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纯洁专利>正文

中药萃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816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萃取设备,包括底座、机壳、储液壶、滤液壶,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底座上设有操作按钮、蜂鸣器和电源插头,所述机壳内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水槽、位于水槽下端面底部的电加热器,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液位标记线、以及一位于该液位标记线上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水槽内设有一用于盛放中药的漏斗,该漏斗内设有一容腔和多个通孔;所述水槽的下端还设有一出液口,该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所述滤液壶相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有一泄压阀,滤液壶和储液壶通过一螺纹连接管相连通。该中药萃取设备通过高压蒸汽熬制中药,能够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熬制出来,从而提高中药效用和煎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萃取设备,包括底座、机壳、储液壶、滤液壶,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底座上设有操作按钮、蜂鸣器和电源插头,所述机壳内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水槽、位于水槽下端面底部的电加热器,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液位标记线、以及一位于该液位标记线上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水槽内设有一用于盛放中药的漏斗,该漏斗内设有一容腔和多个通孔;所述水槽的下端还设有一出液口,该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所述滤液壶相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有一泄压阀,滤液壶和储液壶通过一螺纹连接管相连通。该中药萃取设备通过高压蒸汽熬制中药,能够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熬制出来,从而提高中药效用和煎药效率。【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中药熬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萃取设备。 中药萃取设备
技术介绍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极小的副作用,中药一直受到广 大患者的青睐。目前,中药的煎药方式是人工通过砂锅手工煎药,但是该种方式存在以下缺 陷:很难控制煎药时间和煎药火候,故比较麻烦,且用砂锅煎药时中药的有效成分不能很好 地被煮出,若要将中药的有效成分全部煮出,则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熬制,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 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中药的有效成分熬制出且效率高的中药萃取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萃取设备,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机 壳和储液壶、设在机座一侧且位于储液壶上方的滤液壶,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底座上设 有操作按钮、蜂鸣器和电源插头,所述机壳内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水槽、位于水槽下端面底 部的电加热器,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液位标记线、以及一位于该液位标记线上的液 位传感器;所述水槽内设有一用于盛放中药的漏斗,该漏斗内设有一容腔和多个通孔,所述 容腔的上边缘设有一圈与水槽上边缘相抵靠的凸缘,水槽底部设有一凹槽,漏斗的下端设 有一支撑柱,该支撑柱的下端位于凹槽中;所述水槽的下端还设有一出液口,该出液口通过 出液管与所述滤液壶相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有一泄压阀,所述操作按钮、电源插头、电加 热器、液位传感器、蜂鸣器以及泄压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机壳上端还铰接有一盖体, 该盖体中螺纹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有一从盖体上端向上伸出的转手,转轴 的下端固定有一从盖体下端向下伸出的压柱,该压柱的外周面与机壳螺纹连接,且压柱与 漏斗的凸缘相抵靠、且压柱与凸缘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滤液壶的下端设有一滤网,滤液壶 和储液壶通过一螺纹连接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储液壶的上边缘设有一出液嘴。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壶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表示容量的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液位标记线的颜色为黄色。 本技术涉及的中药萃取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中药萃取设备通过高压蒸汽熬制中药,能够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熬 制出来,从而提高中药效用和煎药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 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 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toon]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底座 2 机壳 3储液壶 31出液嘴 4滤液壶 41 滤网 5 水槽 51 凹槽 52 出液口 6电加热器 7液位标记线 8液位传感器 9 漏斗 91 容腔 92 通孔 93 凸缘 94支撑柱 10出液管 11泄压阀 12 盖体 13 转轴 14 转手 I5 压柱 16密封圈 17螺纹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萃取设备,包括底座1、设在底座1上的机 壳2和储液壶3、设在机座一侧且位于储液壶3上方的滤液壶4,所述底座1内设有控制器, 底座1上设有操作按钮、蜂鸣器和电源插头,所述机壳2内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水槽5、位 于水槽5下端面底部的电加热器6,所述水槽5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液位标记线7、以及一位 于该液位标记线7上的液位传感器8 ;所述水槽5内设有一用于盛放中药的漏斗9,该漏斗 9内设有一容腔91和多个通孔92,所述容腔91的上边缘设有一圈与水槽5上边缘相抵靠 的凸缘93,水槽5底部设有一凹槽51,漏斗9的下端设有一支撑柱94,该支撑柱94的下端 位于凹槽51中;所述水槽5的下端还设有一出液口 52,该出液口 52通过出液管10与所述 滤液壶4相连通,所述出液管10上设有一泄压阀11,所述操作按钮、电源插头、电加热器6、 液位传感器8、蜂鸣器以及泄压阀11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机壳2上端还铰接有一盖体 12,该盖体12中螺纹连接有一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上端固定有一从盖体12上端向上伸 出的转手14,转轴13的下端固定有一从盖体12下端向下伸出的压柱15,该压柱15的外周 面与机壳2螺纹连接,且压柱15与漏斗9的凸缘93相抵靠、且压柱15与凸缘93之间设有 密封圈16 ;所述滤液壶4的下端设有一滤网41,滤液壶4和储液壶3通过一螺纹连接管17 相连通。 上述中药萃取设备在使用时,先将盖体12打开,往水槽5中导入一定量的水,水的 液位不超过液位标记线7,当超过液位标记线7时,蜂鸣器会发出报警声,以起到提醒警示 的作用。往漏斗9的容腔91中装入中药,将装有中药的漏斗9放入水槽5中,盖上盖体12、 并转动转手14,则压柱15向下移动且与机壳2的内壁螺纹连接,直至压柱15的下端面与凸 缘93的上端面相抵靠。通过操作按钮开启电源,则电加热器6开始发热、以加热水槽5中 的水,水槽5中的温度升高,产生蒸汽,且水槽5内的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所以 该设备通过高压蒸汽熬制中药,能够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熬制出来,从而提高 中药效用和煎药效率。熬制结束时,即当水槽5内的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值后,控制器控制 泄压阀11打开,则水槽5内的中药液体通过出液口 52和出液管10进入滤液壶4中,再通 过滤网41和螺纹连接管17进入到储液壶3中,最终将储液壶3取出即可引用中药。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储液壶3的上边缘设有一出液嘴31,以便于将中药从储 液壶3中倒出。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壶3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表示容量的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液位标记线7的颜色为黄色,黄色的液位标记线7颜色鲜明,能够让 用户看的更加清楚。 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 值。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中药萃取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 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 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技术设计 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中药萃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在底座(1)上的机壳(2)和储液 壶(3)、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萃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在底座(1)上的机壳(2)和储液壶(3)、设在机座一侧且位于储液壶(3)上方的滤液壶(4),所述底座(1)内设有控制器,底座(1)上设有操作按钮、蜂鸣器和电源插头,所述机壳(2)内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水槽(5)、位于水槽(5)下端面底部的电加热器(6),所述水槽(5)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液位标记线(7)、以及一位于该液位标记线(7)上的液位传感器(8);所述水槽(5)内设有一用于盛放中药的漏斗(9),该漏斗(9)内设有一容腔(91)和多个通孔(92),所述容腔(91)的上边缘设有一圈与水槽(5)上边缘相抵靠的凸缘(93),水槽(5)底部设有一凹槽(51),漏斗(9)的下端设有一支撑柱(94),该支撑柱(94)的下端位于凹槽(51)中;所述水槽(5)的下端还设有一出液口(52),该出液口(52)通过出液管(10)与所述滤液壶(4)相连通,所述出液管(10)上设有一泄压阀(11),所述操作按钮、电源插头、电加热器(6)、液位传感器(8)、蜂鸣器以及泄压阀(11)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机壳(2)上端还铰接有一盖体(12),该盖体(12)中螺纹连接有一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上端固定有一从盖体(12)上端向上伸出的转手(14),转轴(13)的下端固定有一从盖体(12)下端向下伸出的压柱(15),该压柱(15)的外周面与机壳(2)螺纹连接,且压柱(15)与漏斗(9)的凸缘(93)相抵靠、且压柱(15)与凸缘(93)之间设有密封圈(16);所述滤液壶(4)的下端设有一滤网(41),滤液壶(4)和储液壶(3)通过一螺纹连接管(17)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纯洁
申请(专利权)人:吕纯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