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加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085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3:27
一种移动加载车,包括夹轨装置、小车车体、小车底座,小车车体安装在两个小车底座上,小车底座下部装有4个行走轮,两个夹轨装置安装在小车底座两端;夹轨装置包括手柄、垂向夹轨丝杠、轴承、燕尾槽座、燕尾滑块、垂向丝杠螺母、夹轨块Ⅰ、夹轨块Ⅱ、横向丝杠螺母、横向夹轨丝杠、壳体、夹轨块安装轴、止动垫圈、防松螺母、导向铜套,燕尾槽座通过螺栓连接于小车底座的底座焊接架体端部,燕尾滑块装于燕尾槽座的燕尾槽中,壳体与燕尾滑块固定连接,夹轨块安装轴通过止动垫圈和防松螺母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的孔中,夹轨块安装轴上套装有两个导向铜套,导向铜套上安装夹轨块Ⅰ和夹轨块Ⅱ,两个横向丝杠螺母分别固定安装在夹轨块Ⅰ和夹轨块Ⅱ上,横向夹轨丝杠穿装于横向丝杠螺母中,垂向丝杠螺母固定在燕尾滑块上,轴承装在燕尾槽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加载车,包括夹轨装置、小车车体、小车底座,小车车体安装在两个小车底座上,小车底座下部装有4个行走轮,两个夹轨装置安装在小车底座两端;夹轨装置包括手柄、垂向夹轨丝杠、轴承、燕尾槽座、燕尾滑块、垂向丝杠螺母、夹轨块Ⅰ、夹轨块Ⅱ、横向丝杠螺母、横向夹轨丝杠、壳体、夹轨块安装轴、止动垫圈、防松螺母、导向铜套,燕尾槽座通过螺栓连接于小车底座的底座焊接架体端部,燕尾滑块装于燕尾槽座的燕尾槽中,壳体与燕尾滑块固定连接,夹轨块安装轴通过止动垫圈和防松螺母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的孔中,夹轨块安装轴上套装有两个导向铜套,导向铜套上安装夹轨块Ⅰ和夹轨块Ⅱ,两个横向丝杠螺母分别固定安装在夹轨块Ⅰ和夹轨块Ⅱ上,横向夹轨丝杠穿装于横向丝杠螺母中,垂向丝杠螺母固定在燕尾滑块上,轴承装在燕尾槽座上。【专利说明】一种移动加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加载车,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散体道床试验检测、捣固作业评估等场合的小车,经扩展可广泛应用于料场、工业生产场所等领域做重、大型物料转运设备,属于大型轨道转运设备

技术介绍
试验研究是进行道床离散动力学特性研究的的重要手段,试验设备是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铁科院曾树谷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立了低速有碴道床轨道结构的试验装置,通过静载、动载及重复荷载试验,研究新铺道床及稳定道床的荷载-变形特性,其试验设备结构功能相对简单,加载小车为固定装置,无法满足多工位的反复试验要求。国外McDowell等建立箱体测试试验模型,其加载框架同样为固定装置。Brown, S.F.进行仿真轨道试验,存在同样的问题。另外,在一些重、大型物料的转运场合,如料场,缺乏机动性好、精度高且兼具移动性与固定作业相结合的设备。随着铁路工程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于试验手段及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技术主体结构采用矩形箱梁式承载结构焊接而成,具有强度好、运行稳定的特征。同时采用双伺服驱动系统为车体提供动力,可实现小车同步、精确定位,满足有碴道床、无碴轨道结构、整体式轨道结构等实验检测需求。作业过程中,通过夹轨装置中的丝杠螺母传动结构实现设备相对固定轨道沿横向及纵向的固定连接,保证试验的精度。同时,经过适当的扩展,可解决传统重、大型物料转运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精度低、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加载车,以用于解决铁路轨道试验中执行机构安装与移动问题,同时解决传统重、大型物料转运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精度低、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技术移动加载车包括夹轨装置1、小车车体2、小车底座3,其中小车车体2安装在两个小车底座3上,小车底座下部装有4个行走轮24,两个夹轨装置I安装在小车底座3两端;所述夹轨装置I包括手柄5、垂向夹轨丝杠6、轴承7、燕尾槽座8、燕尾滑块9、垂向丝杠螺母10、夹轨块I 11、夹轨块II 12、横向丝杠螺母13、横向夹轨丝杠14、壳体15、夹轨块安装轴16、止动垫圈17、防松螺母18、导向铜套19,其中燕尾槽座8通过螺栓连接于小车底座3的底座焊接架体20端部,燕尾滑块9装于燕尾槽座8的燕尾槽中,壳体15与燕尾滑块9固定连接,夹轨块安装轴16通过止动垫圈17和防松螺母18固定安装在壳体15上的孔中,夹轨块安装轴16上套装有两个导向铜套19,导向铜套19上安装夹轨块I 11和夹轨块II 12,两个横向丝杠螺母13分别固定安装在夹轨块I 11和夹轨块II 12上,横向夹轨丝杠14穿装于横向丝杠螺母13中,垂向丝杠螺母10固定在燕尾滑块9上,轴承7装在燕尾槽座8上,垂向夹轨丝杠6穿装在垂向丝杠螺母10、燕尾槽座8及轴承7的内孔中,手柄5装于垂向夹轨丝杠6或横向夹轨丝杠14上。 当移动加载车通过外力驱动时,小车底座3包括底座焊接架体20、隔套III 33、减摩套III 34、隔套IV 35,减摩套III 34装在被动轮轴29上,行走轮24通过减摩套III 34安装在被动轮轴29上,隔套III 33与隔套IV 35装在被动轮轴29上并对行走轮24进行轴向定位,被动轮轴29装于底座焊接架体20两端部座孔中; 当移动加载车通过电机驱动时,小车底座3包括底座焊接架体20、隔套I 21、驱动轮轴22、减摩套I 23、行走轮24、隔套II 25、联轴器I 26、联轴器II 27、伺服驱动电机28、被动轮轴29、减摩套II 32、隔套III 33、减摩套III 34、隔套IV 35,其中伺服驱动电机28通过联轴器I 26和联轴器II 27与驱动轮轴22连接,行走轮24安装在驱动轮轴22中部,减摩套I 123装在驱动轮轴22右端,隔套I 21通过减摩套I 23安装在驱动轮轴22上,减摩套II 32装在驱动轮轴22左端,隔套1125通过减摩套II 32安装在驱动轮轴22上,隔套I 21与隔套II 25对行走轮24进行轴向定位,驱动轮轴22装于底座焊接架体20左端部座孔中;减摩套III34装在被动轮轴29上,行走轮通过减摩套III34安装在被动轮轴29上,隔套III33与隔套IV 35装在被动轮轴29上并对行走轮34进行轴向定位,被动轮轴29装于底座焊接架体20右端座孔中。 所述小车车体2为矩形箱梁式承载结构,采用焊接式结构,其宽度根据加载试验轨道宽度确定。小车车体2上设置有横向强化梁30,用于横向加固小车车体。 所述小车车体2上设置有捣固框架安装座31,用于外接安装捣固框架,为利用本技术进行捣固作业时使用。 所述移动加载车中两个小车底座3中伺服驱动电机28采用同步精确控制,确保两侧行走轮24同步动作。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伺服驱动电机28驱动行走轮24带动小车底座3、小车车体2沿着钢轨4直线行走;手柄5带动垂向夹轨丝杠6转动,带动垂向丝杠螺母10沿着垂向夹轨丝杠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垂向丝杠螺母10固连的燕尾滑块9及连接在其上的各构件上下移动,实现夹轨块I 11和夹轨块II 12与钢轨4上下方向贴合夹紧或分离松弛,即实现抱轨或离轨;拔出手柄5装于横向夹轨丝杠14端部,转动手柄5带动横向夹轨丝杠14转动,带动横向丝杠螺母13以钢轨4为中心向钢轨4对称中心面靠拢或分开,实现夹轨块I 11和夹轨块II 12与钢轨4左右两侧方向贴合夹紧或分离松弛,即实现抱轨或离轨。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主体结构采用矩形箱梁式承载结构焊接而成,具有强度好、运行稳定的特征,丝杠传动的纯机械夹轨结构保证结构运行稳定、可靠。 2、小车车体宽度可根据试验对象轨道结构宽度进行调整,或根据所转运物料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 3、本移动加载车操作简便、可减少人工辅助工作,提高测试工作效率及准确性,克服了现有设备及方法不能满足散体道床室内测试分析、试验需求的缺陷;采用双伺服驱动系统设计,可实现移动加载车行走精度±0.1mm,缩短试验或作业准备时间至原来的I /4,作业精度提高50%。 4、本移动加载车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有碴道床、无碴轨道结构、整体式轨道结构等铁路工程实验场所检测需求,同时经扩展更可应用于料场转运、工业现场运输等多个场合。 5、可变化为外力驱动的框架结构实现低成本运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加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轨装置(1)、小车车体(2)、小车底座(3),其中小车车体(2)安装在两个小车底座(3)上,小车底座下部装有4个行走轮(24),两个夹轨装置(1)安装在小车底座(3)两端;所述夹轨装置(1)包括手柄(5)、垂向夹轨丝杠(6)、轴承(7)、燕尾槽座(8)、燕尾滑块(9)、垂向丝杠螺母(10)、夹轨块Ⅰ(11)、夹轨块Ⅱ(12)、横向丝杠螺母(13)、横向夹轨丝杠(14)、壳体(15)、夹轨块安装轴(16)、止动垫圈(17)、防松螺母(18)、导向铜套(19),其中燕尾槽座(8)通过螺栓连接于小车底座(3)的底座焊接架体(20)端部,燕尾滑块(9)装于燕尾槽座(8)的燕尾槽中,壳体(15)与燕尾滑块(9)固定连接,夹轨块安装轴(16)通过止动垫圈(17)和防松螺母(18)固定安装在壳体(15)上的孔中,夹轨块安装轴(16)上套装有两个导向铜套(19),导向铜套(19)上安装夹轨块Ⅰ(11)和夹轨块Ⅱ(12),两个横向丝杠螺母(13)分别固定安装在夹轨块Ⅰ(11)和夹轨块Ⅱ(12)上,横向夹轨丝杠(14)穿装于横向丝杠螺母(13)中,垂向丝杠螺母(10)固定在燕尾滑块(9)上,轴承(7)装在燕尾槽座(8)上,垂向夹轨丝杠(6)穿装在垂向丝杠螺母(10)、燕尾槽座(8)及轴承(7)的内孔中,手柄(5)装于垂向夹轨丝杠(6)或横向夹轨丝杠(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军迟毅林胡斌毛龙所周陶勇陈利云王立华黄亚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