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1560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它包括收料仓(1)、储料仓(2)、托盘(3)以及托盘平移机构;收料仓(1)、储料仓(2)左右并列设置,收料仓(1)包括第一托架(4)和用于带动第一托架(4)升降的第一线性移动机构,储料仓(2)包括第二托架(5)和用于带动第二托架(5)沿与第一托架(4)升降方向相反的方向升降的第二线性移动机构,各托盘(3)分别位于收料仓(1)、储料仓(2)内并堆叠在第一托架(4)、第二托架(5)上;收料仓(1)顶部设有一个用于前后夹持固定最上面的那个托盘(3)的第一夹持机械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它包括收料仓(1)、储料仓(2)、托盘(3)以及托盘平移机构;收料仓(1)、储料仓(2)左右并列设置,收料仓(1)包括第一托架(4)和用于带动第一托架(4)升降的第一线性移动机构,储料仓(2)包括第二托架(5)和用于带动第二托架(5)沿与第一托架(4)升降方向相反的方向升降的第二线性移动机构,各托盘(3)分别位于收料仓(1)、储料仓(2)内并堆叠在第一托架(4)、第二托架(5)上;收料仓(1)顶部设有一个用于前后夹持固定最上面的那个托盘(3)的第一夹持机械手。【专利说明】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本 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探伤机,用于检测工件内部是否有伤,为了实现检测自动化,需要开发一种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要求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现有技术中机械手的简单组合无法很好满足上述要求,且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它包括收料仓、储料仓、托盘以及将托盘从储料仓平移至收料仓并放下托盘的托盘平移机构;收料仓、储料仓左右并列设置,收料仓包括第一托架和用于带动第一托架升降的第一线性移动机构,储料仓包括第二托架和用于带动第二托架沿与第一托架升降方向相反的方向升降的第二线性移动机构,各托盘分别位于收料仓、储料仓内并堆叠在第一托架、第二托架上;收料仓顶部设有一个用于前后夹持固定最上面的那个托盘的第一夹持机械手。 本技术工作原理是,以移动第一个托盘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托架升至最高,第二托架内堆叠若干托盘,然后,托盘平移机构拿起第一个托盘并将该托盘平移至收料仓并放下,由于第一托架升至最高,所以托盘下落很短的距离后落至第一托架上,接着,第一夹持机械手固定住所述托盘,待托盘上所有工件检测完毕,第一托架下降一定高度,该高度可以是一个托盘的厚度,也可以是一个托盘的厚度左右,允许有偏差,托盘平移机构复位,第二托架上升所述高度,接着,托盘平移机构拿取第二个托盘,接下来过程同上,只是第二个托盘堆在第一个托盘上,这样周而复始,直至第二托架内的托盘取完为止;上述过程其中一部分也可以是,托盘平移机构拿起第一个托盘并将该托盘平移至收料仓并放下后,第一托架下降一定高度,然后托盘平移机构复位,第二托架上升所述高度,接着,托盘平移机构拿取第二个托盘,接下来过程同上;总的来说,两者本质相同,都要满足托盘平移机构将托盘从储料仓平移至收料仓并放下,第一托架、第二托架移动方向相反,即第一托架下降时,第二托架上升,这样,使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成本较低;所述托盘平移机构、第一线性移动结构、第二线性移动结构本身及控制部分均为常规,行业内技术人员熟知只需要按各动作所需的时间进行调试相互配合即能够完成,本技术关键在于包括各部件及相互间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工作原理可知,本技术具有简单紧凑、运行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优点。 作为改进,第一线性移动机构、第二线性移动机构均为由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移动机构,结构更加紧凑,技术成熟稳定,成本低。 作为改进,收料仓、储料仓前面均设有供托盘从所述前面移出的开口,更方便托盘进出收料仓、储料仓。 作为改进,,第一夹持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支架、导杆、推板、用于插入固定托盘的顶杆,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导杆与第一支架上的导杆安装座活动套接,第一气缸伸缩端、导杆分别与推板连接,顶杆安装在推板上,这样,结构简单、响应快速。 作为改进,托盘平移机构包括用于左右夹持托盘的第二夹持机械手和用于将第二夹持机械手在收料仓、储料仓这两者正上方左右来回移动的第三线性移动机构,这样,结构简单、响应快速。 作为改进,第二夹持机械手包括第二气缸和由第二气缸带动的夹头,夹头设有槽,该槽与托盘侧面凸缘相配;第三线性移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滑轨、由第三气缸带动的U形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滑轨滑动连接,第三气缸伸缩端与第二支架连接;两个第二气缸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架的两端,这样,结构简单、响应快速,且装配方便,使用稳定可靠。 作为改进,托盘包括缓冲材料制成的本体,本体上面设有凸台,凸台内设有若干用于安放工件的第一盲孔,本体背面设有与凸台相配合的凹陷,凹陷内设有第二盲孔以及贯通各个第二盲孔的横向槽和竖向槽,横向槽和竖向槽经讳分布,第一盲孔用于与工件的下部相配,第二盲孔用于与工件的上部相配,这样,能够给工件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横向槽和竖向槽的设置有利于破坏凸台凹陷配合良好引起的难以将凸台凹陷分离的情况,即横向槽和竖向槽的设置使得上下托盘间容易分离。 作为改进,本体前后侧面均设有用于供第一夹持机械手的顶杆插入或拔出的第三盲孔,第三盲孔位于所述前后侧面的下部,这样,固定结构简单,不会较大地削弱本体强度。 作为改进,本体左右侧面均设有用于导向第二夹持机械手的夹头夹住所述左右侧面凸缘的导向口,这样,更有利于快速操作,提高效率同时显著减少夹头对左右侧面凸缘的损伤。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托盘的上面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托盘的背面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托盘的俯视图。 图5是本技术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托盘的仰视图。 图中所不,1、收料仓,2、储料仓,3、托盘,4、第一托架,5、第二托架,6、第一气缸,7、第一支架,8、导杆,9、推板,10、顶杆,11、导杆安装座,12、第二气缸,13、夹头,14、槽,15、第三气缸,16、滑轨,17、第二支架,18、凸台,19、第一盲孔,20、凹陷,21、第二盲孔,22、横向槽, 23、竖向槽,24、第三盲孔,25、导向口,26、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为示图简洁清楚,托盘3的具体结构的相关标记在图2、3、4、5中标示,而图1不标。 本技术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它包括收料仓1、储料仓2、托盘3以及将托盘3从储料仓2平移至收料仓I并放下托盘3的托盘平移机构;收料仓1、储料仓2左右并列设置,收料仓I包括第一托架4和用于带动第一托架4升降的第一线性移动机构,储料仓2包括第二托架5和用于带动第二托架5沿与第一托架4升降方向相反的方向升降的第二线性移动机构,各托盘3分别位于收料仓1、储料仓2内并堆叠在第一托架4、第二托架5上;收料仓I顶部设有一个用于前后夹持固定最上面的那个托盘3的第一夹持机械手。 第一线性移动机构、第二线性移动机构均为由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移动机构,螺母移动来带动第一托架4、第二托架5的升降,第一托架4、第二托架5还与导轨滑配合,导轨安装在机架2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伤机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收料仓(1)、储料仓(2)、托盘(3)以及将托盘(3)从储料仓(2)平移至收料仓(1)并放下托盘(3)的托盘平移机构;收料仓(1)、储料仓(2)左右并列设置,收料仓(1)包括第一托架(4)和用于带动第一托架(4)升降的第一线性移动机构,储料仓(2)包括第二托架(5)和用于带动第二托架(5)沿与第一托架(4)升降方向相反的方向升降的第二线性移动机构,各托盘(3)分别位于收料仓(1)、储料仓(2)内并堆叠在第一托架(4)、第二托架(5)上;收料仓(1)顶部设有一个用于前后夹持固定最上面的那个托盘(3)的第一夹持机械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如斌陈浩徐星存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亿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