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383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包括柜体、竖向隔板、横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柜体内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容积比为3∶4,所述横向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第一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下部空间的容积比为1∶9,所述上部空间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滤波器的滤波器安装框架,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顶板紧贴所述柜体上部壁内侧,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底板与所述横向隔板存在间隔,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合理布局,具有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包括柜体、竖向隔板、横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柜体内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容积比为3∶4,所述横向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第一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下部空间的容积比为1∶9,所述上部空间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滤波器的滤波器安装框架,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顶板紧贴所述柜体上部壁内侧,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底板与所述横向隔板存在间隔,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合理布局,具有节能的效果。【专利说明】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
本技术涉及电器控制柜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制造生产技术当中,由于电气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集合了众多控 制元件及仪表按钮的电气柜,使用越来越广泛;而随着需整合和安装的元器件越多,所需柜 子的容量也越大,元器件数量与柜子容量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过大的电气柜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储放空间,同时也为如何操作和控制带来了 一定的困难,且电气柜的结构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散热效果不佳,消耗了一定的额外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解决了现有 的电气柜耗能较多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 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包括柜体、坚向隔板、横向隔板,所述坚向隔板坚直设 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坚向隔板将所述柜体内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 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容积比为3 : 4,所述横向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所 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第一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下部空间的容 积比为1 : 9,所述上部空间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滤波器的滤波器安装框架,所述滤波 器安装框架顶板紧贴所述柜体上部壁内侧,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底板与所述横向隔板存在 间隔,所述下部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变频器与制动单元的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所述变 频器制动单元框架的背板与所述柜体的背面柜体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 架的顶板上表面到所述横向隔板下表面的距离与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的底板下表面 到所述柜体的底面柜体壁内侧的表面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PLC的 PLC安装框架和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传感器框架,所述传感器框架位于所述PLC安装框架下 方。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抗器的电抗 器安装框架,所述电抗器安装框架位于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下方,所述电抗器安装框 架与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之间不接触。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底板与所述横向隔板之间 的距离为5至10厘米。 本技术还可以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电源连接装置,所述电源连接装置设置 在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对应的所述柜体上部壁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技术的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各个功能模块 的合理布局,使其结构紧凑,分工明确,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减少了额外能量 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 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的一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包括柜体1、坚向隔板2、横向隔板3,所述坚向隔板2坚直 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所述坚向隔板2将所述柜体1内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 5,所述第一空间4与所述第二空间5的容积比为3 : 4,所述横向隔板3水平设置在所述第 一空间4的上部,所述横向隔板3将所述第一空间4分为上部空间41和下部空间42,所述 上部空间41与所述下部空间42的容积比为1 : 9,所述上部空间41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安 装滤波器的滤波器安装框架5,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5顶板51紧贴所述柜体1上部壁内侧, 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5底板52与所述横向隔板3存在间隔,所述下部空间42内设置有用 于安装变频器与制动单元的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6,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6的背板61 与所述柜体1的背面柜体壁1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6的顶板62上表 面到所述横向隔板3下表面的距离与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6的底板63下表面到所述 柜体1的底面柜体壁12内侧的表面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空间5内设置有用于安装PLC的 PLC安装框架7和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传感器框架8,所述传感器框架8位于所述PLC安装框 架7下方。 所述第一空间4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抗器的电抗器安装框架9,所述电抗器安装 框架9位于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6下方,所述电抗器安装框架9与所述变频器制动单 元框架6之间不接触。 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5底板52与所述横向隔板3之间的距离为5至10厘米。 还包括电源连接装置10,所述电源连接装置10设置在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5对应 的所述柜体1上部壁外侧。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优化了结构,以及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合理布局,使其 结构紧凑,分工明确,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减少了额外能量的浪费,达到节能 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 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 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 神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坚向隔板、横向隔板,所述坚向隔 板坚直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坚向隔板将所述柜体内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容积比为3 : 4,所述横向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 的上部,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第一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下 部空间的容积比为1 : 9,所述上部空间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滤波器的滤波器安装框架, 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顶板紧贴所述柜体上部壁内侧,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底板与所述横向 隔板存在间隔,所述下部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变频器与制动单元的变频器制动单元框 架,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的背板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器一体化节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竖向隔板、横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柜体内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容积比为3∶4,所述横向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第一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下部空间的容积比为1∶9,所述上部空间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滤波器的滤波器安装框架,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顶板紧贴所述柜体上部壁内侧,所述滤波器安装框架底板与所述横向隔板存在间隔,所述下部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变频器与制动单元的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的背板与所述柜体的背面柜体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的顶板上表面到所述横向隔板下表面的距离与所述变频器制动单元框架的底板下表面到所述柜体的底面柜体壁内侧的表面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PLC的PLC安装框架和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传感器框架,所述传感器框架位于所述PLC安装框架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云勇钱文展李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