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云翔专利>正文

一种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855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包括灯头、玻壳,玻壳内设有芯柱、灯丝,所述玻壳为上端面成圆弧面的倒锥状,且圆弧面的中央设有拱形凸起,所述拱形凸起占整个圆弧面的1/2-2/3,玻壳的内壁涂黑,仅在灯丝所处平面的正前方的玻壳上设有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所述两根导丝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设有若干钼丝钩组,每个钼丝钩组包括高低两个钼丝钩,高低两个钼丝钩的钩部处于同一竖直线,灯丝从左到右按照方波状依次穿过每个钼丝钩顶部的钩部,灯丝均处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灯丝调整简单化,且在玻壳上设有拱形凸起,将玻壳的黑化现象集中在顶部,沉积区域集中,面积缩小,提高了灯泡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
技术介绍
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是用来体现和传递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的量值,是光辐射测量中的重要标准器具。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一般由白炽灯或卤钨灯制作,为了使灯丝成为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唯一的发光体,应使玻璃泡壳及其它灯丝支持物的杂散光减小到最小程度。目前典型的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一般仅由灯泡和灯座组成,杂散光的影响较大,且难以得到稳定、均匀的光强值,还有些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为减少杂散光的影响,采用过于复杂的结构,增加了生产成本,且长期使用灯丝氧化,会造成灯泡表面黑化,影响光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黑化区域小,并且能有效减少杂散光影响的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包括灯头、玻壳,玻壳内设有芯柱、灯丝,所述芯柱内引出两根导丝,所述灯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导丝连接,所述玻壳为上端面成圆弧面的倒锥状,且圆弧面的中央设有拱形凸起,所述拱形凸起占整个圆弧面的1/2-2/3,且拱形凸起的高度为3-8cm,玻壳的内壁涂黑,仅在灯丝所处平面的正前方的玻壳上设有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所述透光窗口的长度为18-20mm,宽度为18mm,所述两根导丝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设有若干钼丝钩组,每个钼丝钩组包括高低两个钼丝钩,高低两个钼丝钩的钩部处于同一竖直线,灯丝从左到右按照方波状依次穿过每个钼丝钩顶部的钩部,灯丝均处于同一平面。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座由陶瓷或玻璃制成,且陶瓷和玻璃的外表面均匀涂黑。这样的结构有效减少了固定座的杂散光对光源的影响。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壳采用上端面成圆弧面的倒锥状,并将玻壳涂黑,仅留下一个透光窗口,减少了玻壳各个方向上反射光的影响,使得灯丝调整简单化,只要保证灯丝在透光窗口中央即可;且在玻壳上设有拱形凸起,将玻壳的黑化现象集中在顶部,沉积区域集中,面积缩小,提高了灯泡的使用寿命;灯丝采用方波状,垂直方向灯丝长度大于水平方向灯丝的长度,使得灯丝不易下垂,工作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钼丝钩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灯丝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包括灯头1、玻壳4,玻壳4内设有芯柱2、灯丝6,所述芯柱2内引出两根导丝7,所述灯丝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导丝7连接,当灯头1在下,玻壳4在上时,灯具整体成倒圆椎状或者倒圆台状,且玻壳4的上端面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中央设有拱形凸起10,所述拱形凸起10占整个圆弧面的1/2-2/3,且拱形凸起10的高度为3-8cm,玻壳4的内壁涂黑,仅在灯丝6所处平面的正前方的玻壳4上设有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9,所述透光窗口9的长度为18-20mm,宽度为18mm,所述两根导丝7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座3,在固定座3上设有若干钼丝钩组,每个钼丝钩组包括高低两个钼丝钩5,高低两个钼丝钩5的钩部8处于同一竖直线,灯丝6从左到右按照方波状依次穿过每个钼丝钩5顶部的钩部8,灯丝6均处于同一平面。灯丝采用方波状,垂直方向灯丝长度大于水平方向灯丝的长度,使得灯丝不易下垂,工作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所述的固定座3由陶瓷或玻璃制成,并且陶瓷或玻璃的外表面均匀涂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包括灯头(1)、玻壳(4),玻壳(4)内设有芯柱(2)、灯丝(6),所述芯柱(2)内引出两根导丝(7),所述灯丝(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导丝(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玻壳(4)为上端面成圆弧面的倒锥状,且圆弧面的中央设有拱形凸起(10),所述拱形凸起(10)占整个圆弧面的1/2‑2/3,且拱形凸起(10)的高度为3‑8cm,玻壳(4)的内壁涂黑,仅在灯丝(6)所处平面的正前方的玻壳(4)上设有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9),所述透光窗口(9)的长度为18‑20mm,宽度为18mm,所述两根导丝(7)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座(3),在固定座(3)上设有若干钼丝钩组,每个钼丝钩组包括高低两个钼丝钩(5),高低两个钼丝钩(5)的钩部(8)处于同一竖直线,灯丝(6)从左到右按照方波状依次穿过每个钼丝钩(5)顶部的钩部(8),灯丝(6)均处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强度检测标准灯泡,包括灯头(1)、玻壳(4),玻壳(4)内设有芯柱(2)、灯丝(6),所述芯柱(2)内引出两根导丝(7),所述灯丝(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导丝(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玻壳(4)为上端面成圆弧面的倒锥状,且圆弧面的中央设有拱形凸起(10),所述拱形凸起(10)占整个圆弧面的1/2-2/3,且拱形凸起(10)的高度为3-8cm,玻壳(4)的内壁涂黑,仅在灯丝(6)所处平面的正前方的玻壳(4)上设有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云翔
申请(专利权)人:詹云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