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695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包括机架和中空的鼓体,所述鼓体两端分别设有大齿轮和付盘,所述机架上设有连接大齿轮的减速机构,所述大齿轮连接第一转轴,所述付盘连接第二转轴,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轴承座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内沿轴心设有通孔且第一转轴与大齿轮相连的一端连通鼓体内腔,所述通孔中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一转轴连通转鼓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组件,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穿过密封组件伸入转鼓内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时的检测处理液,同时能够收集转鼓泄漏的处理液,防止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鼓,尤其是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技术背景制革过程中生皮在转鼓中翻转进行洗皮、浸酸、鞣制、染色等工艺,转鼓中的处理液温度和浓度是影响工艺质量的主要因素,传统转鼓无法实现对处理液实时的检测,因此对处理液的加温和加料都不够合理。转鼓中的处理液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制剂以及重金属物质,处理意外泄漏将会污染环境,危害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能够实时的检测处理液,同时能够收集转鼓泄漏的处理液,防止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包括机架和中空的鼓体,所述鼓体两端分别设有大齿轮和付盘,所述机架上设有连接大齿轮的减速机构,所述大齿轮连接第一转轴,所述付盘连接第二转轴,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轴承座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内沿轴心设有通孔且第一转轴与大齿轮相连的一端连通鼓体内腔,所述通孔中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一转轴连通转鼓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组件,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穿过密封组件伸入转鼓内腔中,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伸入鼓体内腔的一端分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包括机架(1)和中空的鼓体(2),所述鼓体两端分别设有大齿轮(201)和付盘(202),所述机架上设有连接大齿轮的减速机构(101),所述大齿轮连接第一转轴(3),所述付盘连接第二转轴(4),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5),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轴承座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内沿轴心设有通孔(301)且第一转轴与大齿轮相连的一端连通鼓体内腔,所述通孔中设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所述第一转轴连通转鼓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组件(302),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穿过密封组件伸入转鼓内腔中,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伸入鼓体内腔的一端分别连接导水管(8),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防漏型转鼓,包括机架(1)和中空的鼓体(2),所述鼓体两端分别设有大齿轮(201)和付盘(202),所述机架上设有连接大齿轮的减速机构(101),所述大齿轮连接第一转轴(3),所述付盘连接第二转轴(4),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轴承座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内沿轴心设有通孔(301)且第一转轴与大齿轮相连的一端连通鼓体内腔,所述通孔中设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所述第一转轴连通转鼓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组件(302),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穿过密封组件伸入转鼓内腔中,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伸入鼓体内腔的一端分别连接导水管(8),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与阀门(9)联通,所述阀门通过支杆(102)与机架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连通管腔的储水桶(10),所述鼓体下方设有防漏槽(11),所述防漏槽朝向鼓体外表面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11a),所述弧形凹槽沿鼓体周向设置且弧形凹槽两侧的开口高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祖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远华皮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