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袋的内袋,安装在集装袋的外袋中,内袋为筒状,且上下都具有开口,内袋的中部设为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的内径比内袋其他位置的内径都小。集装袋的内袋由出料通道分为上部和下部,下部的边缘可上翻并连接到外袋上,在打开出料通道卸料时,上翻的内袋下部可阻挡位于内袋和外袋之间的杂物从外袋下口掉落到物料中,使杂物全部掉落到上翻的内袋下部上,避免落入的杂物污染货物,防止产生不良货品,避免经济损失。内袋的结构也较为简单,内袋中部收腰而形成的,生产时可直接对内袋中部的两侧进行热切,就可形成出料通道,生产容易,并且切下的内袋还可回收利用,降低了内袋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集装袋的内袋,安装在集装袋的外袋中,内袋为筒状,且上下都具有开口,内袋的中部设为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的内径比内袋其他位置的内径都小。集装袋的内袋由出料通道分为上部和下部,下部的边缘可上翻并连接到外袋上,在打开出料通道卸料时,上翻的内袋下部可阻挡位于内袋和外袋之间的杂物从外袋下口掉落到物料中,使杂物全部掉落到上翻的内袋下部上,避免落入的杂物污染货物,防止产生不良货品,避免经济损失。内袋的结构也较为简单,内袋中部收腰而形成的,生产时可直接对内袋中部的两侧进行热切,就可形成出料通道,生产容易,并且切下的内袋还可回收利用,降低了内袋的生产成本。【专利说明】集装袋的内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包装,具体地说,是一种集装袋的内袋。
技术介绍
集装袋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 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它适用于装运大宗散状粉粒状物料。广泛用于水泥、 食品、粮谷、医药、化工、饲料、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因其装卸、运输、 贮存,都非常方便,还解省劳力,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集装袋做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 集装袋由外袋和内袋组成。外袋是由纤维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可维持外形, 同时能维持强度,而内袋是用有防水性的塑料材料制成,附在外袋里使用。 由于内袋可以与外袋分离,使集装袋装入货物的过程中,一些杂物会从外袋上口 落入到内袋与外袋之间的空间中,随着内袋被装满,被货物撑开的内袋会将杂物夹在内袋 和外袋之间,当集装袋卸货时,随着货物离开内袋,杂物会从外袋下口掉出,落入到卸出的 货物中,由于集装袋一般装载的都是食品,落入的杂物将会污染货物,产生不良货品,造成 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集装袋,掉入内袋和外袋之间的杂物会在卸货时落入货物 中,在成货物污染,产生不良货品,造成经济损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装袋的内袋。 本技术的集装袋的内袋,安装在集装袋的外袋中,内袋为筒状,且上下都具有 开口,内袋的中部设为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的内径比内袋其他位置的内径都小。 优选的是,出料通道为直筒状。 优选的是,出料通道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扩张部,两个扩张部相连,且都为向外张 开的喇叭状。 优选的是,两个扩张部之间还设置有直筒状的中间部,中间部两端分别于对应扩 张部相连。 优选的是,扩张部的外壁的截面为直线形或弧形。 优选的是,内袋下部边缘可上翻,并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外袋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装袋的内袋由出料通道分为上部和下部,下部的边 缘可上翻并连接到外袋上,在打开出料通道卸料时,上翻的内袋下部可阻挡位于内袋和外 袋之间的杂物从外袋下口掉落到物料中,使杂物全部掉落到上翻的内袋下部上,避免落入 的杂物污染货物,防止产生不良货品,避免经济损失。内袋的结构也较为简单,内袋中部收 腰而形成的,生产时可直接对内袋中部的两侧进行热切,就可形成出料通道,生产容易,并 且切下的内袋还可回收利用,降低了内袋的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集装袋内袋的实施例一; 附图2为集装袋内袋的实施例二; 附图3为集装袋内袋的实施例三; 附图4为集装袋内袋的实施例四; 附图5为集装袋内袋的实施例五; 附图6为集装袋内袋的实施例六; 附图7为集装袋内袋的实施例七; 附图8为集装袋内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集装袋的内袋,如图1至8所示,安装在集装袋的外袋2中,内袋1为筒状,且上 下都具有开口,,内袋1的中部设为出料通道3,出料通道3的内径比内袋1其他位置的内 径都小,使内袋1中呈收腰状态,即出料通道3也就是内袋1中内径小于其他直筒部位的收 腰部分。 而出料通道3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出料通道3可为直筒状。 实施例二、三、四: 出料通道3还可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扩张部4,两个扩张部4相连,且都为向外张开 的喇叭状。 扩张部4的外壁的截面为为直线形的,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 截面也可为弧形。弧形的外壁可以是内凸的,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弧形 的内壁可以是内凹的,形成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四。 实施例五、六、七: 两个扩张部4之间还可设置直筒状的中间部5,中间部5两端分别于对应扩张部4 相连。 由于扩张部4之间增加直筒的中间部5,使实施例二变成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五, 实施例三变成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六,实施例四变成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七。 在装货时,将内袋的出料通道3扎死,向出料通道3上方的内袋内装入货物,出料 通道3下方的内袋收到外袋中。 当需要卸货时,将出料通道3下方的内道从外袋中拿出,并将其下端边缘向上向 外翻起,并通过连接机构,例如尼龙搭扣、纽扣等可拆卸的连接装置,固定在外袋上,让内袋 下部呈一个被掀起的裙子状,然后打开出料通道3,让货物通过出料通道3离开内袋,落入 下方的货物容器中,而内袋与外袋之间的杂物,则从外袋的下口掉出,并落在翻起的内袋 上,从而避免杂物落入货物中。【权利要求】1. 一种集装袋的内袋,安装在集装袋的外袋(2)中,内袋(1)为筒状,且上下都具有开 口,其特征在于,内袋(1)的中部设为出料通道(3),出料通道(3)的内径比内袋(1)其他位 置的内径都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袋的内袋,其特征在于,出料通道(3)为直筒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袋的内袋,其特征在于,出料通道(3)包括上下设置的两 个扩张部(4),两个扩张部(4)相连,且都为向外张开的喇叭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袋的内袋,其特征在于,两个扩张部(4)之间还设置有直 筒状的中间部(5),中间部(5)两端分别于对应扩张部(4)相连。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装袋的内袋,其特征在于,扩张部⑷的外壁的截面为 直线形或弧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袋的内袋,其特征在于,内袋(1)下部边缘可上翻,并通 过连接机构固定在外袋(2)上。【文档编号】B65D90/00GK203889378SQ201420306407【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专利技术者】王彩霞 申请人:王彩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袋的内袋,安装在集装袋的外袋(2)中,内袋(1)为筒状,且上下都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内袋(1)的中部设为出料通道(3),出料通道(3)的内径比内袋(1)其他位置的内径都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彩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