的漆面,再用手沾瓦灰推光,反复操作2次,最后将器物用手抛光机抛光,反复操作2次,得九方龙纹脱胎花瓶漆器。实施例2制作虞美人花瓶一个,采用雕锡丝光晕彩装饰工艺,其操作步骤如下1)底胎用天然整木车旋成花瓶胎模,在胎膜上涂刷生漆,将麻布贴于胎膜上,反复此操作,直至厚度达15mm,待其干固后脱去胎模得底胎,略加打磨及修改。2)底灰按漆∶灰∶水=3∶4∶3的比例在底胎上刷底灰,干后打磨,重复一遍,最后按漆∶砂=3∶2的比例再刷一遍底灰,干后打磨至表面平整,光滑无刷痕、无缺损,底灰厚约0.8mm。3)髹涂底漆和磨漆在刷底灰后的底胎上髹涂按传统工艺制成的黑漆,置于窨房内干燥,待漆膜实干后用水砂纸打磨,重复操作2次,使漆附着于底胎上厚薄均匀一致,无刷痕、无串珠、无皱漆。4)装饰工艺采用雕锡丝光晕彩装饰工艺,即将设计的虞美人纹样转绘在底漆上,在纹样内贴锡片,在锡片上雕刻花纹,在已刻好的刻纹内填入含有颜色的生漆,然后用水砂纸打磨、推光。5)打磨经过装饰工艺处理后均需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再用瓦灰轻推表面,使其更为平顺光滑。6)揩漆用脱脂棉蘸生漆揩漆面3遍,薄涂均匀,入室干燥。7)推光用脱脂棉蘸菜油、细瓦灰轻推干燥后的漆面,再用手沾瓦灰推光,反复操作3次,最后将器物用棉布抛光机,反复操作3次,得虞美人花瓶漆器。实旋例3制作腾龙大花瓶一个,采用堆漆装饰工艺。其操作步骤如下1)底胎用石膏制成花瓶胎模,在胎膜上涂刷生漆,将丝绸贴于胎膜上,反复此操作,直至厚度达7mm,待其干固后脱去胎模得底胎,略加打磨及修改。2)底灰按漆∶灰∶水=3∶4∶3的比例在底胎上刷底灰,干后打磨,重复一遍,最后按漆∶砂=3∶2的比例再刷一遍底灰.底灰厚约0.6mm,底干后打磨至表面平整,光滑无刷痕、无缺损。3)髹涂底漆和磨漆在刷底灰后的底胎上髹涂按传统工艺制成的黑漆,置于窨房内干燥,待漆膜实干后用水砂纸打磨,重复操作2次,使漆附着于底胎上厚薄均匀一致,无刷痕、无串珠、无皱漆。4)装饰工艺采用堆漆装饰工艺,即将设计的腾龙纹样转绘在底漆上,用生漆灰按纹样进行立体堆塑造形,再用含有颜色的生漆堆塑龙纹,打磨,形成精致浮雕。5)打磨经过装饰工艺处理后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再用瓦灰轻推表而,使其更为平顺光滑。6)揩漆用脱脂棉蘸生漆揩漆面2遍,薄涂均匀,入室干燥。7)推光用脱脂棉蘸菜油、细瓦灰轻推干燥后的漆面,再用手沾瓦灰推光,反复操作2次,最后将器物用手抛光机抛光,反复操作2次,得腾龙大花瓶漆器。权利要求1.一种漆器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制作底胎,刷底灰,髹涂底漆和磨漆,装饰工艺及打磨、揩漆、推光,其特征在于装饰工艺是雕漆隐花、雕锡(银)丝光晕彩、堆漆或其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雕漆隐花是在底漆上转绘纹样,按纹样进行雕刻,使刻纹内空只能刻起底漆膜,将含颜料的生漆、金银粉或箔中的至少一种填入已雕好的刻纹内,打磨,推光;雕锡(银)丝光晕彩是将纹样转绘到底漆上,按纹样要求用胶将锡或银片贴于底漆表面上,然后在锡片或银片上雕刻花纹,再将含颜料的生漆、镙钿、闪光粉中的至少一种填入已刻好的刻纹内,打磨,推光;堆漆是用生漆、生漆灰、胶灰中的至少一种在底漆上进行立体堆塑造形,再用含有颜料的生漆堆塑纹样,打磨,推光,形成浮雕。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漆器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制作底胎,刷底灰,髹涂底漆和磨漆,装饰工艺及打磨、揩漆、推光。其中,装饰工艺是雕漆隐花、雕锡(银)丝光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漆器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制作底胎,刷底灰,髹涂底漆和磨漆,装饰工艺及打磨、揩漆、推光,其特征在于装饰工艺是雕漆隐花、雕锡(银)丝光晕彩、堆漆或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利萍李杨平吕树强曲昌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漆器工艺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