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911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的新型可调的背光源点灯治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包括有治具底板、挡板、左右固定装置和前后固定装置;所述挡板安装在治具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巧妙,滑块通过丝杆调节,可以精确调节滑块的位置,提高背光源点灯治具固定的精度,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的新型可调的背光源点灯治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包括有治具底板、挡板、左右固定装置和前后固定装置;所述挡板安装在治具底板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巧妙,滑块通过丝杆调节,可以精确调节滑块的位置,提高背光源点灯治具固定的精度,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屏在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了能够获取均匀的背光源,使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均匀,一般需要背光源点灯治具测试背光模组的光学性能,从而确定背光模组和光源的相对位置与角度,使自背光模组射出光的辉度、角度和均匀度满足液晶显示屏的需求。 由于使用液晶显示屏的电子产品的型号很多,液晶显示屏的尺寸和形状也各不相同,为液晶显示屏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的尺寸与形状也各不相同,而现阶段使用的背光源点灯治具都是针对液晶显示设备的产品型号专门设计,每个点灯治具能够承载背光源的位置是固定的,现有背光源生产过程中,每个背光源都需要对应一套专用的治具,且背光源点灯治具不具有通用性,产品型号更换后,需要重新设计点灯治具,不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背光源生产过程中,背光源点灯治具不具有通用性,既浪费资源又增加生产成本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的新型可调的背光源点灯治具。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包括有治具底板、挡板、左右固定装置和前后固定装置;所述挡板安装在治具底板上;所述左右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1、滑块I1、左右滑道、丝杆I和手轮I ;所述左右滑道在治具底板上;所述滑块I和滑块II通过丝杆I连接安装在左右滑道上;所述丝杆I安装在治具底板上,丝杆I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I安装在丝杆I上;所述前后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II1、前后滑道、丝杆II和手轮II ;所述前后滑道在治具底板上;所述滑块III与丝杆II连接安装在前后滑道上;所述丝杆II安装在治具底板上,丝杆II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II安装在丝杆II上; 优选地,所述左右滑道长度设置为3-5毫米。 优选地,所述前后滑道长度设置为3-5毫米。 工作原理:治具底板上的挡板固定背光源点灯治具的一边,转动左右固定装置中安装在丝杆I上的手轮I,由于左右固定装置上的丝杆I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可以使安装在左右固定装置上的滑块I和滑块II沿左右滑道同时向中间或两端移动,调整至背光源点灯治具所需要的宽度;转动前后固定装置中安装在丝杆II上的手轮II,使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上的滑块II沿前后滑道移动,调整至背光源点灯治具所需要的长度,已完成对背光源点灯治具的固定。 (3)有益效果 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巧妙,滑块通过丝杆调节,可以精确调节滑块的位置,提高背光源点灯治具固定的精度,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_滑块I,2-滑块II,3-左右滑道,4-丝杆I,5-滑块III,6-前后滑道,7-手轮II,8-手轮I,9-治具底板,10-丝杆II,1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如图1-3所示,包括有治具底板9、挡板11、左右固定装置和前后固定装置;所述挡板11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左右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I 1、滑块II 2、左右滑道3、丝杆I 4和手轮I 8 ;所述左右滑道3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滑块I I和滑块II 2通过丝杆I 4连接安装在左右滑道3上;所述丝杆I 4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丝杆I 4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I 8安装在丝杆I 4上;所述前后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III 5、前后滑道6、丝杆II 10和手轮II 7 ;所述前后滑道6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滑块III 5与丝杆II 10连接安装在前后滑道6上;所述丝杆II 10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丝杆II 10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II 7安装在丝杆II 10上;所述左右滑道3长度设置为3毫米。所述前后滑道6长度设置为3晕米。 治具底板9上的挡板11固定背光源点灯治具的一边,转动左右固定装置中安装在丝杆I 4上的手轮I 8,由于左右固定装置上的丝杆I 4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可以使安装在左右固定装置上的滑块I I和滑块II 2沿左右滑道3同时向中间或两端移动,调整至背光源点灯治具所需要的宽度;转动前后固定装置中安装在丝杆II 10上的手轮II 7,使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上的滑块II 2沿前后滑道6移动,调整至背光源点灯治具所需要的长度,已完成对背光源点灯治具的固定。 实施例2 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如图1-3所示,包括有治具底板9、挡板11、左右固定装置和前后固定装置;所述挡板11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左右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I 1、滑块II 2、左右滑道3、丝杆I 4和手轮I 8;所述左右滑道3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滑块I I和滑块II 2通过丝杆I 4连接安装在左右滑道3上;所述丝杆I 4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丝杆I 4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I 8安装在丝杆I 4上;所述前后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III 5、前后滑道6、丝杆II 10和手轮II 7 ;所述前后滑道6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滑块III 5与丝杆II 10连接安装在前后滑道6上;所述丝杆II 10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丝杆II 10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II 7安装在丝杆II 10上;所述左右滑道3长度设置为5毫米。所述前后滑道6长度设置为5晕米。 治具底板9上的挡板11固定背光源点灯治具的一边,转动左右固定装置中安装在丝杆I 4上的手轮I 8,由于左右固定装置上的丝杆I 4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可以使安装在左右固定装置上的滑块I I和滑块II 2沿左右滑道3同时向中间或两端移动,调整至背光源点灯治具所需要的宽度;转动前后固定装置中安装在丝杆II 10上的手轮II 7,使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上的滑块II 2沿前后滑道6移动,调整至背光源点灯治具所需要的长度,已完成对背光源点灯治具的固定。 实施例3 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如图1-3所示,包括有治具底板9、挡板11、左右固定装置和前后固定装置;所述挡板11安装在治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调背光源点灯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治具底板(9)、挡板(11)、左右固定装置和前后固定装置;所述挡板(11)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左右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Ⅰ(1)、滑块Ⅱ(2)、左右滑道(3)、丝杆Ⅰ(4)和手轮Ⅰ(8);所述左右滑道(3)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滑块Ⅰ(1)和滑块Ⅱ(2)通过丝杆Ⅰ(4)连接安装在左右滑道(3)上;所述丝杆Ⅰ(4)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丝杆Ⅰ(4)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Ⅰ(8)安装在丝杆Ⅰ(4)上;所述前后固定装置包括有滑块Ⅲ(5)、前后滑道(6)、丝杆Ⅱ(10)和手轮Ⅱ(7);所述前后滑道(6)在治具底板(9)上;所述滑块Ⅲ(5)与丝杆Ⅱ(10)连接安装在前后滑道(6)上;所述丝杆Ⅱ(10)安装在治具底板(9)上,丝杆Ⅱ(10)以中心对称分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手轮Ⅱ(7)安装在丝杆Ⅱ(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萍李海兵林娜刘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市海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