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红外发射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071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4:33
一种涉及家用电器组件领域的无线红外发射模块,该模块中的红外感应模块的VO通过限流电阻R5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2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二极管D3和D4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1管脚,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0管脚;二极管D3的正极还分别与限流电阻R1、震荡电阻R2、编码芯片EV1527、433M无线发射模块和滤波电容C4连接;所述的模块在应用时能够通过感应人体红外来控制相应电器的开关,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涉及家用电器组件领域的无线红外发射模块,该模块中的红外感应模块的VO通过限流电阻R5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2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二极管D3和D4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1管脚,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0管脚;二极管D3的正极还分别与限流电阻R1、震荡电阻R2、编码芯片EV1527、433M无线发射模块和滤波电容C4连接;所述的模块在应用时能够通过感应人体红外来控制相应电器的开关,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专利说明】一种无线红外发射模块【
】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通过人体红外感应来发射相应信 号的无线红外发射模块。 【
技术介绍
】 公知的,人体红外感应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了,其产品包含有人 体红外感应小夜灯、红外插座等,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这些产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 便,可由于其只是能够开启自身的灯具或插座,因此,这些产品的实际应用范围还相对比较 狭窄,从而导致人体红外感应技术不易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大范围的应用;此外,由于现有大 多数的具备红外感应功能的电器中采用的都是固定编码的无线发送模块,因此其在实际应 用中存在有易重复的缺陷,这进一步导致了其较差的适用性。 【
技术实现思路
】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红外发射模块,所述的模块在应 用中能够通过感应人体红外来控制相应电器的开关,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条 件;所述的模块适用于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带有学习型无线接收控制模块的家用电器。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红外发射模块,所述的模块包含限流电阻R1、R4、R5以及上拉电阻R3、震荡电 阻R2、发光二极管D1、滤波电容C4、二极管D3、二极管D4、功放三极管Q1、功放三极管Q2、 编码芯片EV1527、433M无线发送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的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V0通过限流电阻R5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2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功放三极 管Q2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基极;电源VCC通过KEY2开关后连 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通过上拉电阻R3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基极,功放三 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二极管D3和D4的正极; 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1管脚,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 片EV1527的K0管脚,且二极管D3的正极还分别依次与限流电阻R1的一端、震荡电阻R2 的一端、编码芯片EV1527的VCC管脚以及433M无线发射模块的VCC管脚和滤波电容C4的 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到GND ;震荡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0SCI管脚;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 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GND ;编码芯片EV1527的TXD管脚与433M无线发射模块的DATA 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编码芯片EV1527为一片能够预烧内码的学习码编码芯片EV1527, 且其内码能够预烧1048576组内码组合。 进一步,所述的433M无线发射模块为433MHZ超再生无线发射模块,且其由三极管 组成的电平转换电路控制。 进一步,所述的模块中设有能够手动调节灵敏度的光照感应电路。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红外发射模块使用方便,响应速度快,启动及时;所述的模块能够通 过感应人体红外来发射无线命令信号,从而达到控制相应电器设备开关的目的,此外,还能 够将所述的模块安装于相应的装饰物中作为隐蔽性较强的防盗报警器使用,这不但给人们 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还相应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 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所述的无线红外发射模块,所述的模块包含限流电阻Rl、R4、R5以及上拉 电阻R3、震荡电阻R2、发光二极管D1、滤波电容C4、二极管D3、二极管D4、功放三极管Q1、功 放三极管Q2、编码芯片EV1527、433M无线发送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的红外感应模块 的信号输出端V0通过限流电阻R5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2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2的发射极 接地,功放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基极;电源VCC通过 KEY2开关后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通过上拉电阻R3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 基极,功放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二极管D3和D4的正极; 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1管脚,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 片EV1527的K0管脚,且二极管D3的正极还分别依次与限流电阻R1的一端、震荡电阻R2 的一端、编码芯片EV1527的VCC管脚以及433M无线发射模块的VCC管脚和滤波电容C4的 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到GND ;震荡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0SCI管脚;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 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GND ;编码芯片EV1527的TXD管脚与433M无线发射模块的DATA 相连; 为感应光照,使所述的模块只在环境亮度不足时才能够启动,能够在所述的模块中设 置便于通过手动调节灵敏度的光照感应电路,即在红外感应模块中,能够设置用于感应光 照的光敏电阻LDR1,当环境亮度充足时,LDR1阻值较小,组成的分压电路使红外感应模块 的触发电压较低,即红外感应模块不工作,当环境亮度不足时,LDR1阻值比较大,即分压后 的电压能够使红外感应模块正常工作;此外,所述的编码芯片EV1527为一片能够预烧内码 的学习码编码芯片EV1527,且其内码能够预烧1048576组内码组合,从而不但使所述的模 块功耗较低、不易重码,而且还达到了能够有效控制目前市面上多种现有的无线学习码设 备的目的;为提高及稳定无线发射的性能,所述的模块中能够使用由三极管组成的电平转 换电路控制的433MHZ超再生无线发射模块。 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红外发射模块时,由于现有的红外感应模块输出电平较 低,其位于0-3. 3v之间,因此,为了控制工作电压为12V的编码和无线发射模块,就需要进 行电平转换;当有人接近红外感应模块中的红外感应探头时,红外感应模块就会输出相应 的触发脉冲,此时,若输出为低电平时,功放三极管Q1的基射极电位低于Q1导通阈值,即Q1 截止,集电极为高电平;若输出为高电平时,功放三极管Q1导通,集电极为低电平;由于功 放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功放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因此,当Q1集电极为低电平时,Q2基 极也为低电平,即Q2导通,此时有电流从Q2集电极流出,当Q1集电极为高电平时,Q2基极 也为高电平,即Q2截止,此时没有电流流出,从而使功放三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红外发射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块包含限流电阻R1、R4、R5以及上拉电阻R3、震荡电阻R2、发光二极管D1、滤波电容C4、二极管D3、二极管D4、功放三极管Q1、功放三极管Q2、编码芯片EV1527、433M无线发送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的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VO通过限流电阻R5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2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功放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基极;电源VCC通过KEY2开关后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通过上拉电阻R3连接到功放三极管Q1的基极,功放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二极管D3和D4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1管脚,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K0管脚,且二极管D3的正极还分别依次与限流电阻R1的一端、震荡电阻R2的一端、编码芯片EV1527的VCC管脚以及433M无线发射模块的VCC管脚和滤波电容C4的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GND;震荡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OSCI管脚;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到编码芯片EV1527的GND;编码芯片EV1527的TXD管脚与433M无线发射模块的DATA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华软照明科技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