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025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雕塑品的凹面上载有真实物体的负像,其一些特征的高与宽、长与宽、及深与宽之比是1.3∶1。在光照之下,一个活动观赏者观察本雕塑品,将引起一种动态三维视觉效果,也即雕塑品显示的图案会朝观赏人移动的方向移动。制作本雕塑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逼真的雕塑模具的复制品;然后,制作第一个载有负像的藻酸盐石膏模具;接着再用第一模具加工出第二个载有正像的藻酸盐石膏模具;然后用第二模具模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雕塑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雕塑品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雕塑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映物体凹凸负像(reliefnegatiye impression)的雕塑品的制作方法。在光源对雕塑品照射之下,当观赏者动态地欣赏时,雕塑品的面部特征便出现一种虚幻的跟随观赏者运动的三维视觉效果。雕塑涉及到能体现物体与空间关系的形体艺术。雕塑品通常采用硬质材料,诸如石头、金属、粘土、塑料或木头等,经过雕刻、削凿等制作工序完成。传统的原始雕塑本身就是艺术品,它是静态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赏。观赏者从作品周围不同角度观赏,便可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然而,尽管观赏者是动态地观赏,作品本身却依然保持静止状态,对于观赏者来讲,作品的相对位置并不产生异常的视觉效果,作品依然处于静止状态。用印模制作的雕塑品与母品一模一样,其大小尺寸、比例均与母品相吻合。为了追求新颖与独创性,就得不断寻求新型的雕塑临摹对象。在寻求过程中,新颖、独创、刺激便成为寻求的主要目的。在形形色色的新造型中,人们对那些能产生视错觉效果的造型尤其感兴趣。一种有趣的视错觉就是三维图象的构成,或由平面陈列所产生的视错觉或幻觉。为了使平面陈列品产生三维视错觉图象,人们曾使用过特殊的眼罩或眼镜,人们还想到了使用立体视觉装置,并开发了计算机程序,在屏幕上显示大大小小的三维立体图象。同样,使图象产生动态视错觉效果一直还是一种设想。利用投影技术把图象投射-->在戏台幕布上,或利用动画技术拍摄电影,能让人们得到物体的动态视觉效果,但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动态效果,这是前所未有的。艺术从来就是追求新颖和与众不同。同样重要的是,录求一种完善的技术,使艺术品能多次复制,给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生产方法。总体来讲,这样一种受人欢迎的雕塑品复制方法要求使用浇注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原雕塑品上做出模子,然后再用模子复制雕塑品。通常,现成的模子只能使用一次,只能复制一件雕塑品。该技术成本高,经济效益有限。因而人们更渴望专利技术可以制作多次性使用的模具技术,尤其是,这种模具不仅可以复制,而且可以批量生产。过去的一些艺术品复制方法或浇注方法一直很繁琐,工艺技术要求高。这种工艺要求对精雕细刻的雕刻模型做石膏模。由于原始的雕塑模型结构复杂,轮廓鲜明,雕刻细腻,以往的工艺要求用石膏、粘土之类的材料制成模壳(其比例关系的准确性要求与真人面孔相应部位的比例关系一致),模壳与模型之间要稍有空隙。空隙中注入明胶之类的凝胶物,待其凝固后。将石膏模壳切成儿半儿或小块儿,从原雕塑模型上取下。要将整个凝固的模子从雕塑模型上取下,需要切成很多小块。由于有些部位易碎,所以,这个过程是很费时间的。石膏片取下后应拼接起来,使其里侧结构与原模型相吻合。粘接完毕后,将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注入拼接后内有凝胶物为衬里的石膏模壳内,并使它硬化,然后将石膏模壳拿掉,并清除凝胶模片,-->里面的便是复制的石膏模型。然而,如上所述,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只能制作一个模具,在制作一个复制品后,模具就被毁掉了。在埃尔伯根(Elbogen)的美国专利No.1,902,627中描述了一种制作浇注模具的方法,包括在已雕好的粘土雕塑品上涂上乳胶。已公开的一种方法是这样的:用涂、淋、喷等方法将乳胶反复地施于粘土模具上,经多次涂抹,待外层变干,然后从粘土模型上揭下来。熟石膏混合物涂在乳胶模型上使其经久耐用。该专利还提出在施于粘土模型上的液态乳胶达到一定厚度时,要撒上熟石膏,并使其半凝固。将下层的湿的乳胶模壳上的水去掉,然后再将整个模型喷上乳胶并再撒上熟石膏。在制作这种多层薄片模具的过程中,多次使用不同比例的乳胶与熟石膏,并使其凝固,这样形成的模具其制作过程冗长、繁琐、费时,况且为保持其表面的光洁度,还得去除气泡。其制作过程非常费时。美国专利No.1,902,627没有能利用完全的乳胶熟石膏制成一种可体现雕塑品凸凹图案的铸模,这种铸模可被进一步用于生产能体现粘土模型正或反像的模具,并用这种模具来制作类似的模具,再用这种模具生产体现负像的铸模复制品。约翰逊等人的美国专利No.4,397,701提供了一种制作面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浇注材料来制作与面部结构有差异的面具。将几条渗有热石膏的沙布包在浇注材料上凉干,然后取掉面模。在未干之前,沙布层应摆出与面具外部特征轮廓相符的变异形状。本面具产品是约翰逊等人专利技术的产物,但作为铸模它并不理想。约翰逊等人的专利技术中没有谈及是否可以利用面具产品来制作能反复用来生产多个模型的母模之类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雕塑品在受光照射下,能让观赏者产生一种显现真实对象三维形象的视觉效果,所述雕塑品的特征是具有一模制体结构,该结构具有一凹腔,凹腔的内表面上载有代表所述真实对象物的负像,所述负像所选用的比例与真实对象的比例是不同的,并且其选定的特征具有与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应选定特征的比例关系的比例关系,当观赏者借助光源对其观察时,就会产生虚幻的三维视错觉,当观赏者移动而同时观察所述雕塑品时,所述选定特征似乎沿与观察者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作这种雕塑品的方法,该雕塑品能产生真实物体的三维虚幻视错觉,并且其选定的特征在灯光照射下观察时随观察者的移动而移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具有选定特征的物体的负像,其结构比例与真实物体相比变型;限定一第一模型;用所生成的第一模型形成具有所述比例变型的正像,从而形成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母型;以及用所述母型浇注所述雕塑品。下面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雕塑品的前视图;图2是为沿图1中2—2线所截取的从箭头所示方向看过去的雕塑品的截面放大图;图3是体现本专利技术雕塑品的透视图,从所述雕塑品的左侧观察所得;图4是体现本专利技术雕塑品的透视图,从所述雕塑品的右侧观察所得;图5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雕塑品的轮廓的示意图,示出面部特征的深度,这种深度为经验测量值,其尺寸比例对作为本专利技术雕塑品-->的具实物体或对象的特征作了修正;图5B为真实物体或对象的轮廓示意图,示出经验深度测量值,说明其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雕塑品的修正的尺寸比例相比的1∶1的尺寸比例,并说明当考虑到其所支承的负像时的面部特征的相应厚度;图6是说明雕塑品的视觉完美程度与所雕对象的长宽比的关系的示意曲线图;图7为示出雕塑品的水:熟石膏比例与熟石膏浇注混合物的粘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说明使当通过光源观察雕塑品时获得完美的视错觉效果的所述浇注材料的最佳粘度;图8是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成的母模的一半的前透视图,这个母模被用来制作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雕塑品;图9是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成的完整母模的透视图,包括用于形成朝向井孔开口的底座的部分;图10是在没有光源的情况下,从左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雕塑品的透视图;图11是在没有光源的情况下,从右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雕塑品的透视图。参看图1和图2,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雕塑品包括一模制体10,具有一底座12,一框架部分14,以及一个正面向外敞开的凹面体16。凹面体16有一个体现面部特征负像且向内凹进的粗造造形18,且与原雕塑对象成一定比例,还包括头部20、头发22、前额或眉毛24、眉毛构造26,眼睛构造28、鼻子30、嘴部构造32(包括唇34和36)、下巴38、颈部40以及领子42的前视图。本实施例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真实对象的雕塑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具有一个向外敞开的凹形体(16),所述凹形体16具有一内表面,其上载有代表所述对象的负像,所述负像为以选定比例修正的方式表示所述真实对象的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的某些选定的面部特征的尺寸比例与真实物体相对应特征的尺寸比例不同;当观察者观看雕塑品时,借助光源,本雕塑品能给人一种体现所述真实物体的虚幻三维视错觉效果,当观察者借助光源在运动中观察所述雕塑品时,所述选定的面部特征似乎也会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1994-11-22 343112;US 1995-5-1 4319091.一种显示真实对象的雕塑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具有一个向外敞开的凹形体(16),所述凹形体16具有一内表面,其上载有代表所述对象的负像,所述负像为以选定比例修正的方式表示所述真实对象的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的某些选定的面部特征的尺寸比例与真实物体相对应特征的尺寸比例不同;当观察者观看雕塑品时,借助光源,本雕塑品能给人一种体现所述真实物体的虚幻三维视错觉效果,当观察者借助光源在运动中观察所述雕塑品时,所述选定的面部特征似乎也会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的雕塑品,其特征为:所述主体是由一个底座(12)、一个直立的框架(14)构成,所述凹形体1 6具有内后壁(60)和侧壁(54、56),所述负像(18)就反映在所述内后壁和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的雕塑品,其特征为:所述主体(10)包括所述由内后壁(60)和侧壁(54、56)构成的凹形体、一个平面搁板(48)和一个底座(12),所述底座(12)有一个毗连所述搁板(48)顶部敞开的井孔(44),搁板延伸至所述井孔,而所述底座内壁还有一个反射面(72)以及固定在所述井孔中的光源,用来照亮所述负像(18)。4.根据权利要求3的雕塑品,其特征为:所述底座中形成有一个通向井孔(44)的通道(62),内有光源(灯泡)(66),灯泡座(68)以穿过通道(62)连接灯泡座(68)和外面电源(70)的导线。5.根据权利要求1的雕塑品,其特征为:所述负像(18)表现为面部特征,一些选定的面部特征(22,24,26,28,30,32,34,36,38,40)的宽与高,宽与深,长与宽及高与深的比例均是真实物体相应特征的0.6到1.8倍,而真实物体面部特征的比例是1∶1。6.根据权利要求5的雕塑品,其特征为:所述选定的面部特征尺寸比例是1.3∶1。7.根据权利要求5的雕塑品,其特征为:某些面部特征的尺寸比例与真实物体相对应面部特征的尺寸比例相比有所夸张。8.根据权利要求1的雕塑品,其特征为:与真实物体相比,所述负像(18)产生了变形,但在光照下,它似乎与真实物体一模一样。9.根据权利要求1的雕塑品,其特征为:由隆起部位,凹陷部位,深深浅浅的槽沟部位弯曲部位和粗糙表面构成的所述选定特征以变化的深度和位置构成了真实物体的反像,凹形图案的深度直接与所述部位的外凸程度有关,而表面的凸起程度又与所述部位的凹陷深度直接相关,因而构成所述负像的造型,负像所表示的所述选定的面部特征与真实物体相对应面部特征相比,如果后者的比例是1∶1,那么前者的比例应在0.6到1.8间。10.根据权利要求9的雕塑品,其特征为:如果真实模形的比例是1∶1,那么所述雕塑品的选定的面部特征的比例是1.3∶1。11.一种制作雕塑品的方法,该雕塑品借助光源能给人一种体现真实物体形象的三维视觉效果,其选定特征部位似乎跟随观赏者运动而运动,该方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制作一个体现真实物体特征的原始雕塑品,其选定特征的比例与真实物体的相对应的特征的比例大;用这个原始雕塑品制出有负像的第一个模型,其方法是,将凝胶涂于原始雕塑品的表面,待这个涂层凝固后,在它的表面至少涂一层含石膏的物质,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雅乌
申请(专利权)人:照明及图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