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201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近开关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中部位置横向设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上方左右并列设有动磁铁和静磁铁,所述平衡板左端铰接设于壳体内,所述平衡板右端下表面设有动触点,所述平衡板与动磁铁通过弹性部件A连接,所述壳体内底部左右并列固定设有接线端A和接线端B,所述接线端A顶部通过弹性部件B与平衡板连接,所述接线端B上部横向折叠,折叠部上设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设置,所述平衡板上设置磁吸部件A,磁吸部件A与静磁铁下端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静触点与动触点吸合或分离时,瞬间作用力大,动作迅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生产拉弧这一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接近开关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中部位置横向设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上方左右并列设有动磁铁和静磁铁,所述平衡板左端铰接设于壳体内,所述平衡板右端下表面设有动触点,所述平衡板与动磁铁通过弹性部件A连接,所述壳体内底部左右并列固定设有接线端A和接线端B,所述接线端A顶部通过弹性部件B与平衡板连接,所述接线端B上部横向折叠,折叠部上设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设置,所述平衡板上设置磁吸部件A,磁吸部件A与静磁铁下端对应设置。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静触点与动触点吸合或分离时,瞬间作用力大,动作迅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生产拉弧这一技术难题。【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接近开关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常开型的大电流磁性接近开 关。 一种磁性接近开关
技术介绍
磁性接近开关广泛应用于各
,是一种通过动磁铁,静磁铁以及外磁铁的 相互作用来实现开关的装置,其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决定磁性接近开关的品质和 使用寿命。现有磁性接近开关因结构设置上的不合理性,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中国实用 新型专利说明书ZL201220483811. 8,其公开了一种磁微动开关,通过两边各设定一个磁铁 去吸合或排斥中间的动磁铁,实现触点接触或分离控制电源通断,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两 边的磁铁要相互克服对应的反作用力,导致触点开合时作用力较小,容易产生拉弧现象。再 如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ZL201020102625. 6和ZL201020670583. 6,它们均公开了一种 常开型的磁微动开关,只是此两种结构的内磁铁放置位置不同,其力动作的支点不在一个 位置,但都是仅通过一个弹性动作杆实现行程动作,触点的吸合和分离的力全靠这个弹性 动作杆,作用小,吸合或分离时不够迅速,也容易产生拉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其有效加 强了触点开合时的瞬间作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拉弧这一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中部位置横向设有 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上方左右并列设有动磁铁和静磁铁,所述平衡板左端铰接设于壳体内, 所述平衡板右端下表面设有动触点,所述平衡板与动磁铁通过弹性部件A连接,所述壳体 内底部左右并列固定设有接线端A和接线端B,所述接线端A顶部通过弹性部件B与平衡板 连接,所述接线端B上部横向折叠,折叠部上设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设置, 所述平衡板上设置磁吸部件A,磁吸部件A与静磁铁下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锁止片,所述锁止片包括横向片和坚向片,所述横向片 和坚向片通过轴点固定连接,所述锁止片以轴点为中心可转动设于壳体内,所述横向片外 端置于动磁铁上,所述坚向片外端端部与平衡板右端端部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横向片 下表面设有磁吸部件B,所述磁吸部件B与静磁铁上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圆支承柱,所述圆支承柱与壳体右上角之间成型有容 纳间隙,所述轴点可转动设于容纳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平衡板右端端的卡槽和设于坚向片下端的卡 片,所述卡片卡设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片的横向片与平衡板平行设置;所述锁止片的坚向片与平衡 板垂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槽,所述动磁铁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设有滑轨,所述动磁铁设置于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均为弹性片。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A顶端固定设有支架,所述平衡板左端铰接于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部件A和磁吸部件B均为铁质铆钉。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动磁铁在外磁铁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克 服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的向上作用力,同时需克服磁吸部件A和静磁铁之间的作用力, 本技术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吸合或分离时迅速且瞬间作用力大,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 术之不足和缺陷,避免了拉弧现象的产生,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极大地的扩大应用领域和 应用范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除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 11、滑槽, 12、圆支承柱,13、容纳间隙, 2、动磁铁, 3、静磁铁, 4、锁止片, 41、横向片, 42、坚向片, 43、轴点, 411、磁吸部件B,421、卡片, 5、平衡板, 51、动触点, 52、弹性部件A,53、弹性部件B, 54、卡槽, 55、磁吸部件A, 6、接线端B, 61、静触点, 7、接线端八, 7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 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与现有技术无异,不做重复描述。 所述壳体1内中部位置横向设有由金属材料制作的平衡板5,平衡板5左端铰接于 支架71上,所述平衡板5右端下表面设有动触点51,即所述平衡板5可以左端为支点上下 摆动,便于动触点51上下移动。 所述平衡板5上方左右并列设有动磁铁2和静磁铁3,具体而言,所述壳体1内设 有滑槽11,所述动磁铁2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滑槽11内。为使动磁铁2运行更平稳,所述滑 槽11内设有滑轨,所述动磁铁2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静磁铁3与动磁铁2并列设置,固定 于壳体1内。 所述平衡板5与动磁铁2通过弹性部件A52连接,本技术优选所述弹性部件 A52为金属制作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两端分别与平衡板5底部与动磁铁2上表面连接。 所述壳体1内底左右并列固定设有接线端A7和接线端B6。 其中,所述接线端A7顶部通过弹性部件B53与平衡板5连接,本技术优选所 述弹性部件B53为金属制作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两端分别与接线端A7顶部与平衡板5下 表面连接。 所述支架71固定连接于接线端A7顶端,这样设置,可有效提高本技术的整体 性,优化连接结构。所述接线端B6上部横向折叠,折叠部上设有静触点61,所述静触点61 与动触点51对应设置。 所述壳体1内设有锁止片4,所述锁止片4包括横向片41和坚向片42,所述横向 片41和坚向片42通过轴点43固定连接,所述锁止片4通过轴点43为中心可转动设于壳体 1内,所述横向片41设于动磁铁2上,所述坚向片42外端与平衡板5右端之间设有锁定机 构。具体而言,本技术优选所述壳体1内设有圆支承柱12,所述圆支承柱12与壳体1 右上角之间成型有容纳间隙13,所述轴点43可转动设于容纳间隙13内。在初始状态(即 静触点61与动触点51断开)时,所述锁止片4的横向片41与平衡板5平行设置;所述锁 止片4的坚向片42与平衡板5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横向片41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其设于 动磁铁2上,可随动磁铁2上下移动。 另外,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平衡板5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中部位置横向设有平衡板(5),所述平衡板(5)上方左右并列设有动磁铁(2)和静磁铁(3),所述平衡板(5)左端铰接设于壳体(1)内,所述平衡板(5)右端下表面设有动触点(51),所述平衡板(5)与动磁铁(2)通过弹性部件A(52)连接,所述壳体(1)内底部左右并列固定设有接线端A(7)和接线端B(6),所述接线端A(7)顶部通过弹性部件B(53)与平衡板(5)连接,所述接线端B(6)上部横向折叠,折叠部上设有静触点(61),所述静触点(61)与动触点(51)对应设置,所述平衡板(5)上设置磁吸部件A(55),磁吸部件A(55)与静磁铁(3)下端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安龙克文颜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