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526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包括带拨杆的电磁阀、支架和快门叶片,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快门叶片的末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配重块上开设有拨孔;在所述支架上开设有沿所述电磁阀的拨杆的摆动方向的通槽,所述电磁阀的拨杆穿过所述通槽,并插入到所述拨孔内;所述支架上靠近所述通槽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快门叶片,所述配重块和快门叶片可一起围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配重块和快门叶片固定在一起的整体结构的质心位于所述转轴所在的位置。有益效果是尺寸小、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快门结构,具体是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相机模块的尺寸随着技术发展而缩小,然而快门驱动装置尺寸仍然制约着相机模块的尺寸,在红外相机行业尤为突出。目前红外领域快门多采用直流电机加齿轮箱组合驱动快门叶片旋转,通过弹簧进行初始态快门位置固定,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电机1、快门叶片2、焦平面3和支架4,电机1固定于支架4上,快门叶片2固定于电机1的轴上,快门叶片2在电机1的带动下旋转,遮挡焦平面3,从而实现光路的关闭;同理电机1反向旋转,带动快门叶片2离开焦平面3,实现光路的打开。这种快门结构的直流电机本身尺寸较大,尤其是长度较长,极容易与后部电路板干涉,另外弹簧结构增加了产品的复杂性,不利于产品小型化、集成化发展;最关键问题是采用弹簧机构进行初始态位置固定,从而导致快门闭合时,电机一直处于堵转状态,影响电机使用寿命,降低整个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尺寸小、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的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包括带拨杆的电磁阀(5)、支架(4)和快门叶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8),所述配重块(8)与所述快门叶片(2)的末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配重块(8)上开设有拨孔;在所述支架(4)上开设有沿所述电磁阀(5)的拨杆的摆动方向的通槽,所述电磁阀(5)的拨杆穿过所述通槽,并插入到所述拨孔内;所述支架(4)上靠近所述通槽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分别穿过所述配重块(8)和所述快门叶片(2),所述配重块(8)和快门叶片(2)可一起围绕所述转轴(6)转动,所述配重块(8)和快门叶片(2)固定在一起的整体结构的质心位于所述转轴(6)所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相机模块的抗冲击双稳态快门结构,包括带拨杆的电磁阀(5)、支架(4)和快门叶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8),所述配重块(8)与所述快门叶片(2)的末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配重块(8)上开设有拨孔;在所述支架(4)上开设有沿所述电磁阀(5)的拨杆的摆动方向的通槽,所述电磁阀(5)的拨杆穿过所述通槽,并插入到所述拨孔内;所述支架(4)上靠近所述通槽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分别穿过所述配重块(8)和所述快门叶片(2),所述配重块(8)和快门叶片(2)可一起围绕所述转轴(6)转动,所述配重块(8)和快门叶片(2)固定在一起的整体结构的质心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同波孙承阳孙中华黄星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