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齐放专利>正文

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1479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和驱动其沿铅垂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三驱动组件,升降台上设置有一突出于升降台台面的凸台,凸台垂直于烘筛上第一、二条杆长度方向的宽度介于第一、二条杆之间的间距和第一、二条杆上两立板之间的间距之间,凸台两外侧的升降台台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与第一、二条杆上开设的第一沟槽顺延布置,第二沟槽内间隔安装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和凸台台面之间的间距与立板的高度相一致。将上述捻揉制成装置用于薇菜烘干设备中,其可实现对烘筛中薇菜的快速捻揉,提高薇菜的加工效率,避免阴雨天气薇菜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变质或发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和驱动其沿铅垂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三驱动组件,升降台上设置有一突出于升降台台面的凸台,凸台垂直于烘筛上第一、二条杆长度方向的宽度介于第一、二条杆之间的间距和第一、二条杆上两立板之间的间距之间,凸台两外侧的升降台台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与第一、二条杆上开设的第一沟槽顺延布置,第二沟槽内间隔安装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和凸台台面之间的间距与立板的高度相一致。将上述捻揉制成装置用于薇菜烘干设备中,其可实现对烘筛中薇菜的快速捻揉,提高薇菜的加工效率,避免阴雨天气薇菜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变质或发霉。【专利说明】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产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薇菜,学名紫箕,属多年生蕨类植物,在我国东北、陕西、甘肃等山区均有分布。薇菜采摘后需及时进行加工,否则薇菜会发生变质,影响薇菜的品质。因此需要将采回的鲜薇菜放入沸水中烫煮后捞出浙干;再将浙干的鲜菜撒入晒席上揉捻晾晒,使鲜菜逐渐失水变红得到干燥的毛薇菜,再将干燥的毛薇菜泡发选取加工成成品待食用。薇菜在晾晒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捻揉,增加薇菜的干燥速率,保证薇菜的品质,对薇菜头部的嫩羽叶进行脱除。薇菜每次揉捻后需要将脱除的嫩羽叶进行分离,传统加工过程中都通过人工筛检将薇菜与嫩羽叶碎粉分离倾倒,其分离耗时,而且不易进行操作。 另外,传统薇菜加工中直接将盛装有薇菜的晒床在太阳下暴晒脱水,但是薇菜收获季节为霉伏多雨天气,因此,往往导致大批量的薇菜无法得到有效的干燥处理,薇菜变质或者发霉。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将其用于薇菜烘干设备中,可实现薇菜的快速烘干和捻揉,以及便于薇菜揉捻后薇菜与嫩羽叶的分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和驱动其沿铅垂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三驱动组件,升降台上设置有一突出于升降台台面的凸台,凸台垂直于烘筛上第一、二条杆长度方向的宽度介于第一、二条杆之间的间距和第一、二条杆上两立板之间的间距之间,凸台两外侧的升降台台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与第一、二条杆上开设的第一沟槽顺延布置,第二沟槽内间隔安装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和凸台台面之间的间距与立板的高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方案为: 升降台处于低位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槽型滑轨,第二槽型滑轨上间隔安装有第四滚轮,两第二槽型滑轨之间设置有用于盛接薇菜粘揉产生的碎末的料槽,第二槽型滑轨与第二沟槽顺延设置。 将上述升降装置用于薇菜烘干设备中,其可实现对烘筛中薇菜的快速捻揉和输送,提高薇菜的加工效率,避免阴雨天气薇菜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变质或发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烘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烘箱内烘筛叠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烘筛在升降台上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撑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2、3、4所示,一种薇菜烘干设备,包括烘箱10,烘箱10内码叠状设置用于盛放薇菜的烘筛20,烘箱10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用于插入和移出烘筛20的插入口 11和移出口 12,烘箱10上部设置有用于将与移出口 12相平齐布置的烘筛20推出于烘箱10的推动机构30,薇菜烘干设备还包括对烘箱10内各烘筛20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以及将烘箱10底部新插入的烘筛20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支撑机构分处于如下两种位置状态,其一为:提升机构的顶升端将新插入的烘筛20进行提升,支撑机构对烘筛20的提升进行避让,其二为:支撑机构对提升至指定位置的烘筛20进行支撑,提升机构的顶升端进行回落;烘筛20包括条杆围合构成的矩形框以及矩形框上敷设的筛网25,构成烘筛20相对应布置的第一、二条杆21、22的上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沟槽23,第一沟槽23内间隔安装第一滚轮24,第一、二条杆21、2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板面沿铅垂方向布置的立板26,第一沟槽23和立板26两者相对应布置且均沿第一、二条杆21、22的杆长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烫煮浙干后的薇菜,均匀散布在各烘筛20上,然后将烘筛20码叠布置于烘箱10内,对薇菜进行加热烘烤,烘烤一段时间后,逐次将上层的烘筛20从移出口 12移出,将烘筛20置于一凸台41上,凸台41的台面对烘筛20的筛网25进行抵撑,便于操作工人对烘筛20内的薇菜进行捻揉,捻揉后晃动烘筛20,使得捻揉分离的嫩羽叶碎末能够从筛孔中下落分离。捻揉后的烘筛20从插入口 11再次插入烘箱10内,经提升机构提升码叠在最下层,被支撑机构固定在烘箱10内,再次进行烘干加热,然后再将最上层的烘筛20取出,重复上述动作。构成烘筛20的第一、二条杆21、22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滚轮24和立板26,使得码叠的相邻的两烘筛20之间形成一个空缺状的通道,便于烘干时产生的热气的散除,提高烘干速率。另外,相邻的烘筛20上的立板26与另一烘筛20上第一沟槽23内的第一滚轮24构成滚动导向配合,便于烘筛20从移出口 12移出。推动机构30可为一气缸构成,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对烘筛20进行抵推。 更为具体的方案为,如图2、4、5所示,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条板14,支撑条板14的中部与烘箱10铰接连接且构成铰接连接的第一铰接轴沿铅垂方向布置,支撑条板14延伸至烘箱10内的一端与两立板26外侧的第一、二条杆21、22下端面相贴合对烘筛20进行支撑,支撑条板14的外端与驱动其绕第一铰接轴进行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相连接,第二驱动组件驱使支撑条板14对烘筛20的提升进行避让以及对提升至指定位置的烘筛20进行支撑,支撑条板14沿烘箱10相对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这样设置的支撑机构不会影响提升机构对烘筛20的提升,能够有效的进行避让,便于烘筛20快速的提升以及提升至指定位置后能够被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的方案为,如图1、6、7所示,烘箱10的外侧还设置有对移出的烘筛20在移出口 12和插入口 11之间进行输送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40和第三驱动组件,升降台40上设置有一突出于升降台40台面的凸台41,凸台41垂直于第一、二条杆21、22长度方向的宽度介于第一、二条杆21、22之间的间距和第一、二条杆21、22上两立板26之间的间距之间,凸台41两外侧的升降台40台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沟槽42,第一、二沟槽23、42顺延布置,第二沟槽42内间隔安装第二滚轮24,第二滚轮24和凸台41台面之间的间距与立板26的高度相一致。烘箱10内与进料口相平齐的位置处设置有两第一槽型滑轨15,两第一槽型滑轨15与第一、二条杆21、22对应设置,第一槽型滑轨15上间隔安装第三滚轮,两第一槽型滑轨15之间设置有提升台,提升台下侧设置第三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薇菜烘干设备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和驱动其沿铅垂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三驱动组件,升降台上设置有一突出于升降台台面的凸台,凸台垂直于烘筛上第一、二条杆长度方向的宽度介于第一、二条杆之间的间距和第一、二条杆上两立板之间的间距之间,凸台两外侧的升降台台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与第一、二条杆上开设的第一沟槽顺延布置,第二沟槽内间隔安装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和凸台台面之间的间距与立板的高度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齐放
申请(专利权)人:胡齐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