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爱国专利>正文

美工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65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美工刀,包括有壳体、本体、刀片,推板及推钮,其特征是所述滑槽其上端内侧可滑动地设置有条形护板,该护板设有底部开口的凹槽,该凹槽与刀片背部可滑动地插套在一起,护板上部向上延伸出凸片,该凸片从滑槽上部开口腔中延伸出并穿过壳体上的滑腔与可滑动地置于壳体上的推手相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这种设计的特点是刀片在切割时,由于有护板的保护作用,加强了刀片的有力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刀片钮曲,断裂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品使用及操作灵活方便,制作成本也十分低廉,所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值得推扩应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美工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美工刀,尤其指刀片在伸出切割时能有效保护刀片断裂的美工刀。
技术介绍
传统美工刀的结构为一手柄内部设有一刀座,且于刀座中供刀片容设,并于刀片末端设有一调整装置使得刀片能于刀座中做使用或收合的伸缩动作,而提供使用者的切割利具。还有专利号为01233093.0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新的结构,其结构包括有一符合使用者握持角度的手柄、提供支撑刀具倾斜切割的斜面板结构、一辅助切割的滚轮结构以及调节刀片刃部深度的调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手柄以近似“八”型大于90度形成有一刀具部与握部的结构。斜面板一侧设有一U形座且由螺丝锁固而固设于刀具部背部的下方侧且可摆动,与刀切割方向形成一角度准确的切割斜面角度;滚轮结构为一滚轮连接有一座体与刀具部的刀片下缘固接;刀具部上缘开设有一嵌槽,该嵌槽供调整轮容设并供杆体穿设而连接有一调整栓,该调整栓前段固设有一可提供刀片的导引而增加施力切割时的支撑并调整刀部与切割物间接触的深度的导持片。上述的这种结构虽然具有各自的结构特点,但均存在着同一个问题,在切割时刀片往往会发生钮曲、断裂的现象,使用起来除不安全外,还会造成材料损失。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刀片在切割时能有效地防止刀片钮曲、断裂现象发生的美工刀。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美工刀,包括有壳体、本体、刀片,推板及推钮,本体上设有滑槽,滑槽上开有与壳体上的条形开口相对应的长条形开口,所述推板与刀片相卡固并一起可滑动地置于滑槽中,所述推钮位于壳体侧面外且有连接杆从壳体侧面的条形开口及本体的长条形开口穿入滑槽内与推板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滑槽其上端内侧可滑动地设置有条形护板,该护板设有底部开口的凹槽,该凹槽与刀片背部可滑动地插套在一起,护板上部向上延伸出凸片,该凸片从滑槽上部开口腔中延伸出并穿过壳体上的滑腔与可滑动地置于壳体上的推手相固定。-->作为改进,所述推手与凸片的固定结构可为由置于推手上的轴销与凸片相互固定在一起,且推手可优选为卡置于壳体的滑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因采用滑槽其上端内侧可滑动地设置有条形护板,该护板设有底部开口的凹槽,该凹槽与刀片背部可滑动地插套在一起,护板上部向上延伸出凸片,该凸片从滑槽上部开口腔中延伸出并穿过壳体上的滑腔与可滑动地置于壳体上的推手相固定。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刀片在切割时,由于有护板的保护作用,加强了刀片的用力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刀片钮曲,断裂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本技术的产品使用及操作灵活方便,制作成本也十分低廉,所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值得推扩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4是图2中B-B向的剖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壳体4、本体3、刀片2,推板6及推钮61,所述本体3由金属制成,在本体3内开有滑槽33,该滑槽33上开有长条形开口31,该长条形开口31与壳体4上的条形开口42相对应而相互重合设置。所述推板6与刀片2相卡固并一起可滑动地置于滑槽33内,所述的推板6与刀片2相卡固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重复描述,可参阅申请号为01233093.0的中国技术专利。所述推钮61位于壳体条形开口42的侧面外,其上设有一连接杆62,见图4所示,该连接杆62为螺杆,螺杆从壳体4侧面的条形开口42及本体3的长条形开口31穿入滑槽33内与推板6螺接在一起。在滑槽33上端内侧,可滑动地设置有条形护板1,见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护板1设有底部开口的凹槽12,见图3所示,该凹槽12与刀片2背部可滑动地插套在一起,从而起到加强刀片的作用,护板1上部向上延伸出凸片11,见图2和图4所示,该凸片11从滑槽33上部开口腔32中延伸出并穿过壳体4上的滑腔43与壳体4上的推手5相固定,推手5与凸片11一起可在滑腔43(见图3所示)中来回滑动。该凸片11与推手5的固定方式为由置于推手5上的轴销51穿过凸片11上的轴销孔而相互固定在一起,且推手5可滑动地卡置于壳体一侧部的滑轨41上,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操作过程如下:使用时,首先将美工刀上的推钮宁松,然后用拇指推动推钮,将刀片从滑槽中推出,然后再推动推手,将护板推出而套置于刀片的背部-->上,这样护板就护套在刀片的背部而对刀片形成保护套,有效地防止了美工刀在用力时对刀片产生钮曲、断裂现象发生,从而达到保护刀片正常工作的目的。当美工刀用毕后,可推动推手和推钮使刀片和护板分别缩回到本体的滑槽内,然后宁紧推钮,将刀片和护板定位在滑槽内,便于携带。这样整个的使用过程即完成,操作简单而又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美工刀,包括有壳体(4)、本体(3)、刀片(2),推板(6)及推钮(61),本体(3)上设有滑槽(33),滑槽(33)上开有与壳体(4)上的条形开口(42)相对应的长条形开口(31),所述推板(6)与刀片(2)相卡固并一起可滑动地置于滑槽(33)中,所述推钮(61)位于壳体(4)侧面外且有连接杆(62)从壳体(4)侧面的条形开口(42)及本体(3)的长条形开口(31)穿入滑槽(33)内与推板(6)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滑槽(33)其上端内侧可滑动地设置有条形护板(1),该护板(1)设有底部开口的凹槽(12),该凹槽(12)与刀片(2)背部可滑动地插套在一起,护板(1)上部向上延伸出凸片(11),该凸片(11)从滑槽(33)上部开口腔(32)中延伸出并穿过壳体(4)上的滑腔(43)与可滑动地置于壳体(4)上的推手(5)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工刀,包括有壳体(4)、本体(3)、刀片(2),推板(6)及推钮(61),本体(3)上设有滑槽(33),滑槽(33)上开有与壳体(4)上的条形开口(42)相对应的长条形开口(31),所述推板(6)与刀片(2)相卡固并一起可滑动地置于滑槽(33)中,所述推钮(61)位于壳体(4)侧面外且有连接杆(62)从壳体(4)侧面的条形开口(42)及本体(3)的长条形开口(31)穿入滑槽(33)内与推板(6)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滑槽(33)其上端内侧可滑动地设置有条形护板(1),该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