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波专利>正文

便携贮墨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52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贮墨砚台用具,它将一个贮墨器与砚台主体组合在一起,并且有毛笔放置部、架笔槽,背板上做有书法基本笔画图案,特别适合于中小学生使用与携带。(*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使用与携带,特别是一种能自贮墨汁的砚台用具。现有的砚台通常是由一个具有凹面的砚台主体和盖板组成,使用时往里倒入瓶装墨汁或加水后用墨块磨墨。这种砚台由于笨重且需要另带瓶装墨汁或水和墨块,使用携带不便,更不适合中小学生练字用。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砚台组合用具,它能自贮墨汁,适合中小学生使用与携带。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砚台主体上紧靠砚台凹面组合一个贮墨器,贮墨器里可贮装一定量的液体墨汁,并且在贮墨之后携带时不漏墨,使用时则可方便地将墨汁释放到砚台凹面内使用,砚台主体及盖板可以使用塑料注成,也可以使用金属、木材等制成,本技术由于具有将贮墨器与砚台主体组合在一起的设计,并且使用轻质材料制造,所以携带和使用方便,特别是适合中小学生练字用。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设计方案。图1为组合了一个贮墨器并且组合了一个毛笔放置部的砚台主体及其盖板示意图。图2为使用时毛笔搁置方式示意图。图3为贮墨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使用时出墨动作示意图。参照附图,砚台主体(1)上紧靠砚台凹面(2)有一个高出砚台凹面的贮墨器匡体,靠近砚台凹面的贮墨器匡体侧壁(3A)下部开有墨汁进出孔(4),贮墨器匡体内填充有多孔海绵状吸墨体(3B),在多孔海绵状吸墨体与贮墨器匡体上壁(3D)之间有一活动的挤压板(3C),贮墨器匡体上壁(3D)上有一挤压孔(5),可以使一个棒状物通过该孔推动挤压板,从而压缩海绵状吸墨体;使用前将液体墨汁倒入砚台凹面内使其从进出孔(4)流入贮墨器匡体内,直至多孔海绵状吸墨体吸饱墨汁为止,此时如果不推压挤压板(3C),墨汁不会自行流出,使用时只需用挤压棒(可以用毛笔尾端)(10)向下推动挤-->压板(3C),墨汁即可流入砚台凹面内,砚台凹面可分成集墨面(2A)和磨笔面(2B),磨笔面(2B)可与搁置平面成大于零度的角度。为便于学生上学携带,在砚台盒主体(1)上还可以做出毛笔放置部(6),以放置两段插接式毛笔(7),毛笔放置部可以是一个在砚台凹面及贮墨器旁边做出的凹槽;为便于使用,在砚台主体上的适当部位开出架笔槽(8)。为便于初学书法的学生用,在砚台盖板的背面还可以做出书法基本笔画图案,使其成为一种多功能的笔墨砚组合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砚台主体(1),砚台盖板(9)组成的砚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砚台主体(1)上有一个能存贮液体墨汁的贮墨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由砚台主体(1),砚台盖板(9)组成的砚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砚台主体(1)上有一个能存贮液体墨汁的贮墨器(3)。2、根据权利要求1的砚台,其特征在于贮墨器(3)为一紧靠砚台凹面(2)的匡体,靠近砚台凹面的贮墨器匡体侧壁(3A)下部开有墨汁进出孔(4),贮墨器匡体内填充有多孔海绵状吸墨体(3B),在多孔海绵状吸墨体与贮墨器匡体上壁(3D)之间有一活动挤压板(3C),贮墨器匡体(3D)上有一挤压孔(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砚台,其特征在于砚台主体(1)上有一个用来放置两段插接式毛笔的毛笔放置部(6),毛笔放置部是一个在砚台凹面及贮墨器旁边做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波
申请(专利权)人:方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