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接地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042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接地极,包括T形顶杆和T形底杆,T形顶杆和T形底杆之间安装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分别设置凹槽,T形顶杆和T形底杆的竖直段分别内扣在与其相邻的连接板的凹槽内,相邻连接板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分别内扣在与之相邻的连接板的凹槽内,T形顶杆和连接板之间、相邻连接板之间、连接板与T形底杆之间均安装球壳,球壳安装在T形顶杆和T形底杆的竖直段部分及连接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整体为组装式,方便运输,减少焊点,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且T形顶杆、T形底杆、连接杆、连接板及球壳外部设置热镀锌层,可延长接地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接地极,包括T形顶杆和T形底杆,T形顶杆和T形底杆之间安装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分别设置凹槽,T形顶杆和T形底杆的竖直段分别内扣在与其相邻的连接板的凹槽内,相邻连接板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分别内扣在与之相邻的连接板的凹槽内,T形顶杆和连接板之间、相邻连接板之间、连接板与T形底杆之间均安装球壳,球壳安装在T形顶杆和T形底杆的竖直段部分及连接杆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整体为组装式,方便运输,减少焊点,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且T形顶杆、T形底杆、连接杆、连接板及球壳外部设置热镀锌层,可延长接地极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接地极,属于电力工程领域。 组合式接地极
技术介绍
通常的接地极均为焊接件,接地极的焊接处容易腐蚀,影响接地极的使用寿命,增 大维护成本,且安装及运输过程繁琐,不方便;接地极材质一般有镀锌扁铁、角铁、铜包钢 等,镀锌扁铁导通电流能力不足,角铁易于腐蚀,运行时间长后导通电流能力不足,铜包钢 导通电流能力强,但造价太高,且维护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接地极使用寿命,便于 安装与运输的组合式接地极。 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接地极,包括T形顶杆和T形底杆,T形顶杆和T形底杆 之间安装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分别设置凹槽,T形顶杆和T形底杆的坚直段分别内扣在与其 相邻的连接板的凹槽内,相邻连接板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分别内扣在与之相邻的连接 板的凹槽内,T形顶杆和连接板之间、相邻连接板之间、连接板与T形底杆之间均安装球壳, 球壳安装在T形顶杆和T形底杆的坚直段部分及连接杆上,T形顶杆、T形底杆、连接杆、连 接板及球壳均为热镀锌钢件。 T形顶杆和T形底杆分别为一体式杆或者插接式杆,避免焊接,可避免提前腐蚀 而影响整个接地极的质量;连接板起到连接作用,两端面的凹槽适宜连接相邻的连接杆和 T形顶杆、T形底杆的坚直段,可现场安装,在运输时分段运输,运输方便;连接杆外套有球 壳,球体面积大,可增大接地极的接地面积,提高接地极的使用效果;T形顶杆、T形底杆、连 接杆、连接板及球壳为热镀锌钢件,可提高整个接地极的耐腐蚀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 本。 所述的T形顶杆和T形底杆结构、大小均相同。增大T形顶杆和T形底杆的互换 性,方便使用。 所述的球壳外表面分布有半球形突起。半球形突起增大球壳的接地面积,合理利 用空间。 所述的连接板为波浪形连接板。增大接地面积,合理利用空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合理,整体为组装式,方便运输,减少焊点,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且T形 顶杆、T形底杆、连接杆、连接板及球壳均为热镀锌钢件,可延长接地极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T形顶杆2、半球形突起3、球壳4、凹槽5、连接板6、连接杆7、T形底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接地极,包括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T形 顶杆1和T形底杆7之间安装连接板5,连接板5两端分别设置凹槽4, T形顶杆1和T形 底杆7的坚直段分别内扣在与其相邻的连接板5的凹槽4内,相邻连接板5之间设置连接 杆6,连接杆6分别内扣在与之相邻的连接板5的凹槽4内,T形顶杆1和连接板5之间、相 邻连接板5之间、连接板5与T形底杆7之间均安装球壳3,球壳3安装在T形顶杆1和T 形底杆7的坚直段部分及连接杆6上,T形顶杆1、T形底杆7、连接杆6、连接板5及球壳3 均为热镀锌钢件。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结构、大小均相同。球壳3外表面分布有半球形 突起2。连接板5为波浪形连接板。 使用时,可讲各部件现场组装,并将整体埋入地下即可。【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式接地极,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T形顶杆(1)和 T形底杆(7)之间安装连接板(5),连接板(5)两端分别设置凹槽(4),T形顶杆(1)和T形 底杆(7)的坚直段分别内扣在与其相邻的连接板的凹槽(4)内,相邻连接板(5)之间设置连 接杆(6),连接杆(6)分别内扣在与之相邻的连接板(5)的凹槽(4)内,T形顶杆(1)和连接 板(5)之间、相邻连接板(5)之间、连接板(5)与T形底杆(7)之间均安装球壳(3),球壳(3) 安装在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的坚直段部分及连接杆(6)上,T形顶杆(1)、T形底杆 (7)、连接杆(6)、连接板(5)及球壳(3)外部设置热镀锌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接地极,其特征在于: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结 构、大小均相同。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接地极,其特征在于:球壳(3)外表面分布有半球 形突起(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接地极,其特征在于:连接板(5)为波浪形连接板。【文档编号】H01R4/66GK203895618SQ201420172266【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专利技术者】张维佳, 焦波, 梁文祥, 宋祥忠, 阚慧聪, 张丽丽, 魏雪敏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接地极,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之间安装连接板(5),连接板(5)两端分别设置凹槽(4),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的竖直段分别内扣在与其相邻的连接板的凹槽(4)内,相邻连接板(5)之间设置连接杆(6),连接杆(6)分别内扣在与之相邻的连接板(5)的凹槽(4)内,T形顶杆(1)和连接板(5)之间、相邻连接板(5)之间、连接板(5)与T形底杆(7)之间均安装球壳(3),球壳(3)安装在T形顶杆(1)和T形底杆(7)的竖直段部分及连接杆(6)上,T形顶杆(1)、T形底杆(7)、连接杆(6)、连接板(5)及球壳(3)外部设置热镀锌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佳焦波梁文祥宋祥忠阚慧聪张丽丽魏雪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