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海英专利>正文

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064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是一种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包括外套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套体内并能在所述外套体内进行移动的推杆;外套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对应的第二端,外套体第一端的端部设有针座;所述外套体的第一端设置若干与外套体内的管腔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固定覆盖有阻水透气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实现人工抽取药液并在推注药液时将药液中的空气自动排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是一种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的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包括外套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套体内并能在所述外套体内进行移动的推杆;外套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对应的第二端,外套体第一端的端部设有针座;所述外套体的第一端设置若干与外套体内的管腔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固定覆盖有阻水透气膜。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实现人工抽取药液并在推注药液时将药液中的空气自动排出,安全可靠。【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是一种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的技 术领域。 针筒自排气注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各种型式医用注射器机器预充灌注时因灌注不足或通过人工吸注药 液时吸取过度,是针筒内出现气体残余,使用前必须执行排出气体程序,否则,存在将气体 注入人体的风险。排出气体时必须缓慢而谨慎,否则常因用力过度使部分药液被排出,造成 浪费或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针筒自排气注射器, 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实现机器灌装或人工抽取药液后,无需专门动作可将注射器外套 筒中的空气自排气,不会造成任何药液浪费和污染,安全可靠。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包括外套体以及安装 于所述外套体内并能在所述外套体内进行移动的推杆;外套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 端对应的第二端,外套体第一端的端部设有针座;所述外套体的第一端设置若干与外套体 内的管腔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固定覆盖有阻水透气膜。 所述阻水透气膜上设有能撕裂的保护层。 所述推杆位于外套体内的端部设有固塞环,推杆通过固塞环安装有活塞体,所述 活塞体与外套体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外套体的第一端通过针座安装有针管。 所述外套体的第二端端部设有定位块,推杆位于外套体外的端部设有推杆柄。 本技术的优点:通过外套体上设置透气孔以及阻水透气膜,利用阻水透气膜 的作用,能将外套体内药液中的空气在注射器的使用操作过程排出,简化了现有注射器注 射药液前需缓慢谨慎的排出针筒内气体的程序;利用保护层能对阻水透气膜进行覆盖遮 挡,在注射器不使用时,通过保护层对阻水透气膜以及药液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人工抽取 药液时由于保护层能对阻水透气膜进行覆盖遮挡避免大量气体进入外套体内,使药液可以 被吸入外套体内。本技术可以适用于预灌封注射器,也适用于普通肌肉注射和其他医 用注射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1-外套体、2-推杆、3-定位块、4-推杆柄、5-固塞环、6-活塞体、7-阻 水透气膜、8-保护层、9-针管以及10-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实现注射器中空气的排出,简化现有注射器的排气操作程序, 本技术包括外套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套体1内并能在所述外套体1内进行移动的推 杆2 ;外套体1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对应的第二端,外套体1第一端的端部设有针 座9 ;所述外套体1的第一端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固定覆盖有阻水透气膜7。 具体地,外套体1上的透气孔邻近针座9,外套体1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透气孔, 所述透气孔贯通外套体1,外套体1内空气能通过透气孔逸出。在外套体1的内壁或外壁上 设置阻水透气膜7,所述阻水透气膜7覆盖遮挡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阻水透气膜7上设有保护层8,保护层8为能撕裂的密封膜或单向 阻气密封膜。本技术实施例中,阻水透气膜7以及保护层8均进行抗菌处理,以达到医 疗使用的要求。 当保护层8为能撕裂的密封膜时,抽取药液前保留保护层8,由于保护层8对阻水 透气膜7的密封作用,气体不会经阻水透气膜7以及透气孔进入外套体1,但少量气体经由 针管9和针座10进入外套体1内。使用时,仅需撕裂保护层8,无需程序化的缓慢谨慎的排 气操作程序。在推杆2推动外套体1内的药液时,药液压力大于大气压,当药液内的气体到 达外套体1上部的阻水透气膜7区域时,利用阻水透气膜7对空气的通过性,外套体1内的 空气可以通过外套体1端部的阻水透气膜7以及透气孔排出外套体1外;同时利用阻水透 气膜7对水的阻挡性,外套体1内药液不会通过阻水透气膜7以及透气孔流出。 当保护层8为单向阻气密封膜时,抽取药液时由于保护层8的单向阻气密封膜对 阻水透气膜7的单向密封作用,气体不会经阻水透气膜7以及透气孔进入外套体1,但少量 气体经由针管9和针座10进入外套体1内。药液使用时,无需程序化的缓慢谨慎的排气操 作程序。在推杆2推动外套体1内的药液时,药液压力大于大气压,当药液内的气体到达外 套体1上部的阻水透气膜7区域时,保护层8的单向阻气密封膜对阻水透气膜7的单向密 封作用消失,阻水透气膜7为开放状态,利用阻水透气膜7对空气的通过性,外套体1内的 空气可以通过外套体1上部的阻水透气膜7以及透气孔排出外套体1外;同时利用阻水透 气膜7对水的阻挡性,外套体1内药液不会通过阻水透气膜7以及透气孔逸出。 所述推杆2位于外套体1内的端部设有固塞环5,推杆2通过固塞环5安装有活塞 体6,所述活塞体6与外套体1的内壁相接触。活塞体6的形状与外套体1的形状相匹配, 活塞体6与外套体1间紧密接触,通过活塞体6能实现对外套体1内药液的有效密封,当通 过推杆2推动活塞体6在外套体1内运动是,能通过活塞体6向药液施加作用力,以将外套 体1内的药液进行注射或推出。 所述外套体1的第一端通过针座9安装有针管10。所述外套体1的第二端端部设 有定位块3,推杆2位于外套体1外的端部设有推杆柄4。当针座9上安装针管10后,通过 针管10能进行所需的静脉注射或其他注射操作。外套体1端部的定位块3以及推杆2端 部的推杆柄4能方便实施对推杆2的推拉操作。 综上,本技术的注射器也可用于预灌装注射器,当为预灌装注射器时,仅仅是 将药液预先装在外套体1内,注射器对预灌装注射器内空气的排出操作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本技术通过外套体1上设置透气孔以及阻水透气膜7,利用阻水透气膜7的作 用,能将外套体1内药液中的空气在注射器的使用操作过程排出,简化了现有注射器注射 药液前需缓慢谨慎的排出针筒内气体的程序;利用保护层8能对阻水透气膜7进行覆盖遮 挡,在注射器不使用时,通过保护层8对阻水透气膜7以及药液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人工抽 取药液时由于保护层8能对阻水透气膜进行覆盖遮挡避免大量气体进入外套体1内,使药 液可以被吸入外套体1内。本技术可以适用于预灌封注射器,也适用于普通肌肉注射 和其他医用注射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 一种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包括外套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套体(1)内并能在所述 外套体(1)内进行移动的推杆(2);外套体(1)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对应的第二 端,外套体(1)第一端的端部设有针座(9);其特征是:所述外套体(1)的第一端设置若干与 外套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筒自排气注射器,包括外套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套体(1)内并能在所述外套体(1)内进行移动的推杆(2);外套体(1)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对应的第二端,外套体(1)第一端的端部设有针座(9);其特征是:所述外套体(1)的第一端设置若干与外套体(1)内的管腔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固定覆盖有阻水透气膜(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英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徐海英高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