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毒面罩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6432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23
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发生与控制仪、水池、自动升降机构,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升降臂,气缸连接升降臂,升降臂连接头模、防护面具,所述防护面具设有密封组件和充气组件,气缸、充气组件连接压力发生与控制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可以自动建立并精确控制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时所需要的压力条件,同时能够自动控制升降机构下降和上升,带动防护面具进入水中以及从水中取出,使得防护面具水下气密性检测变得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发生与控制仪、水池、自动升降机构,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升降臂,气缸连接升降臂,升降臂连接头模、防护面具,所述防护面具设有密封组件和充气组件,气缸、充气组件连接压力发生与控制仪。本技术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可以自动建立并精确控制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时所需要的压力条件,同时能够自动控制升降机构下降和上升,带动防护面具进入水中以及从水中取出,使得防护面具水下气密性检测变得十分方便。【专利说明】一种防毒面罩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涉及个人防护领域用品检验。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均为非标装置。且均为纯手动检测,即将防 护面具安装在头模上,手动打开阀门向头模中通入压缩空气,用压力计,如:U型管压力计 测量头摸中的压力,手动调节压缩空气量。当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值时,手动将安装有防护 面具的头模没入水中,观测面罩的漏气情况。这类检测装置均存在检测压力条件控制困难、 手工操作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精确 控制检测压力条件,并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操作。 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发生与 控制仪、水池、自动升降机构,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升降臂,气缸连接升降臂,升降 臂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连接头模、头模连接防护面具,所述防护面具设有密封组件和充 气组件,气缸、充气组件连接压力发生与控制仪。 所述升降臂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安装在气缸末端,第一固定装置设有挂钩。所述升 降臂通过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头模,防护面具安装于头模上。 所述压力发生与控制仪通过检测口连接充气组件。所述压力发生与控制仪包括机 箱,机箱内部设有压力发生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机箱外部设有触摸屏。 所述水池由透明钢化玻璃制成,其上设有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 本技术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可以自动建立并精确控制防护面具气 密性检测时所需要的压力条件,同时能够自动控制升降机构下降和上升,带动防护面具进 入水中以及从水中取出,使得防护面具水下气密性检测变得十分方便。 第一固定装置设有挂钩,当自动升降机构需要工作时,将挂钩从升降臂上取下,气 缸推动升降臂自动上升和下降;当自动升降机构工作完毕后,将挂钩挂到升降臂上,防止升 降臂掉进水中。 所述水池由透明钢化玻璃制成,既便于检测时观察,又能保证水池有足够的强度; 水池上设有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可提示实验人员维持合适的水位高度,防止水池中 的水位过高溢出或者水位过低无法浸没待检防护面具。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的纯手工水下气密性检测的思路,即对防 护面具进行全自动水下气密性检测的思路,并为实现该思路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采用数字式压力传感器代替U形管压差计,可避免压力调节时压力过大引起U形 管压差计中液体喷出。 本技术能够通过控制仪控制升降机构自动将待检测的防护面具没入水中以 及从水中取出,避免了以往纯手工进行防护面具水下气密性检测时需用手将防护面具没入 水中以及从水中取出,从而能够防止在寒冬季节进行水下检测时严寒侵袭实验人员的手, 也能防止大批量试验时手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造成皮肤坏死或其他疾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压力发生与控制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装置检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水池 2、自动升降机构3,所述自动升降机构3包括气缸3-1、升降臂3-3,气缸3-1连接升降臂 3-3,升降臂3-3连接头模3-6、防护面具3-7,所述防护面具3-7设有密封组件3-5和充气 组件3-8,气缸3-1、充气组件3-8连接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所述升降臂3-3通过第一固定 装置3-2安装在气缸3-1末端,第一固定装置3-2设有挂钩。所述升降臂3-3通过第二固 定装置3-4固定头模3-6,防护面具3-7安装于头模3-6上。 第一固定装置3-2为活动铰链,铰链一端通过螺杆连接在气缸3-1上,另一端通过 螺杆连接在升降臂3-3上,升降臂3-3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固定装置3-4上部正面; 第二固定装置3-4为钣金支座,该支座上部背面连接转轴机构,转轴机构固定在水池2上边 缘。 如图2所示,自动升降机构3、水池2连接成一个整体,水池2外围采用工业铝型材 框架式结构进行包边和围护,升降机构3固定在铝型材上,升降机构3和水池2形成一个整 体。 本技术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能适应GJB 1155A-2004、GB/T 2891-1995、GB 2891-1995等标准中,对防护面具3-7水下气密性检测的要求,即将装配后 的防护面具3-7充气至正压5. 0±0. lKPa,并实时调控和保持lmin,在水下观测防护面具装 配部位是否有气泡冒出或者测量防护面具压力的下降值。 防护面具3-7的型号、规格、批号、编号等产品信息录入到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中。 本技术能够适应自定义检测条件的需要,即可以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任意设定检测压力 进行防护面具水下气密性检测。能够自动而快速、精确地建立检测所需的压力条件,并能实 时监测、调节、精确控制和稳定该压力条件。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包括机箱1-2,机箱1-2内 部设有压力发生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连接线路等,机箱1-2外部设有触摸屏1-3。 能实现对试验数据的记录、存储和导出等处理。能够对检测过程的实验条件、判定标准、进 度、实时压力、检测结果、合格与否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的显示、反馈、报警或提示。 水池2由厚度5-10mm的透明钢化玻璃制作而成,标识了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 线,用于检测时观察防护面具3-7装配部位是否有气泡冒出,从而判定防护面具3-7是否漏 气。 本技术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原理,将防护面具3-7安装到头模3-6上,头模 3-6固定在自动升降机构3上;启动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点击触摸屏1-3,压力发生与控制 仪1自动给防护面具3-7充气,当防护面具3-7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 控制自动升降机构3自动下降,将防护面具3-7没入水池2的水中,操作人员目视观察防护 面具3-7是否有气泡漏出,并记录;观察完成后,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控制自动升降机构3 自动上升,使防护面具3-7离开水面,取下防护面具3-7即完成测试过程。 本技术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开启控制仪,打开压缩空气开关,从升降臂3-3上取下第一固定装置3-2上的挂 钩,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便处于待机状态。 2、将待测的防护面具3-7安装于头模上3-6,调节待测的防护面具3-7头带长度, 使其紧密贴合在头模3-6表面。 3、将气密组件3-5安装到待测的防护面具3-7的呼气阀上,调节其紧固螺栓,使呼 气阀处气密。 4、用气管将待测的防护面具3-7充气组件和检测口 1-1连接起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面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水池(2)、自动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3)包括气缸(3‑1)、升降臂(3‑3),气缸(3‑1)连接升降臂(3‑3),升降臂(3‑3)连接第二固定装置(3‑4),第二固定装置(3‑4)连接头模(3‑6),头模(3‑6)连接防护面具(3‑7),所述防护面具(3‑7)设有密封组件(3‑5)和充气组件(3‑8),气缸(3‑1)、充气组件(3‑8)连接压力发生与控制仪(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民陈丑和李方罗唐国庆唐俊雄黄娟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