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立英专利>正文

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707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置而成,干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第一瓦楞片和第二瓦楞片的瓦楞方向不同,瓦楞片为不透水的材质,湿通道的左右两端布置有密封体,干通道上下两端用密封体封闭,空气在干通道被冷却,在湿通道得热得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瓦楞结构,即湿帘结构制作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具有制作简单,工艺成熟,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置而成,干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第一瓦楞片和第二瓦楞片的瓦楞方向不同,瓦楞片为不透水的材质,湿通道的左右两端布置有密封体,干通道上下两端用密封体封闭,空气在干通道被冷却,在湿通道得热得湿。本专利技术利用瓦楞结构,即湿帘结构制作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具有制作简单,工艺成熟,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专利说明】间接蒸发冷却芯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瓦楞片组成的间接蒸发冷 却芯体。
技术介绍
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的传热壁一般较薄且单张面积较大,其强度低,尤其采用纸质 或者无纺布或者塑料材料等,更是如此;即使是金属材料,由于上述原因,其强度也低。瓦 楞片,其强度明显较平片高,直接蒸发冷却芯体,即湿帘,即为瓦楞片结构,虽然采用纸质材 料,其芯体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 湿通道交错布置而成,干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第一瓦 楞片和第二瓦楞片的瓦楞方向不同,瓦楞片为不透水的材质,湿通道的左右两端用密封体 封闭,干通道上下两端用密封体封闭,第一空气通过干通道被冷却,第二空气通过湿通道得 热得湿,水从湿通道上端进入湿通道,在第二空气中蒸发。 -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置而成,干 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第一瓦楞片和第二瓦楞片的瓦 楞方向不同,瓦楞片为不透水的材质,湿通道的左端用密封体封闭,干通道上下两端用密封 体封闭,空气从干通道左端进入干通道被冷却,离开干通道的部分空气从湿通道的右端进 入湿通道得热得湿,水从湿通道上端进入湿通道,在空气中蒸发。 -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置而成,干 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第一瓦楞片和第二瓦楞片的瓦 楞方向不同,瓦楞片为不透水的材质,湿通道的左右两端一部分用密封体封闭,干通道上下 两端用密封体封闭,空气从干通道左端进入干通道被冷却,离开干通道的部分空气从湿通 道右端进入湿通道,同时空气从湿通道左端直接进入湿通道,水从湿通道上端进入湿通道, 在空气中蒸发,湿通道的空气得热得湿后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瓦楞片(包括第一瓦楞片和第二瓦楞片)由两层纸及中间的不透 水材料组成,或者,瓦楞片(包括第一瓦楞片和第二瓦楞片)的材料为淋膜无纺布。 本专利技术利用瓦楞结构,即湿帘结构制作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具有制作简单,工艺成 熟,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爆炸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爆炸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第一种形式;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第一种形式的爆炸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第二种形式;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第二种形式的爆炸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第三种形式;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第三种形式的爆炸图。 图中,第一瓦楞片11、第二瓦楞片12、密封体2 ;干通道GT、湿通道ST、水W、空气A、 第一空气A1、第二空气A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GT和湿通道ST交错布置而成,干通 道GT/湿通道ST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11,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12,第一瓦楞片11和第二 瓦楞片12的瓦楞方向成一定角度,瓦楞片为不透水的材质,湿通道ST的左右两端用密封体 2封闭,干通道GT上下两端用密封体2封闭,密封体2 -般为密封胶。 第一空气A1通过干通道GT被冷却,第二空气A2通过湿通道ST得热得湿,从湿通 道ST上端进入湿通道ST,在第二空气A2中蒸发,第一空气A1和第二空气A2可以为同一种 空气,如都为环境空气,或者为不同空气,如第一空气A1为环境空气,第二空气A2为室内排 风。 图3,图4与图1图2结构不同在于,图3和图4中,湿通道ST只是在左侧密封,湿 通道ST右侧未密封,与干通道GT相通,空气A从干通道GT左端进入干通道GT被冷却,离 开干通道GT的部分空气从湿通道的右端进入湿通道ST得热得湿,水W从湿通道ST上端进 入湿通道,在空气中蒸发。由于进入湿通道ST的空气是先通过干通道GT预冷的空气,可以 实现所谓的露点蒸发冷却。 图5,图6与图3,图4不同在于,湿通道ST左侧中部未密封,湿通道ST右侧只有 中部未密封,而图3,图4中,湿通道ST左侧全密封,右侧未密封。 空气A从干通道GT左端进入干通道GT被冷却,离开干通道GT的部分空气从湿通 道ST右端进入湿通道ST,同时空气A从湿通道ST左端直接进入湿通道ST,水W从湿通道 ST上端进入湿通道,在空气中蒸发,湿通道ST的空气得热得湿后排出。 图5,图6中由于有部分空气直接从湿通道ST右侧进入湿通道,可以减小芯体阻 力,同时由于仍有空气先被预冷后再进入湿通道ST,也可以实现所谓的露点蒸发冷却。 图7与图8,及图9与图10,和图5与图6的基本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图5,图 6中,湿通道ST两端的中部未密封,图7,图8中湿通道ST两端的下部未密封,图9,图10中 湿通道ST两端的上部未密封。 上述瓦楞片(包括第一瓦楞片11和第二瓦楞片12)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包 括由两层纸及中间的不透水材料组成而成的材料;淋膜无纺布;两层无纺布复合而成的材 料,中间的复合层不透水;中间是塑料片,两侧是纸复合而成的材料;中间是塑料片,两侧 是无纺布复合而成的材料等。【权利要求】1.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其特征在于: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 置而成,干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11 ),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12),第一瓦楞片 (11)和第二瓦楞片(12)的瓦楞方向不同,第一瓦楞片(11)和第二瓦楞片(12)为不透水的 材质,湿通道的左右两端用密封体(2)封闭,干通道上下两端用密封体(2)封闭,第一空气 (A1)通过干通道被冷却,第二空气(A2)通过湿通道得热得湿,水(W)从湿通道上端进入湿 通道,在第二空气(A2)中蒸发。2. -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其特征在于: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 置而成,干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11 ),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12),第一瓦楞片 (11)和第二瓦楞片(12)的瓦楞方向不同,第一瓦楞片(11)和第二瓦楞片(12)为不透水的 材质,湿通道的左端用密封体(2)封闭,干通道上下两端用密封体(2)封闭,空气(A)从干通 道左端进入干通道被冷却,离开干通道的部分空气从湿通道的右端进入湿通道得热得湿, 水(W)从湿通道上端进入湿通道,在空气中蒸发。3. -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其特征在于: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 置而成,干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11 ),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其特征在于:间接蒸发冷却芯体由干通道和湿通道交错布置而成,干通道/湿通道的一侧为第一瓦楞片(11),另一侧为第二瓦楞片(12),第一瓦楞片(11)和第二瓦楞片(12)的瓦楞方向不同,第一瓦楞片(11)和第二瓦楞片(12)为不透水的材质,湿通道的左右两端用密封体(2)封闭,干通道上下两端用密封体(2)封闭,第一空气(A1)通过干通道被冷却,第二空气(A2)通过湿通道得热得湿,水(W) 从湿通道上端进入湿通道,在第二空气(A2)中蒸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立英
申请(专利权)人:叶立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