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品厂废液和禽畜粪便制备保氮型活性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0479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食品厂废液和禽畜粪便制备保氮型活性有机肥的方法,将原料混合后,调节水分和碳氮比,在堆料表面覆盖一层保氮物料进行一次发酵,此过程中,每次堆料翻堆后,按需补水并翻堆,并在堆料上覆盖一层保氮物料;重复多次直至氨气味道减淡至没有刺激性,无需再覆盖保氮物料,继续发酵至堆料温度低于45℃,再次翻堆后,直接在物料表层补水使其表层有10cm厚度湿润进行二次发酵,时间持续至少20天,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肥料发酵过程中氮素的相对过大损失,氨气等气味恶臭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环保与农业结合的典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将原料混合后,调节水分和碳氮比,在堆料表面覆盖一层保氮物料进行一次发酵,此过程中,每次堆料翻堆后,按需补水并翻堆,并在堆料上覆盖一层保氮物料;重复多次直至氨气味道减淡至没有刺激性,无需再覆盖保氮物料,继续发酵至堆料温度低于45℃,再次翻堆后,直接在物料表层补水使其表层有10cm厚度湿润进行二次发酵,时间持续至少20天,即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肥料发酵过程中氮素的相对过大损失,氨气等气味恶臭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是环保与农业结合的典型。【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氮型活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属于农业肥生产
。【
技术介绍
】在目前利用禽畜粪便制作有机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原料C/N和工艺的问题,导致肥料生产现场氨气浓重、苍蝇乱飞,并且肥料总体上会损失氮元素、腐植酸含量也相对不高,不但影响工人身心健康,还会导致氮损失、工人辞职、来宾厌恶参观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目前一些糖厂的废糖蜜和酵母厂的废酵母液等,其腐植酸和总养分较高,是生产肥料的优良原料。因这些腐植酸本就具有较高的活性(本就可以作为生产含腐植酸水溶肥、有机水溶肥等肥料的主要原料),添加于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理论上可生产出高活性有机肥。食品厂废液与保氮物质相混合,也同时有部分氮、钾等养分被食品厂废液吸附,对减少肥料养分在土地里的流失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其同样存在生产现场氨气浓重、苍蝇乱飞,并且肥料总体上会损失氮元素、腐植酸含量也相对不高的问题。如何将生产厂家的废原料处理与改良土壤结合,是目前环保与农业结合所致力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发酵过程中氮素损失,解决氨气气味刺鼻,并提高肥料活性的利用食品厂废液和禽畜粪便制备保氮型活性有机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将原料混合后,调节水分至50~70%,碳氮比15~25:1,堆料准备发酵;b、在堆料表面覆盖一层保氮物料进行一次发酵,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次堆料翻堆后,若堆料总体水份低于45%时,补水并再翻堆,每次堆料翻堆后,在堆料上覆盖一层保氮物料;C、重复多次对堆料的搅拌、补水和翻堆,直至氨气味道减淡至没有刺激性,无需再覆盖保氮物料,继续发酵至堆料温度低于45°C,再次翻堆后,直接在物料表层补水使其表层有1cm厚度湿润即可; d、将湿润的堆料进行二次发酵,时间持续至少20天,即得保氮型活性有机肥。本专利技术步骤a中用自来水或井水调节混合后原料的水分,但不能用含盐的海水或海水倒灌入江的江水,或者类似的水,同理,稀释食品厂含腐植酸废液时,也是用自来水或井水稀释;用尿素、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来调节氮含量,用有机质含量大于70%的米糠、蘑菇渣或木糠来调节堆料的碳含量,氮元素和碳元素的调高或调低,即可使堆料的碳氮比在15~25:1之间。除此之外,也要考虑混合物料的总养分是多少,要保证所发酵出来的肥料符合行业标准,有机肥行业标准NY525-2012中明确为有机质≥45%,总养分≥5%。本专利技术中的保氮物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沸石粉、海泡石和活性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保氮物料的细度为30~150目,水分不高于10%,每次覆盖量为0.5~5Kg/立方堆料。本专利技术一次发酵过程中,每次堆料搅拌后补水用的原料为:将食品厂含腐植酸废液用水稀释至水分60~80%的补水液,该水不限于自来水或井水等,但不能用含盐的海水或海水倒灌入江的江水,或者类似的水。补水液在每次堆料搅拌前就调制好,每次边补水边翻堆或补水后再翻堆,然后再覆盖一层保氮物料,所谓一次发酵并不是单单的一次发酵,而是指肥料二次发酵(陈化)之前的发酵过程。本专利技术中一次发酵过程中,不是每次搅拌堆料均要补水,是在堆料搅拌后水分低于45%时才补水,每次堆料补水调节至堆料总体水分45~55%即可,以50%为优选。本专利技术中的水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含量。本专利技术二次发酵过程中,每5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后,稍微压实一下物料表层,二次发酵时间越长越好,但从经济效益来考虑,一般为20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肥料的过程中,解决了肥料发酵过程中氮素的相对过大损失,氨气等气味恶臭的问题,同时因为加入了含腐植酸的废液,腐植酸含量高,另一方面因为氮损失少,使用时,进入土地的氮含量高,所以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性。本专利技术将生产厂家废气产生、食品厂废液(严控废物)、一些有机肥原料提供厂家的废原料处理和改良土壤等问题综合解决,是环保与农业结合的典型。【【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将原料混合后,用自来水或井水调节水分至50~70用尿素、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和/或有机质含量大于70%的米糠、蘑菇渣、木糠中的一种调节碳氮比15~25:1,堆料准备发酵;b、在堆料表面覆盖一层保氮物料进行一次发酵,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次堆料翻堆后,若堆料总体水分低于45%时,用补水液补水至堆料总体水分为45~55%并再次翻堆,每次堆料翻堆后,在堆料上覆盖一层保氮物料;C、重复多次对堆料的搅拌、补水和翻堆,直至氨气味道减淡至没有刺激性,无需再覆盖保氮物料,继续发酵至堆料温度低于45°C,再次翻堆后,直接在物料表层用补水液补水使其表层有1cm厚度湿润即可;d、将湿润的堆料进行二次发酵,时间持续至少20天,即得保氮型活性有机肥。其中的保氮物料包括沸石粉、海泡石和活性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保氮物料的细度为30~150目,水分不高于10%,每次保氮物料的覆盖量为0.5~5Kg/立方堆料;其中的补水液为将食品厂含腐植酸废液用自来水或井水稀释至水分60~80%的废液。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a、将原料混合后,用自来水调节水分至50%,用尿素和/或有机质含量大于70%的米糠调节碳氮比15:1,堆料准备发酵;b、在堆料表面按0.5Kg/立方堆料覆盖一层保氮物料进行一次发酵,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次堆料翻堆后,用补水液补水至堆料总体水分为45%并翻堆,每次堆料翻堆后,在堆料上按0.5Kg/立方堆料覆盖一层保氮物料;C、重复多次对堆料的搅拌、补水和翻堆,直至氨气味道减淡至没有刺激性,无需再覆盖保氮物料,继续发酵至堆料温度低于45°C,再次翻堆后,直接在物料表层用补水液补水使其表层有1cm厚度湿润即可进行二次发酵;d、二次发酵过程中,每5天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后稍微压实堆料表层,20天后,即得保氮型活性有机肥。其中的保氮物料为细度30目,水分8%的沸石。实施例2:a、将原料混合后,用井水调节水分至60%,用碳酸铵和/或有机质含量75%的蘑菇渣调节碳氮比20:1,堆料准备发酵;b、在堆料表面按2Kg/立方堆料覆盖一层保氮物料进行一次发酵,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次堆料翻堆后,用补水液补水至堆料总体水分为50%并翻堆,每次堆料翻堆后,在堆料上按2Kg/立方堆料覆盖一层保氮物料;C、重复多次对堆料的搅拌、补水和翻堆,直至氨气味道减淡至没有刺激性,无需再覆盖保氮物料,继续发酵至堆料温度低于45°C,再次翻堆后,直接在物料表层用补水液补水使其表层有1cm厚度湿润即可进行二次发酵;d、二次发酵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食品厂废液和禽畜粪便制备保氮型活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将原料混合后,调节水分至50~70%,碳氮比15~25:1,堆料准备发酵;b、在堆料表面覆盖一层保氮物料进行一次发酵,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次堆料翻堆后,若堆料总体水分低于45%时,补水并再翻堆,每次堆料翻堆后,在堆料上覆盖一层保氮物料;c、重复多次对堆料的搅拌、补水和翻堆,直至氨气味道减淡至没有刺激性,无需再覆盖保氮物料,继续发酵至堆料温度低于45℃,再次翻堆后,直接在物料表层补水使其表层有10cm厚度湿润即可;d、将湿润的堆料进行二次发酵,时间持续至少20天,即得保氮型活性有机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敏锐刘付东曾凡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巴斯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