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莹莹专利>正文

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123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3:39
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其包括上盖、下盖以及绕线组件;上盖设置有安装轴及通孔,下盖固定于安装轴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线组件包括操作件、弹性件、卷簧以及绕线件,操作件包括按压部及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可随按压部与上盖形成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弹性件设置于按压部与上盖之间;绕线件包括顶壁及由顶壁边缘延伸形成的侧壁,顶壁设置有两个限向部,每个限向部包括厚度小于第一间隙的第一端部与厚度大于第一间隙且小于第二间隙的第二端部;卷簧的一端固定于安装轴上,另一端固定于绕线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绕线器设置于心电监护仪的每根导线上,从而使导线在使用时能被拉出并在不使用能自动收回,防止过多导线相互缠绕散乱而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其包括上盖、下盖以及绕线组件;上盖设置有安装轴及通孔,下盖固定于安装轴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线组件包括操作件、弹性件、卷簧以及绕线件,操作件包括按压部及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可随按压部与上盖形成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弹性件设置于按压部与上盖之间;绕线件包括顶壁及由顶壁边缘延伸形成的侧壁,顶壁设置有两个限向部,每个限向部包括厚度小于第一间隙的第一端部与厚度大于第一间隙且小于第二间隙的第二端部;卷簧的一端固定于安装轴上,另一端固定于绕线件上。本技术中绕线器设置于心电监护仪的每根导线上,从而使导线在使用时能被拉出并在不使用能自动收回,防止过多导线相互缠绕散乱而占用空间。【专利说明】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中使用的心电监护仪通常插接有用于血压、体温、脉率等进行监测的诸多导线。如此,各导线容易互相缠绕,使用时需整理、麻烦、费时且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整理且缠绕各导线的心电监护仪绕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其包括上盖、与上盖配合的下盖以及绕线组件;上盖凸出设置有安装轴及开设于安装轴两侧的通孔,下盖固定于安装轴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线组件包括操作件、弹性件、卷簧以及绕线件,操作件活动设置于上盖上,其包括按压部及由按压部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并可随按压部相对于上盖于具有第一间隙的限向位置与具有第二间隙的自由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间隙的距离大于第一间隙的距离;弹性件设置于按压部与上盖之间并用于提供一个将两个支脚由自由位置向限向位置顶压的弹性应力;绕线件设置于上盖与下盖之间并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轴,其包括顶壁及由顶壁边缘延伸形成的侧壁,顶壁与两个支脚对应位置凸出设置有两个限向部,每个限向部包括沿导线拉出方向依次设置的厚度小于第一间隙的第一端部与厚度大于第一间隙且小于第二间隙的第二端部;卷簧的一端固定于安装轴上,另一端固定于绕线件上;且该卷簧用于提供一个使绕线件向着背离导线拉出方向转动的弹性应力。 上盖包括主体及设置于主体上的安装部,主体包括上表面及背向上表面的下表面,安装轴设置于下表面上;安装部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收容部,收容部与安装轴对应位置继续向内凹陷形成收容孔,两个通孔设置于收容孔相对两侧。 按压部与收容孔对应位置凸出形成中空形导向柱,弹性件沿轴向收容于并抵接于导向柱与收容孔内。 上盖包括由主体相对两端延伸形成用于供导线伸出的穿线部,穿线部外设置用于捆扎导线的固定带。 下盖侧缘的圆周上开设有用于手动缠绕导线的绕线槽。 每个支脚包括第一阶梯及由第一阶梯延伸形成的第二阶梯;第一阶梯随按压部活动收容于对应通孔内,第二阶梯穿过对应通孔与上盖形成第一间隙并当按压部被按压时与上盖形成第二间隙。 本技术绕线器设置于心电监护仪的每根导线上,从而使导线在使用时能被拉出并在不使用能自动收回,防止过多导线相互缠绕散乱而占用空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心电监护仪绕线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心电监护仪绕线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心电监护仪绕线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心电监护仪绕线器的分解图; 图5为图3所示心电监护仪绕线器的另一状态分解图; 其中:10、上盖;11、主体;110、上表面;112、下表面;114、安装轴;116、安装槽;12、安装部;121、收容部;123、收容孔;125、通孔;13、穿线部;130、固定带;20、下盖;21、绕线槽;30、顶盖;40、绕线组件;41、操作件;410、按压部;412、支脚;414、导向柱;415、第二间隙;416、第一阶梯;417、第一间隙;418、第二阶梯;43、弹性件;45、卷簧;47、绕线件;470、顶壁;472、侧壁;474、限向部;475、限位板;476、缺口 ;477、第一端部;478、第二端部;99、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看图1及图2,本技术的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从而使插接于心电监护仪上每根导线99缠绕于对应的绕线器内,方便使用时拉出并在未使用时自动缠绕于对应的绕线器内。 心电监护仪绕线器包括上盖10、与上盖10配合的下盖20、盖合于上盖10上的顶盖30以及设置于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的绕线组件40。上盖10包括主体11、安装部12以及由主体11相对两端延伸形成用于供导线99伸出的穿线部13。 请一并参看图3与图4,主体11包括上表面110及背向上表面110的下表面112。下表面112中部凸出设置有安装轴114。安装轴114沿轴向开设有安装槽116。安装部12设置于主体11中部,当从上表面110看时,安装部12凸出于上表面110外;当从下表面112看时,安装部12凹陷于下表面112内。安装部12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收容部121。收容部121与安装轴114对应位置继续向内凹陷形成收容孔123。收容部121上位于收容孔123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方形通孔125。下盖20的形状与上盖10的形状大致相同,其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图未示)固定于安装轴114末端以完成与上盖10的固定。下盖20侧缘的圆周上开设有用于手动缠绕导线99的绕线槽21。穿线部13外设置用于捆扎导线99的固定带130。其中,固定带130可为通用的绳带或魔术贴等,用以将由心电监护仪引出的诸多导线99捆绑固定,防止相互缠绕且散乱而占用空间。顶盖30大体呈中空环状,其收容于收容部121 内。 请一并参看图5,绕线组件40包括操作件41、弹性件43、卷簧45以及绕线件47。操作件41活动设置于上盖10的收容部121内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收容部121上下移动。操作件41包括按压部410及由按压部410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支脚412。按压部410大体呈圆形,其与收容孔123对应位置凸出形成中空形导向柱414。弹性件43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其沿轴向收容于并抵接于导向柱414与收容孔123内。两个支脚412的形状相同,且分别穿过两个通孔125并可随按压部410相对于上盖10于具有第一间隙417的限向位置与具有第二间隙415的自由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间隙415的距离大于第一间隙417的距离。每个支脚412为阶梯状,其包括第一阶梯416及由第一阶梯416继续延伸形成的第二阶梯418。限向位置时,第一阶梯416收容于对应通孔125内,第二阶梯418穿过对应通孔125并与安装部12底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417 ;当按压部410被按压时,两个支脚412向远离上盖10方向移动至自由位置且第二阶梯418与安装部12底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415。 绕线件47设置于上盖10与下盖20之间,并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轴114上,其可在外力作用下绕安装轴114转动。绕线件47大体呈圆柱形,其包括顶壁470及由顶壁470边缘垂直延伸形成的侧壁472。 顶壁470背向侧壁472表面与两个支脚412对应位置凸出设置有两个限向部4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用于缠绕插接于其上的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与上盖配合的下盖以及绕线组件;上盖凸出设置有安装轴及开设于安装轴两侧的通孔,下盖固定于安装轴远离上盖的一端;绕线组件包括操作件、弹性件、绕线件以及设置于绕线件内的卷簧,操作件活动设置于上盖上,其包括按压部及由按压部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并可随按压部相对于上盖于具有第一间隙的限向位置与具有第二间隙的自由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间隙的距离大于第一间隙的距离;弹性件设置于按压部与上盖之间并用于提供一个将两个支脚由自由位置向限向位置顶压的弹性应力;绕线件设置于上盖与下盖之间并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轴,其包括顶壁及由顶壁边缘延伸形成的侧壁,顶壁与两个支脚对应位置凸出设置有两个限向部,每个限向部包括沿导线拉出方向依次设置的厚度小于第一间隙的第一端部与厚度大于第一间隙且小于第二间隙的第二端部;卷簧的一端固定于安装轴上,另一端固定于绕线件上;且该卷簧用于提供一个使绕线件向着背离导线拉出方向转动的弹性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莹王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莹莹王瑞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