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127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其是由电路板及连接器所组成,电路板具有顶面、底面及一镂空部,该镂空部贯穿于顶面及底面,顶面上设有多个焊接点,该些焊接点位于镂空部的任一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对应于镂空部设置且突出于电路板的底面,绝缘本体设有一插入口,该插入口与该些焊接点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不同侧,每个导电端子具有一对接部及一接脚部,该对接部延伸至插入口内,该接脚部延伸至顶面上且焊接固定于焊接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其是由电路板及连接器所组成,电路板具有顶面、底面及一镂空部,该镂空部贯穿于顶面及底面,顶面上设有多个焊接点,该些焊接点位于镂空部的任一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对应于镂空部设置且突出于电路板的底面,绝缘本体设有一插入口,该插入口与该些焊接点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不同侧,每个导电端子具有一对接部及一接脚部,该对接部延伸至插入口内,该接脚部延伸至顶面上且焊接固定于焊接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尤指一种可减少回焊制程以降低生产 成本的连接器组合结构。 连接器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科技产品多以轻薄多功能为设计前提,因此产品内部可提供给各元件组装的 空间越来越小,有鉴于此,用于连接各元件或外部设备的排线连接器几经改良,使连接器本 体固设于应用端产品内的电路板上,而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可以单独插入连接器本 体达到电性连接的作用,如此可减少传统连接器以接头对接头所需的使用空间。 前述的排线连接器例如是一种掀盖式连接器,其主要包括有一掀盖、一绝缘本体 及多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内装设有导电端子,其一端是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其另一端则 用以与插入绝缘本体的开口内的排线接触形成电性导通,然后使用者可利用掀盖的开启或 闭合的操作来使得排线达到插设固定或松开脱离连接器的目的。 然而,为了让排线插入组装与固定时的操作方便,以及避免排线占据到其它电子 元件的设置空间,因此现今的作法都是将排线连接器与其它电子元件分别焊接固定于电 路板的上下表面,如此结构设计就可使得插入排线的操作方便且能避免占到元件的使用空 间。但是此种布局设计的电路板就一定必需要经过二次回焊制程,才可将排线连接器与其 它电子元件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因此无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故不能够满足客户低成本 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排线连接器,其与各种电子元件分别焊接固定于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如此 结构设计必需要经过二次回焊制程,才可将排线连接器与其它电子元件焊接固定于电路板 上,因此导致无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不能满足客户低成本要求的问题。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包括有一电路板及一连接器,该电路板具 有一顶面及相对于顶面设置的一底面,且电路板设有一镂空部,该镂空部贯穿于顶面及底 面,顶面上设有多个焊接点,该些焊接点位于镂空部的任一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多 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对应于镂空部设置且突出于电路板的底面,绝缘本体设有一插入 口,该插入口与该些焊接点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不同侧,每个导电端子具有一对接部及一接 脚部,该对接部延伸至插入口内,该接脚部延伸至顶面上且焊接固定于焊接点。 本技术所提供连接器组合结构,其是利用在电路板上设有一镂空部,并且将 连接器对应于镂空部设置,以使绝缘本体的插入口与电路板的焊接点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不 同侧,如此结构设计仅需要经过一次回焊制程就可将连接器与其它电子元件同时焊接固定 于电路板上,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满足客户的低成本的要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连接器组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组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连接器组合结构于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连接器组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另一连接器组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另一连接器组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连接器组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连接器组合结构 2电路板 21 顶面 211焊接点 22 底面 23镂空部 3连接器 31绝缘本体 311 插入口 312 长边 313 短边 32导电端子 321对接部 322接脚部 33 掀盖 4连接器组合结构 5电路板 51 顶面 511焊接点 512 焊垫 52 底面 53镂空部 6连接器 61绝缘本体 611 插入口 62导电端子 621对接部 622接脚部 63 掀盖 64 垫片 S短边尺寸 L 长度 W宽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 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 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 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 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 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 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为本技术电连接器遮蔽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该连接器组合结构1 包括有一电路板2及设置于电路板2上的一连接器3,此连接器3是用来电性连接一排线或 一软板(未绘不)。 电路板2具有一顶面21及相对于顶面21设置的一底面22,且电路板2设有一镂 空部23,该镂空部23贯穿于顶面21及底面22,顶面21上设有多个焊接点211,该些焊接点 211分别位于镂空部23的相对两侧。 连接器3包括一绝缘本体31、多个导电端子32及一掀盖33,该绝缘本体31对应 于镂空部23设置且突出于电路板2的底面22,绝缘本体31设有一可供排线插设的插入口 311,此插入口 311与该些焊接点211分别位于电路板2的不同侧,插入口 311较邻近于底 面22,亦即顶面21较底面22远离于插入口 311。多个导电端子32组装于绝缘本体31,每 个导电端子32具有一对接部321及一接脚部322,该对接部321延伸至插入口 311内,该接 脚部322延伸至顶面21上且焊接固定于焊接点211。掀盖33枢设于绝缘本体31上,其可 转动至开启位置或闭合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镂空部23的尺寸大于绝缘本体31的尺寸,当连接器3由上往下组 装于电路板2时,如图1所示,绝缘本体31可从顶面21经由镂空部23穿过电路板2而突 出于底面22,如此以使插入口 311与焊接点211分别位于电路板2的不同侧。接脚部322 水平延伸突出于绝缘本体31,该绝缘本体31的尺寸加上接脚部322的长度大于镂空部23 的尺寸,如此以使接脚部322可顺利放置于顶面21上而不会穿过电路板2至另一侧,并且 可以电性接触于焊接点211。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路板2的顶面21上通常还会设有其他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 极管(未绘示)等,此些发光二极管的焊接部也是设置于顶面21上,亦即在本实施例中,连 接器3的接脚部322与焊接点211及发光二极管的焊接部全都设置于电路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一顶面及相对于该顶面设置的一底面,且该电路板设有一镂空部,该镂空部贯穿于该顶面及该底面,该顶面上设有多个焊接点,该些焊接点位于该镂空部的任一侧;以及;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对应于该镂空部设置且突出于该电路板的该底面,该绝缘本体设有一插入口,该插入口与该些焊接点分别位于该电路板的不同侧,每个该导电端子具有一对接部及一接脚部,该对接部延伸至该插入口内,该接脚部延伸至该顶面上且焊接固定于该焊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淳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