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6792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8:17
一种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排干池水并暴晒,均匀散入生石灰进行消毒,隔2-3d后,施用发酵有机粪肥,配备增氧机;(2)放养2-3cm/尾的黄颡鱼鱼种,0.25-0.5kg/尾的中华鳖鳖种及0.35-0.55kg/尾的白鲢冬片鱼种;(3)驯养1-2周后,进行饲料投喂,每隔7-10h调整饲料的投料量1次,每隔10-15天,在饲料中添加占饲料总质量的5-10%的维生素和/或酵母菌;(4)放养鱼种7d后,喷杀车轮虫一次,每7-10d加注1次新水,保持养殖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5)每1-2个月进行捕捞一次。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方法进行养殖,合理确定放养规格与养殖密度,提高鱼池水体利用系数,控制养殖风险、提高池塘养殖比较效益,实现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
,更具体是涉及一种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生态高 效健康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肉蛋白质含量达到16. 1%,且含有多种氨基酸,无肌间 刺,可食用部分大,具有饲养简单,不易死亡,适温范围广等优点。近几年,黄颡鱼的养殖已 经不可动摇的成为现阶段淡水养殖的焦点,被列为湖北省主推名优养殖品种,养殖发展迅 猛,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湖北省黄颡鱼养殖面积达到100605公顷、产量69194吨,占全 国黄颡鱼养殖总产量的27.0%,黄颡鱼单品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池塘主养黄颡鱼 的常见模式,有与加州鲈、河蟹、翘嘴红舶、中华鳖、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动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的混养模式,黄颡鱼放养密度最高的达到34000尾/666. 7m2。湖北省及宜昌地区因为水域 特点,与中华鳖混养模式最为常见。 中华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硫胺素、核黄 素、尼克酸、维生素 A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珍贵的、经济价值很高、且用作食疗的水生动 物。因养殖商品品质降低及市场变化,养殖的比较效益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态高效、健康、充分利用鱼池水体 空间的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方法。 (1)鱼池清整消毒;放干鱼池中的水,清理鱼池中的杂草,控制鱼池底部的淤 泥厚度为l〇-2〇cm,鱼池进排水处设置有30-50目的防逃网,水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1989)》,鱼种投放前15-30d排干池水,并暴晒5-7d,鱼种投放前5-15d,均匀散入 生石灰进行消毒,隔2-3d后,施用发酵的有机粪肥,生石灰的散入量为1000_1500kg/hm 2,有 机肥的投入量为2500-3800kg/hm2。鱼种投放前3-7d,放水至池塘水深为2-3m,并按照每公 顷养殖水面配备3kw的叶轮式增氧机3台、2kw的微孔增氧设备1套,其中叶轮式增氧机设 置于池塘内,并平均设置于鱼塘中,微孔增氧管铺设于食场下方。 (2)黄颡鱼、中华鳖的放养:选择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为2-3cm/尾的黄颡鱼 鱼种一次放足,同时放养规格为〇. 25-0. 5kg/尾的中华鳖鳖种,规格为0. 35-0. 55kg/尾的 白鲢冬片鱼种。黄颡鱼夏花鱼种的投放密度为25-38万尾/hm2,中华鳖鳖种的投放密度为 3500-4000尾/hm 2,白鲢冬片鱼种的投放密度为5600-6800尾/hm2。 (3)饲料投喂;黄颡鱼夏花鱼种投放第二天进行驯食,驯食的食料中搭配占驯食 食料总质量的2-5 %的鱼浆,驯期为1-2周,驯化完成后,采用投饵机进行饲料投喂,每隔 7-10h调整饲料的投料量1次,每隔10-15天,在饲料中添加占饲料总质量的1-2%的维生 素和/或酵母菌,投喂饲料时,开启微孔增氧机。驯食的食料为膨化浮性配合饲料,驯食完 成后,日投饲料量以当日水温的变化进行投料,水温为5-20°C时,投饲料量为黄颡鱼鱼总 体重的2. 0% -2. 5 % ;水温为21-30°C时,投饵量为黄颡鱼鱼总体重的3 % -4% ;水温为 30-34°C时,投饵量为黄颡鱼鱼总体重的2. 5% -3. 0%。黄颡鱼饲料为膨化浮性配合饲料, 饲养前1-3个月配料的粗蛋白含量为40%以上,饲养4个月以后配料的粗蛋白含量为38% 以上。 (4)水质调节:黄颡鱼夏花鱼种放养7d后,喷杀车轮虫一次,每隔15-20d用二氧 化氯、聚维酮碘或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每7-10d加注1次新水,保持养殖水体透明度大于 30cm,晴天午后开启叶轮式增氧机1-2. 5h ; (5)分期捕捞: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的养殖周期为1-2年,黄颡鱼捕捞规格为100g/ 尾,对符合规格的黄颡鱼进行分期捕捞,每1-2个月进行捕捞一次。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是:推广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研究成功的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生 态高效健康养殖方法进行养殖,合理确定放养规格与养殖密度,提高鱼池水体利用系数,控 制养殖风险、提高池塘养殖比较效益,实现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生态高效健康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鱼池选择:鱼池面积0. 45hm2,池塘水深3m,池底淤泥厚度15±2cm。东西走 向、长方形,采光良好,四周无遮蔽物,堤埂坚固、不漏水,池底部平坦。低质为黏土,池塘 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安装40目的防逃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1989)》。 (2)鱼池清整消毒:鱼种放养前20d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清除池塘中的杂草等,并 暴晒数日。在投放鱼种前l〇d,用生石灰1125kg/hm 2清塘消毒;隔2-3d后,施用发酵的有机 粪肥3000kg/hm2左右,以培养大型浮游生物作为黄颡鱼鱼种下塘时的适口馆料。 (3)增氧设备配置:按照每公顷养殖水面配备3kw的叶轮式增氧机3台,配备2kw 的微孔增氧设备1套。叶轮式增氧机均匀排列于池塘,微孔增氧管铺设于食场下方。 (4)鱼种鳖种放养:选择规格整齐、活动力强、无病无伤的黄颡鱼鱼种一次放足, 每公顷放养规格为2-3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30万尾,搭配放养规格为0. 25-0. 35kg/尾的 中华鳖鳖种3750尾,规格为0. 45-0. 5kg/尾的白鲢冬片鱼种6000尾。 (5)饲料投喂:鱼种投放第二天进行驯食,搭配2 %的鱼浆进行,连续驯化1个星 期。驯化完成后,采用投饵机进行正常的饲料投喂。投饲料量的改变需要循序渐进,每隔 7-10h调整投入的饲料量1次,日投饲料量以水温的变化进行投料,水温5-20°C时,为鱼 总体重的2. 0% ;水温为21-30°C时,为鱼总体重的4% ;水温为30-34°C时,为鱼总体重的 2. 5%。黄颡鱼饲料选用专用膨化浮性配合饲料,1-3个月投入粗蛋白含量40%以上,4个月 后投入粗蛋白含量38%以上。每隔15天饲料中添加占投料量总质量分数的1. 8%的复合 维生素和酵母多糖。 (6)水质调节:鱼种放养7d后,喷杀车轮虫一次;每隔15-20d用二氧化氯、或聚维 酮碘、或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每7-10d加注1次新水,保持养殖水体处于肥、活、嫩、爽状 态,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晴天午后开启叶轮式增氧机2h左右,清晨视情况适时开 机增氧;投喂饲料时,开启微孔增氧机。 (7)分期捕捞:黄颡鱼鱼种一次放足,在5月底或6月初放养当年2-3cm夏花鱼种, 平均1000尾/kg,分期捕捞,捕捞上市规格100g/尾以上。次年4月全部出塘。 坚持每天巡塘,注意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水质情况,及时监测鱼摄食活动及生长 情况。 运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黄颡鱼产量24680kg/hm2、中华鳖产量2323kg/hm 2,总产值 956780 元 /hm2,纯利 318375 元 /hm2。 表1是鱼种放养与收获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鱼池清整消毒;放干鱼池中的水,清理鱼池中的杂草,控制鱼池底部的淤泥厚度为10‑20cm,鱼池进排水处设置有防逃网,鱼种投放前15~30d排干池水,并暴晒5‑7d,鱼种投放前5~15d,均匀散入生石灰进行消毒,隔2‑3d后,施用发酵的有机粪肥,鱼种投放前3~7 d,放水至池塘水深为2~3m,并按照每公顷养殖水面配备3kw的叶轮式增氧机3台、2kw的微孔增氧设备1套,其中叶轮式增氧机设置于池塘内,微孔增氧管铺设于食场下方;(2)黄颡鱼、中华鳖的放养:选择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为2‑3cm/尾的黄颡鱼鱼种,放养规格为0.25‑0.5kg/尾的中华鳖鳖种,同时放养规格为0.35‑0.55kg/尾的白鲢冬片鱼种;(3)饲料投喂;黄颡鱼鱼种投放第二天进行驯食,驯食的食料中搭配占驯食食料总质量的2‑5%的鱼浆,驯期为1‑2周,驯化完成后,采用投饵机进行饲料投喂,每隔7‑10h调整饲料的投料量1次,每隔10‑15天,在饲料中添加占饲料总质量的1‑2%的维生素和/或酵母菌,投喂饲料时,开启微孔增氧机,并增氧1‑2h;(4)水质调节:黄颡鱼夏花鱼种放养7d后,喷杀车轮虫一次,每隔15‑20d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或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每7‑10d加注1次新水,保持养殖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晴天午后开启叶轮式增氧机1‑2.5h,清晨可视情况适时开机增氧,投喂饲料时,开启微孔增氧机,并增氧1‑2h;(5)分期捕捞: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的养殖周期为1年,养殖1年后开始捕捞黄颡鱼,黄颡鱼捕捞规格为100g/尾,对符合规格的黄颡鱼进行分期捕捞,每1‑2个月进行捕捞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黄颡鱼套养中华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鱼池清整消毒;放干鱼池中的水,清理鱼池中的杂草,控制鱼池底部的淤泥厚度为 10-20cm,鱼池进排水处设置有防逃网,鱼种投放前15~30d排干池水,并暴晒5-7d,鱼种投 放前5~15d,均匀散入生石灰进行消毒,隔2-3d后,施用发酵的有机粪肥,鱼种投放前3~7 d,放水至池塘水深为2~3m,并按照每公顷养殖水面配备3kw的叶轮式增氧机3台、2kw的微 孔增氧设备1套,其中叶轮式增氧机设置于池塘内,微孔增氧管铺设于食场下方; (2) 黄颡鱼、中华鳖的放养:选择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为2-3cm/尾的黄颡鱼鱼种, 放养规格为〇. 25-0. 5kg/尾的中华鳖鳖种,同时放养规格为0. 35-0. 55kg/尾的白鲢冬片鱼 种; (3) 饲料投喂;黄颡鱼鱼种投放第二天进行驯食,驯食的食料中搭配占驯食食料总质量 的2-5%的鱼楽,驯期为1-2周,驯化完成后,采用投饵机进行饲料投喂,每隔7-10h调整饲 料的投料量1次,每隔10-15天,在饲料中添加占饲料总质量的1-2%的维生素和/或酵母 菌,投喂饲料时,开启微孔增氧机,并增氧l-2h ; (4) 水质调节:黄颡鱼夏花鱼种放养7d后,喷杀车轮虫一次,每隔15-20d用二氧化氯、 聚维酮碘或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每7-10d加注1次新水,保持养殖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晴 天午后开启叶轮式增氧机1-2. 5h,清晨可视情况适时开机增氧,投喂饲料时,开启微孔增氧 机,并增氧l-2h ; (5) 分期捕捞:黄颡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冯德品张金平邹四新袁祖菊何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