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吉力专利>正文

自动便签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94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办公用品领域,是一种自动便签盒,是针对现有便签盒功能单一,便签纸取用不便的而设计的。该便签盒的盒体分为前、后空腔;前空腔为便签槽,放置便签纸;后空腔笔槽,放入笔。其设计要点是盒盖与盒体的后空腔连接,笔座的一端与盒盖连接,托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笔座连接,连接处设有扭簧;托杆的另一端置于盒体前空腔,端部设有摩擦圈,翻盖的一端与盒体的前空腔连接,盒盖与盒体扣合,扣合处设有空隙,托杆带动摩擦圈向外将便签纸从翻盖与盒体扣合的间隙处推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有效地存储便签纸,减少了便签纸的浪费,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便签存取。(*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办公用品领域,是一种自动便签盒
技术介绍
由于便签纸的纸张小,取阅方便,纸张浪费小,容易携带和存放,广泛地用于办公室人员及家庭等场所快速记录和留言。为了取用方便,便签纸一般通过便签盒储存。现有市场上销售的便签盒产品很多,大多数便签盒外形设计美观,材质做工精良。但是,相当一部分的便签盒没有盒盖,只是具有便签纸存储功能,通过手工取用。取用时容易造成纸张粘连,纸张错乱等状况,其技术含量较低,取用较为不便,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的一种自动便签盒,使其能解决现有便签盒功能单一,便签纸取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便签盒,该便签盒的盒体分为前、后空腔;前空腔为便签槽,放置便签纸;后空腔笔槽,放入笔。其设计要点是盒盖与盒体的后空腔连接,笔座的一端与盒盖连接,托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笔座连接,连接处设有扭簧;托杆的另一端置于盒体前空腔,端部设有摩擦圈,翻盖的一端与盒体的前空腔连接,盒盖与盒体扣合,扣合处设有空隙。笔放入笔座,笔座作扇形转动,带动托杆向后移动,摩擦圈压紧便签纸;从笔座中拿走笔,笔座通过扭簧弹力作用将托杆推出,推杆带动摩擦圈向前移动,便签纸被推出盒体。所述的盒盖设有插笔孔。笔插入笔座,通过插拔笔,带动托杆前后移动。所述的笔座的一端通过固定片连接盒盖,盒盖由螺丝连接盒体。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地存储便签纸,减少了便签纸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便签存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立体图。-->以上附图中序号及名称:1、盒盖,2、翻盖,3、盒体,4、笔座,5、固定片,6、扭簧,7、销轴,8、托杆,9、摩擦圈,10、螺丝。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例。打开翻盖2,微微抬起托杆8,将便签纸放入托杆下部的盒体3内,关上翻盖。将笔插入盒盖1的插笔孔,笔座4受力向下转动,带动托杆8下后移动,摩擦圈9压紧便签纸,笔固定于盒盖上。需要书写便签时,拔出插于盒盖的笔,扭簧6套入销轴7,托杆受扭簧弹力的作用,托杆带动摩擦圈向外将便签纸从翻盖与盒体扣合的间隙处推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便签盒,该便签盒的盒体(3)分为前、后空腔;前空腔为便签槽,放置便签纸;后空腔笔槽,放入笔;其特征在于盒盖(1)与盒体(3)的后空腔连接,笔座(4)的一端与盒盖连接,托杆(8)的一端通过销轴(7)与笔座连接,连接处设有扭簧(6);托杆的另一端置于盒体前空腔,端部设有摩擦圈(9),翻盖(2)的一端与盒体的前空腔连接,盒盖与盒体扣合,扣合处设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便签盒,该便签盒的盒体(3)分为前、后空腔;前空腔为便签槽,放置便签纸;后空腔笔槽,放入笔;其特征在于盒盖(1)与盒体(3)的后空腔连接,笔座(4)的一端与盒盖连接,托杆(8)的一端通过销轴(7)与笔座连接,连接处设有扭簧(6);托杆的另一端置于盒体前空腔,端部设有摩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吉力
申请(专利权)人:黄吉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