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699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限流开关电路、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所述变压器由主绕组、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组成,所述主绕组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绕组与限流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绕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反馈电路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通过设置削波抑制电路对三极管进行保护,防止开关管击穿,使电路输出稳定,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限流开关电路、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所述变压器由主绕组、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组成,所述主绕组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绕组与限流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绕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本技术通过反馈电路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通过设置削波抑制电路对三极管进行保护,防止开关管击穿,使电路输出稳定,提高电源转换效率。【专利说明】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数码产品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更加频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也越来越 密切,电源适配器为数码产品及时补充电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电源适配器将外界的220V转换为符合电子产品所需要的直流供电电压,目前市 面上电源适配器中的开关电源大多数都是采用普通的硬开关PWM控制方式设计的,存在开 关噪声大、功耗大、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 提高转换效率,电路结构简单。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 路、限流开关电路、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限流电路,所 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所述 变压器由主绕组、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组成,所述主绕组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 接,所述反馈绕组与限流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绕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由二极管D5、电容C2、和 电阻R2组成的削波抑制电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变压器主绕组的2端连接,所述电容 C2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阻R2的另一端与 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限流开关电路由电阻R1、电阻R3和三极管Q1,所述三 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变压器的主绕组的2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和 电阻 R3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连 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反馈绕组上的电压经加速电容C4与电阻R5并联输出 端串联电阻R4和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反馈电路还设置稳压管Z1和二极管D7,所述稳压管Z1 的阴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稳压管Z1的阳极与二极管D7的阳极连 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反馈绕组的3端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反馈电路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通过设 置削波抑制电路对三极管进行保护,防止开关管击穿,使电路输出稳定,提高电源转换效 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限流开关电 路、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 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 器由主绕组、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组成,所述主绕组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 述反馈绕组与限流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绕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由二极管D5、电容C2、和 电阻R2组成的削波抑制电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变压器主绕组的2端连接,所述电容 C2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阻R2的另一端与 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限流开关电路由电阻R1、电阻R3和三极管Q1,所述三 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变压器的主绕组的2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和 电阻 R3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连 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反馈绕组上的电压经加速电容C4与电阻R5并联输出 端串联电阻R4和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反馈电路还设置稳压管Z1和二极管D7,所述稳压管Z1 的阴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稳压管Z1的阳极与二极管D7的阳极连 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反馈绕组的3端连接。 本技术提出的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交流市电220V接入整流滤波电路中,通过DI?D4桥式整流和电容C1滤波输出 直流电压,直流电压加在变压器T1的主绕组的1端,主绕组的2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 接,直流电压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2和电阻R4连接到所述三极管的Q1基极,使Q1正偏导通, 同时在反馈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电压极性为3端为正4端为负,反馈绕组上的电压经电容C4 与电阻R5并联输出端串联电阻R4和电阻R3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在上述电压的共同 作用下,Q1迅速饱和,此时,变压器中的磁通量Ψ达到最大;磁通增量Λ Ψ为零。此后,磁 场迅速消失,磁通变化量Λ Ψ为最大,同时在各绕组中产生的感生电压极性反向。 此过程中在Τ1各绕组产生的感生电压极性为:主绕组1端为负2端为正;反馈绕 组的3端为负4端为正;次级绕组的5端为负6端为正。当主绕组2端为正时,三极管Q1 易被击穿,通过设置二极管D5、电容C2、电阻R2组成的削波抑制电路,降低三极管Q1的集 电极电压,防止三极管Q1因集电极电压过大被击穿。 反馈绕组的3端为负4端为正使三极管Q1的迅速反偏截止。在反馈电路的作用 下,使三极管不断处在饱和、截止的开关状态下。次级绕组的5端为负6端为正的感生电压 经二极管D7整流、电容C5滤波后供负载使用。 电路中的Z1、C2、D5构成了钳位电路,使刚上电时的R2、R4、R5交汇点电压不高于 Z1的稳压值与D5的正向导通压降值的代数和,目的是避免Q1 -直处于导通失控的状态。 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 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 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 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 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限流开关电路、变压器和输 出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由主绕组、 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组成,所述主绕组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绕组 与限流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限流开关电路、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由主绕组、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组成,所述主绕组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绕组与限流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绕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祥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