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726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器壳体、空调器壳体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处于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内,换热器组件包括平行流换热器,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顶端集流管、底端集流管、设置于二者之间的若干扁管以及翅片,翅片的顶端部与顶端集流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换热器支架,换热器支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板,第一压板于出风侧遮挡第一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顶端集流管前侧设置第一压板,通过第一压板对顶端集流管进行密封包裹,这样,由内框后侧的进风部件送进来的风即可全部进入扁管与翅片之间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发生漏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
,空调器室内机中流换热器中,易出现漏风现象,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空调器室内机中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易出现漏风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器壳体、所述空调器壳体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处于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平行流换热器,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顶端集流管、底端集流管、设置于所述顶端集流管与所述底端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扁管以及设于各所述扁管上的翅片,所述翅片的顶端部与所述顶端集流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换热器支架,所述换热器支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于所述出风侧遮挡所述第一间隙。具体地,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翅片的顶端部之间的间隙宽度为d1,所述翅片的顶端部与所述顶端集流管之间的第一间隙宽度为d2,所述d1与d2之间满足:d1>2d1。具体地,所述换热器支架具有内框,所述顶端集流管通过所述第一压板固定于所述内框顶端。具体地,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换热器支架内框顶端围合的空间内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顶端集流管。具体地,还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第二压板,所述底端集流管与所述翅片的底端部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压板遮挡所述第二间隙。具体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翅片的底端部之间的间隙宽度为d3,所述翅片的底端部与所述底端集流管之间的第二间隙宽度为d4,所述d3与d4之间满足:d3>2d4。具体地,所述支撑架内设有至少两个带有凹槽的立筋,所述底端集流管卡于所述凹槽。具体地,所述底端集流管上设有输入管与输出管,所述支撑架外侧设有接水盘,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输出管由所述接水盘上穿过。具体地,所述换热器支架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风道组件后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由上至下滑入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钩。本专利技术中,在顶端集流管前侧设置第一压板,通过第一压板对顶端集流管进行密封包裹,这样,由内框后侧的进风部件送进来的风即可全部进入扁管与翅片之间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发生漏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拆掉外壳后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平行流换热器与接水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出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出风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B处放大图;图9是图7中C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道的分解示意图一;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道的分解示意图二;图12是图1中D处放大图;图13是图1中E处放大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平行流换热器的剖切图;图15是图14中F处放大图;100-冷藏箱;200-换热器组件;210-换热器支架;211-内框;2111-安装柱;212-第三卡槽;220-平行流换热器;221-顶端集流管;222-底端集流管;223-输入管;224-输入管;225-第一压板;2251-安装孔;226-支撑架;2261-第二压板;2262-接水盘;2263-第一穿孔;2264-第二穿孔;227-固定件;2271-第三穿孔;2272-第四穿孔;228-接水盘;300-出风部件;310-风道;311-第一卡槽;312-第二卡槽;313-腔室;314-转向风轮;315-电机;316-电机盖;317-分隔板;318-基座;319-第三卡扣;320-出风框;321-第一卡扣;322-第二卡扣;400-进风部件;230-进风侧;240-出风侧;500-第一间隙;600-翅片;2265-卡口;2266-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图14和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器壳体(图中未示出)、形成于空调器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冷藏箱100、设于冷藏箱100上的换热器组件200以及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出风部件300与进风部件400。换热器组件200和风道组件处于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内。换热器组件200包括换热器支架210及平行流换热器220。其中,平行流换热器220具有进风侧230和出风侧240,包括顶端集流管221、底端集流管222、设置于顶端集流管221与底端集流管222之间的若干扁管(图中未示出)、设于各扁管上的翅片600以及设于底端集流管222上的输入管223与输出管224。各翅片600的顶端部与顶端集流管22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00,各翅片600的底端部与底端集流管22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图中未示出)。翅片600的一端一般与集流管留有一定的间隙,是在钎焊加工过程中工艺的要求,避免翅片粘接到集流管上。翅片与翅片之间也会存在间距,但是,前面提到的间隙宽度要远大于这里的间距宽度,一般是2至6倍的间距。换热器支架210呈立方体框架状,其具有中空的内框211,平行流换热器220安装于内框211中。具体地,换热器支架210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板225顶端集流管221包裹于第一压板225与内框211顶端之间,第一压板225于出风侧240遮挡第一间隙500。底端集流管222固定于内框211底端。由于平行流换热器220的集流管不具有换热效果,且集流管与扁管之间具有间隙,而本实施例中,在顶端集流管221前侧设置第一压板225,通过第一压板225对顶端集流管221进行密封包裹,这样,由内框211后侧的进风部件400送进来的风经进风侧230即可全部进入扁管与翅片600之间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发生漏风。本实施例中,设第一压板225与翅片600的顶端部之间的间隙宽度为d1,翅片600的顶端部与顶端集流管221之间的第一间隙500宽度为d2,d1与d2之间满足:d1>2d1。二者之间满足上述关系时,既保证第一压板225不会太高遮挡翅片600,也保证第一压板225可以完全包裹第一间隙500。本实施例中,设支撑架226与翅片的底端部之间的间隙宽度为d3,翅片的底端部与底端集流管之间的第二间隙宽度为d4,d3与d4之间满足:d3>2d4。二者之间满足上述关系时,既保证支撑架226不会太高遮挡翅片600,也保证支撑架226可以完全包裹第一间隙。第一压板225采用紧固件如螺钉固定于内框211顶端。具体地,第一压板225顶端设有多个安装孔2251,内框211顶端设有与各安装孔2251对应的安装柱2111,螺钉旋放对应的安装孔2251与安装柱2111内从而将第一压板225固定于内框211上。进一些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板225与内框211顶端围合的空间内还设有保温层(图中未示出),保温层包裹顶端集流管221。设置保温层,有效防止集流管内冷凝水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而导致凝露。参照图2至图5,本实施例还包括一支撑架226,支撑架226有第二压板2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器壳体、所述空调器壳体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处于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平行流换热器,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顶端集流管、底端集流管、设置于所述顶端集流管与所述底端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扁管以及设于各所述扁管上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顶端部与所述顶端集流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换热器支架,所述换热器支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于所述出风侧遮挡所述第一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空调器壳体、所述空调器壳体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和风道组件处于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平行流换热器,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顶端集流管、底端集流管、设置于所述顶端集流管与所述底端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扁管以及设于各所述扁管上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顶端部与所述顶端集流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换热器支架,所述换热器支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于所述出风侧遮挡所述第一间隙,所述换热器支架具有内框,所述顶端集流管通过所述第一压板固定于所述内框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翅片的顶端部之间的间隙宽度为d1,所述翅片的顶端部与所述顶端集流管之间的第一间隙宽度为d2,所述d1与d2之间满足:d1>2d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换热器支架内框顶端围合的空间内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康乐王锋珂杨智强钟志尧李贤华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