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峰铨专利>正文

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767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它包括壳体、旋压力产生机构、接线柱转盘组件、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及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转动时,左右接线柱转盘绕着各自的轴心旋转而接线柱跟随旋转和移动;旋压力产生机构包括旋压机构座、旋压机构盖、旋轮、连杆、拨杆和拉簧;接线柱转盘组件包括转盘、异形铜柱固定套、异形铜柱、紫铜导线和导线锁紧帽;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包括信号块和弹性顶针,信号块安装于上盖上,信号块上安装多根弹性顶针。采用了用户引入/引出紫铜导线直接参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的连接,把引线直接穿入异形铜棒内,旋压后,异形铜柱上产生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导线,使导线和电能表接线端子内孔壁紧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它包括壳体、旋压力产生机构、接线柱转盘组件、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及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转动时,左右接线柱转盘绕着各自的轴心旋转而接线柱跟随旋转和移动;旋压力产生机构包括旋压机构座、旋压机构盖、旋轮、连杆、拨杆和拉簧;接线柱转盘组件包括转盘、异形铜柱固定套、异形铜柱、紫铜导线和导线锁紧帽;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包括信号块和弹性顶针,信号块安装于上盖上,信号块上安装多根弹性顶针。采用了用户引入/引出紫铜导线直接参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的连接,把引线直接穿入异形铜棒内,旋压后,异形铜柱上产生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导线,使导线和电能表接线端子内孔壁紧密接触。【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电路接线领域中采用旋压式接线方式的一种表托,尤其涉及一种 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 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
技术介绍
很多年以来,电能表与输入、输出电线的连接都是采用拧螺丝压紧电线的方法来 取得良好的连接,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一、必须用螺丝刀等工具来拧紧,费时费力,装卸 表效率低,而且螺丝拧紧的程度很难控制,难于达到统一规范的要求,影响了电器连接的性 能;二、锁螺丝方式原理是螺丝顶紧电线或铜柱使其与电表接线孔壁的接触,但螺丝顶压面 小而且受力比较集中,很容易顶断较细的导线,或使导线分散开未能参与压紧而影响连接 处的接触性能;三、对于在电能表校验台体等反复装卸的场合,螺丝拧紧的方法很容易使受 螺丝顶压部分的铜柱磨损失效。 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不需锁螺丝的压接式表托,原理都是采用弹簧伸缩顶针 方式,压接时需要在电能表的上部施加压力,使电能表压下后接线孔与弹簧顶针接触,通过 弹簧顶针的回弹力实现接触,这种装置的缺点是:一、电能表顶部处于较大外力挤压,接触 处容易变形,电能表接线端子内的接线铜块受向上的顶压力容易被顶移位,从而破坏了电 表;二、压杆装置在电能表上方占用较大空间,影响了电能表校验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或加大 了用户电能表箱的外形尺寸。三、压接处接触面小,接触电阻大,无法长时间在大电流状态 工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电流、高可靠连接的电能表旋 压式接线表托。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它包括壳体、旋压力产生机构、接线柱转盘组件、信号端 子压接组件及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转动时,左右接线柱转盘绕着各自的轴心旋转而接线柱 跟随旋转和移动。 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和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安装于基座上; 所述旋压力产生机构包括旋压机构座、旋压机构盖、旋轮、连杆、拨杆和拉簧,所述 旋压机构座和旋压机构盖分别安装于基座底部和顶部,所述旋轮与两侧对称的连杆连接, 所述连杆通过转轴与拨杆连接,两拨杆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所述旋转扳手包括旋转插片和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与旋转插片连接,所述旋 转插片安插于旋轮上; 所述接线柱转盘组件包括转盘、异形铜柱固定套、异形铜柱、紫铜导线和导线锁紧 帽,所述转盘上开有凹槽,该凹槽用于卡合拨杆的端部,所述转盘内通过异形铜柱固定套 安装有两个异形铜柱,所述异形铜柱内用于插入紫铜导线,所述紫铜导线上设有导线锁紧 帽; toon] 所述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包括信号块和弹性顶针,所述信号块安装于上盖上,所述 信号块上安装多根弹性顶针。 所述异形铜柱外圆弧背面有一凹槽,该凹槽内用于插入紫铜导线,所述紫铜导线 圆弧面超出异形铜柱的圆弧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特殊的异形铜柱,电能表的引入、引出 紫铜导线直接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壁接触,无中间连接环节,因而避免了传统对接产生的 压降损耗;紫铜导线与异形铜柱的接触面为弧形面接触,接触面积大,铜柱受力一致,且持 续保持较大压接力,适合大电流运行;采用的旋压式接线方式,产生的作用力在电表接线孔 内相互作用,并抵消,外作用力为零,避免了外压力对电能表的损伤;信号端子压接组件采 用组合式结构,装入该组件,电能表装入的同时完成与电能表信号端子自动压接,无需单独 接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拨杆及铜柱运动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转盘示意图(放松)。 图4为本技术的转盘示意图(压紧)。 其中:1、旋压机构座,2、基座,3、旋压机构盖,4、旋转插片,5、旋转把手,6、旋轮,7、 连杆,8、拉簧,9、拨杆,10、上盖板,11、信号块,12、弹性顶针,13、异形铜柱,131、凹槽,14、异 性铜柱套,15、转盘,151、凹槽,16、紫铜导线锁紧帽,17,紫铜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它包括壳体、旋压力产生机 构、接线柱转盘组件、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及旋转把手5,旋转把手5转动时,左右接线柱转盘 绕着各自的轴心旋转而接线柱跟随旋转和移动。 壳体包括基座2和上盖板10,上盖板10安装于基座2上,壳体既作为接线柱转盘 组件的运动支撑,又作为旋压力产生机构的安装支撑,旋压力产生机构可作为单独单元与 壳体分离,组合时置于导向槽内推入即可。 旋压力产生机构包括旋压机构座1、旋压机构盖3、旋轮6、连杆7、拨杆9和拉簧8, 旋压机构座1和旋压机构盖3分别安装于基座2底部和顶部,旋轮6与两侧对称的连杆7 连接,连杆7通过转轴与拨杆9连接,两拨杆9之间通过拉簧8连接,为了保证铜柱与电能 表接线端子内孔壁的压力足够大,本技术设计了拉簧8,进一步保证了两拨杆9间的拉 力,通过拉簧8保持力保证了铜柱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内孔壁的压力。 旋转扳手包括旋转插片4和旋转把手5,旋转把手5与旋转插片4连接,旋转插片 4安插于旋轮6上,通过旋转旋轮6实现压接或解除压接,当旋轮6转动至两个极端位置时 具有自锁能力,保证了状态的稳定性,旋转把手5用于完成电能表的接线锁紧和松开,旋转 把手5带锁扣,用于锁定旋转后的状态,防止误动作。 接线柱转盘组件包括转盘15、异形铜柱固定套14、异形铜柱13、紫铜导线17和导 线锁紧帽16,转盘15上开有凹槽151,该凹槽151用于卡合拨杆9的端部,转盘15内通过 异形铜柱固定套14安装有两个异形铜柱13,异形铜柱13内用于插入紫铜导线17,紫铜导 线17上设有导线锁紧帽16,在初始状态时所有接线柱在一直线上,便于电能表底部的接线 孔套入,压接时接线柱转盘组件产生旋转,相邻的接线柱转盘15相对旋转,保证了每个接 线柱上产生的侧压力相等,每个接线柱转盘组件上具有两个铜柱,压接时导线弧面直接作 用于电能表接线孔内壁,压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包括信号块11和弹性顶针17,信号块11安装于上盖上,信号 块11上安装多根弹性顶针17,信号块11 (压接式信号接线端子)是可拆卸的,安装多根可 插拔弹性顶针17,每个弹性顶针17和接线铜块接触,外部线路和接线铜块直接接线,信号 端子压接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能表旋压式接线表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旋压力产生机构、接线柱转盘组件、信号端子压接组件及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转动时,左右接线柱转盘绕着各自的轴心旋转而接线柱跟随旋转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铨
申请(专利权)人:郭峰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