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丽青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075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包括气体罐、气体处理装置、助推器、食物盛放器和食物流出管。气体罐通过导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和助推器的腔室相连,食物盛放器上设有食物投放管,食物盛放器底部设有食物流出管,食物流出管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可变形弯曲的隔板,食物流出管与病人身体上的鼻饲管或胃饲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分保证了流质食物的质量,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控制,并且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流质食品输送,通过控制助推器的作用控制流质食物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包括气体罐、气体处理装置、助推器、食物盛放器和食物流出管。气体罐通过导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和助推器的腔室相连,食物盛放器上设有食物投放管,食物盛放器底部设有食物流出管,食物流出管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可变形弯曲的隔板,食物流出管与病人身体上的鼻饲管或胃饲管相连。本技术提供的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分保证了流质食物的质量,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同时本技术易于控制,并且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流质食品输送,通过控制助推器的作用控制流质食物的移动。【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 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 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 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 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 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 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 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当消化道发生疾病,人体都很难摄取食物,目前,临床上只有采取静脉输入的方式 解决,静脉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对人体所需养分供应远远不足,并且增加了病人的开支。临 床上消化科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及喂水的主要通道,是鼻饲和胃饲,一般需要1-2小时鼻饲 一次,每次操作耗费护理人员的较长时间,特别是值班期间,如有鼻饲和胃饲病人,就可能 会影响对其它病人的处理,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医院消化内科给重症卧床病人进 行鼻饲或胃饲进食时,采用注射器给病人推流质食物,操作麻烦,费时费力。有的利用空气 压力将流质食物注入患者体内,由于重症患者食物流速比较慢,食物与空气接触时间长了 容易变质,容易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 可以实现自动、定量、安全卫生的将食物注入病患体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包括气体罐、气体处理装 置、助推器、食物盛放器和食物流出管。 气体罐通过导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和助推器的腔室相连,助推器的腔室内依次设 有活塞、推杆和推杆动力器,导气管上设有阀门。 助推器和食物盛放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连接阀门,助推器和食物盛放器通过连接 阀门可拆卸式连接,助推器的腔室上设有用于清洗食物盛放器的进水口,食物盛放器上设 有食物投放管。 食物盛放器底部设有食物流出管,食物流出管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可变形弯曲的隔 板,食物流出管与病人身体上的鼻饲管或胃饲管相连。可变形弯曲的隔板设计可以起到阻 隔流质食物自动下滑的情况,只有当助推器工作时,流质食物在气体的推动下在食物流出 管中流动,可变形弯曲的隔板向下弯曲,食物流出管中间形成一个食物流动的空间。这样可 防止流质食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不利于控制食物的进入量。 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由气体灭菌装置和气体过滤装置组成,气体灭菌装置数量为 2个,气体过滤装置为1个,气体过滤装置位于2个气体灭菌装置的中间。 气体灭菌装置的构造为:中间为气体管道,气体管道的上下分别设有微波发射器 和紫外光发射器。本技术将气体消毒灭菌,在气体接触食物时不会造成食物的变质。优 选的,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的数量分别为1-3根和1-3根。更进一步的,微波发射器 和紫外光发射器的数量分别为2根和2根。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的根数根据需要设 置,数量越多效果越好,为了平衡仪器成本和灭菌效果,数量各设为2根可达到最佳效果。 优选的,气体管道设计成弯曲螺旋结构。 气体过滤装置的构造为:中间为气体管道,根据气流方向依次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氯化钙吸附层和硅藻土吸附层。气体过滤装置可以去除气体中含有的细小颗粒物质,确保 在气体和食物接触时不会污染食物。 本技术中助推器和食物盛放器之间可增设一个转子流量计,转子流量计通过 气体连接阀门与助推器连接。转子流量计可以准确的看出流出的气体和液体的流量情况。 优选的,本技术中的食物盛放器为夹层结构,包括内桶和保温外壁,括内桶和 保温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食物灭菌装置。食物灭菌装置为微波发射器或紫 外光发射器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为增大食物和灭菌装置的接触面积,增强灭菌效果,内桶壁为弯曲的结 构。内桶壁的材料选择容易透过微波或者紫外光的材料。 优选的,本技术中食物流出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和食物流出管 中的隔板作用相同。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分保证了 流质食物的质量,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同时本技术易于控制,并且方便医护 人员对患者进行流质食品输送,通过控制助推器的作用控制流质食物的移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气体灭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气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食物流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食物盛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体罐、2气体处理装置、3导气管、4助推器、5腔室、6活塞、7推杆、8推杆 动力器、9进水口、10气体连接阀门、11转子流量计、12连接阀门、13内桶、14食物投放管、 15保温外壁、16空腔、17食物灭菌装置、18食物流出管、19隔板、20流量调节器、21气体灭 菌装置、22气体过滤装置、23微波发射器、24紫外光发射器、25活性炭吸附层、26氯化钙吸 附层、27硅藻土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_4、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包括气体 罐、气体处理装置、助推器、食物盛放器和食物流出管。 气体罐通过导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和助推器的腔室相连,助推器的腔室内依次设 有活塞、推杆和推杆动力器,导气管上设有阀门。 助推器和食物盛放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连接阀门,助推器和食物盛放器通过连接 阀门可拆卸式连接,助推器的腔室上设有用于清洗食物盛放器的进水口,食物盛放器上设 有食物投放管。 食物盛放器底部设有食物流出管,食物流出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消化道病人使用的进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罐、气体处理装置、助推器、食物盛放器和食物流出管;气体罐通过导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和助推器的腔室相连,助推器的腔室内依次设有活塞、推杆和推杆动力器,导气管上设有阀门;助推器和食物盛放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连接阀门,助推器和食物盛放器通过连接阀门可拆卸式连接,助推器的腔室上设有用于清洗食物盛放器的进水口,食物盛放器上设有食物投放管;食物盛放器底部设有食物流出管,食物流出管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可变形弯曲的隔板,食物流出管与病人身体上的鼻饲管或胃饲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青薛莉
申请(专利权)人:范丽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