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586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安装施工避雷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安装于屋面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包括压接套管,在所述压接套管的内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且所述第一镀铜钢与第二镀铜钢两者相对接的端口均为光滑平面,所述第一镀铜钢与第二镀铜钢在压接套管内孔中的连接处位于压接套管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表面分别涂敷有导电膏;所述压接套管上形成有若干压接面,每个所述压接面分别对应箍紧于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的表面。该可以实现施工操作简单、施工可靠性高等技术与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建筑安装施工避雷防护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安装于屋面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包括压接套管,在所述压接套管的内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且所述第一镀铜钢与第二镀铜钢两者相对接的端口均为光滑平面,所述第一镀铜钢与第二镀铜钢在压接套管内孔中的连接处位于压接套管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表面分别涂敷有导电膏;所述压接套管上形成有若干压接面,每个所述压接面分别对应箍紧于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的表面。该可以实现施工操作简单、施工可靠性高等技术与环境要求。【专利说明】镀铜钢避雷接闪带
本技术属于建筑安装施工避雷防护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安装于屋面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
技术介绍
镀铜钢是一种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是通过电镀工艺将铜金属均匀的覆盖在钢材表面而形成的新型接地材料。由于镀铜钢在圆钢表面只有电镀了一层很薄的铜,所以就不能采用传统的焊接技术,一般采用放热焊接。但是放热焊接需要制作模具、操作空间小、成本较大,对于一些高度超高的女儿墙明敷接闪带施工难度大。另由于采用火粉等易燃物质易引起施工安全事故、对于施工操作人员及施工环境要求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该可以实现施工操作简单、施工可靠性高等技术与环境要求。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镀铜钢避雷接闪带,特征在于:包括压接套管,在所述压接套管的内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且所述第一镀铜钢与第二镀铜钢两者相对接的端口均为光滑平面,所述第一镀铜钢与第二镀铜钢在压接套管内孔中的连接处位于压接套管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表面分别涂敷有导电膏;所述压接套管上形成有若干压接面,每个所述压接面分别对应箍紧于第一镀铜钢、第二镀铜钢的表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套管的长度为120mm。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面有六个,且每个所述压接面的长度均为 9mm。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压接套管上与所述压接面之间间隔形成有七个凸起圆筒,其中对应于第一镀铜钢与第二镀铜钢相连接处的一个凸起圆筒的长度为12mm ;且所述压接套管两端为凸起。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套管为铜管。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施工简单、合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利用压接钳压接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放热焊接。采用2mm定制铜套管通过多点压接,截面满足铜接地体大于50mm2的要求,搭接面满足规范要求,减轻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工期,同时又较大程度的克服了放热焊接的较为苛刻的操作环境及技术要求,大大减少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不,包括第一镀铜钢1、压接面2、压接套管3、导电骨4、刻度标记5、第二镀铜钢6、凸起圆筒7等。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包括压接套管3,在所述压接套管3的内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镀铜钢1、第二镀铜钢6,且所述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两者相对接的端口均为光滑平面,所述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在压接套管3内孔中的连接处位于压接套管3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镀铜钢1、第二镀铜钢6表面分别涂敷有导电膏4 ;所述压接套管3上形成有若干压接面2,每个所述压接面2分别对应箍紧于第一镀铜钢1、第二镀铜钢6的表面。 所述压接套管3为铜管,其长度为120mm。 所述压接面2有六个,且每个所述压接面2的长度均为9mm。 在所述压接套管3上与所述压接面2之间间隔形成有七个凸起圆筒7,其中对应于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相连接处的一个凸起圆筒7的长度为12_ ;且所述压接套管3两端为凸起。 本技术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如下:首先,确认压接套管3的规格及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外表面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压接套管3的长度应保持在120mm,并且应确保压接套管3和被压接的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表面不应有油膜、变色、锈蚀、镀层剥落和变形等; 对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端口进行检查,确保被连接两端整洁、平整、无污,相互对接时,没有缝隙,对接后在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两边留出60mm距离做刻度标记5 ; 将导电膏4均匀的涂在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表面,缓慢的插入压接套管3内,保证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在压接套管3内对接位置居中,压接套管3头部与镀铜钢之前所留刻度标记5相齐,并且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平直,紧密,无错位; 完成第一镀铜钢1、第二镀铜钢6与压接套管3的连接后,将准备好的手动压接钳置于压接套管3的一端,在离压接套管3端口 9mm处开始施压,压接过程中确保镀铜钢对接紧密(即镀铜钢刻度与压接套管3端口始终相齐,无相对移动),然后将手动压接钳置于距压接套管3的另一端9mm处施压,压接过程中同样确保镀铜钢对接紧密,如此,在压接套管上每隔9_做一次压接,而压接顺序始终由两端向中间进行,中间的两个压接点相距应控制在12±2_以内;压接完成后清除套管外的毛刺,尖凸处,防止避雷传输电能量时产生尖端放电效应,如图1所示。 本技术使用套管压接的工艺确保镀铜钢的连接电通率,保证其在防雷上的连接可靠,并采用多点压接工艺,既保证不破坏镀铜钢镀层,又增加连接牢固度。 本技术的注意事项:1、镀铜钢端面的平整度及对接的紧密度。2、镀铜钢对接端在套管中居中度。3、压接时确保镀铜钢与套管无相对移动。4、压接可靠规范,压接顺序由两端至中间,间隔符合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接套管(3),在所述压接套管(3)的内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镀铜钢(I)、第二镀铜钢(6),且所述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两者相对接的端口均为光滑平面,所述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在压接套管(3)内孔中的连接处位于压接套管(3)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镀铜钢(I)、第二镀铜钢(6 )表面分别涂敷有导电膏(4);所述压接套管(3 )上形成有若干压接面(2 ),每个所述压接面(2)分别对应箍紧于第一镀铜钢(I )、第二镀铜钢(6)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套管(3)的长度为120mmo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面(2)有六个,且每个所述压接面(2)的长度均为9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套管(3)上与所述压接面(2)之间间隔形成有七个凸起圆筒(7),其中对应于第一镀铜钢(I)与第二镀铜钢(6)相连接处的一个凸起圆筒(7)的长度为12mm ;且所述压接套管(3)两端为凸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套管(3)为铜管。【文档编号】H01R4/20GK203932325SQ201420164740【公开日】2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镀铜钢避雷接闪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接套管(3),在所述压接套管(3)的内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镀铜钢(1)、第二镀铜钢(6),且所述第一镀铜钢(1)与第二镀铜钢(6)两者相对接的端口均为光滑平面,所述第一镀铜钢(1)与第二镀铜钢(6)在压接套管(3)内孔中的连接处位于压接套管(3)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镀铜钢(1)、第二镀铜钢(6)表面分别涂敷有导电膏(4);所述压接套管(3)上形成有若干压接面(2),每个所述压接面(2)分别对应箍紧于第一镀铜钢(1)、第二镀铜钢(6)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英张军阳浦冰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方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