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蒸治疗床,包括床面、床架(7)和治疗器(2),所述的床架(7)为可折叠的框架结构;所述的治疗器(2)包括加热药箱(15)和控制箱(23),其悬挂在床架(7)中部的滑轨(6)上,并可沿滑轨(6)移动;床面设置在床架上端面上,由固定床板(1)和活动床板(4)组成。解决了现有熏蒸床体积庞大笨重,不便携带和运输等问题,通过拆卸折叠,使床体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蒸治疗床,包括床面、床架(7)和治疗器(2),所述的床架(7)为可折叠的框架结构;所述的治疗器(2)包括加热药箱(15)和控制箱(23),其悬挂在床架(7)中部的滑轨(6)上,并可沿滑轨(6)移动;床面设置在床架上端面上,由固定床板(1)和活动床板(4)组成。解决了现有熏蒸床体积庞大笨重,不便携带和运输等问题,通过拆卸折叠,使床体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专利说明】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蒸治疗床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说是一种床体可折叠、治疗器可方便拆 卸、便于携带运输的可对颈、肩、腰、膝关节等部位进行熏蒸治疗的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 蒸治疗床。
技术介绍
熏蒸治疗是中国传统医学核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辩证施治,因病而宜地 选择中草药对症配方,进行加热熏蒸肌肤,使药物离子通过肌肤加以渗透,对于颈肩腰腿痛 疾病、各类骨折术后康复、部分肛肠外科和妇科疾病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近年 来,国内一些厂家对传统熏蒸用具进行改进,生产了许多熏蒸床,但是市场上的熏蒸床普遍 不能折叠,存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笨重、运输不便等弊端,患者只能在具有熏蒸床的地方 进行治疗,非常不方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熏蒸治疗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熏蒸床的不足,提出一种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蒸 治疗床。解决了现有熏蒸床体积庞大笨重,不便携带和运输等问题,通过拆卸折叠,使床体 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 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蒸治疗 床,包括床面、床架和治疗器,所述的床架为可折叠的框架结构;所述的治疗器包括加热药 箱和控制箱,其设置在床架中部的滑轨上,并可沿滑轨移动;床面设置在床架上端面上,由 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组成。 本技术所述的治疗器通过轴承悬挂在滑轨上,滑轨包括两根,对称固定在床 架中部的内侧壁上,每根滑轨分为三段,分别固定在床架的固定床架部分和折叠床架部分 上。 本技术所述的床架包括中间较短的固定床架部分和两边较长的折叠床架部 分,由折叠合页固定连接。 本技术所述的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采用防潮板制作,均包括多块床板,每块 床板均外部均包裹有海绵和皮革。 本技术所述的床架由床腿支撑,在床架底部的两边和中间部位均固定连接有 床腿,其中,中间部位的床腿为固定床腿,固定在固定床架部分上,两边的床腿为可折叠床 腿,通过折叠合页固定连接在折叠床架部分上。 本技术在所述的加热药箱内设置有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防干烧液位开 关。 本技术在所述的加热药箱的底部连接有排药阀和支撑柱。 本技术在所述的控制箱内设置有微电脑处理器、固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报 警器和漏电断路器等控制元件。 本技术在所述床架一边的固定床板上设置有按摩孔。 本技术所述加热药箱和控制箱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组成治疗器。 本技术在所述每个床腿上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设计为角钢形状,便于承重, 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手动旋紧螺栓,固定在床架的外侧壁上;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卡槽与 固定在床腿上的手动旋紧螺栓连接。 本技术通过将熏蒸床设计为可拆卸折叠结构,折叠后的床体结构紧凑、体积 小巧、重量轻,可直接放入轿车的后备箱内,便于携带和运输。由于床面设计为固定床板和 活动床板,并将治疗器设计为可沿着床架移动结构,由此方便熏蒸治疗不同部位和体位。 本技术具有自动防干烧功能,当药液量过少时,防干烧液位开关自动切断主 回路,加热管停止加热,可防止加热管损坏。 本技术具有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功能,床体的任何部位只要有0. 03A的漏电 电流,漏电保护器便自动切断电源,可防止用户触电。只要回路中的电流超过6A,空气开关 便自动断电,起到保护各控制元件的作用。 本技术采用微电脑技术和积分分离的PID调节控制算法对中药液进行智能 化恒温控制,控温精度可达±0. 5°C,用户使用时感觉更舒适、疗效更显著。 本技术可根据用户的耐热程度和治疗需求通过操作面板任意设置治疗温度, 并可同时显示药液的设定值和实测值,便于用户了解设备工作状况、安排治疗时机。 本技术具有自动定时和自动报警功能,治疗时间到自动切断主回路,并驱动 报警器自动报警提醒用户。 本技术的主要电气元件采用ABB、施耐德、欧姆龙等知名品牌电器,提高了整 个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床体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治疗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床板,2、治疗器,3、按摩孔,4、活动床板,5、折叠合页,6、滑轨,7、床 架,8、支撑杆,9、可折叠床腿,10、手动旋钮螺栓,11、固定床腿,12、卡槽,13、固定轴,14、轴 承,15、加热药箱,16、支撑柱,17、排药阀,18、连接螺栓,19、门锁,20、电源按钮,21、控制面 板,22、活动门,23、控制箱,24、药箱前后外沿,25、药箱左右外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如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蒸治疗床主要由床面、床 架、治疗器和控制机构构成,为了方便携带,减小体积,床架7设计为可折叠的框架结构,如 图3所示,床架包括中间较短的固定床架部分和两边较长的折叠床架部分,由折叠合页5固 定连接,可分别向下折叠90°。治疗器2悬挂在床架7中部的滑轨6上,并可沿滑轨6移 动,方便熏蒸治疗不同部位和体位。床面设置在床架上端面上,由固定床板1和活动床板 4组成,固定床板1固定在床架7上方的四周,活动床板4放置在床架7上方的中心部位, 即位于治疗器2的上方,作用是在治疗颈、腰、膝关节等部位时可以方便地移开。固定床板 1和活动床板4采用防潮板制作,均包括多块床板,每块床板外部均包裹有海绵和皮革。床 架7由床腿固定支撑。治疗时,由于床体打开,为了保证床体的稳定性,在床架7底部的两 边和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床腿,其中,中间部位的床腿为固定床腿11,固定在固定床架部分 上,两边的床腿为可折叠床腿9,通过折叠合页5固定连接在折叠床架部分上,分别可向内 折叠90°。同时,在每个床腿上还连接有起加强作用的支撑杆8。为了方便床体快速折叠 或展开,支撑杆8为活动连接方式,本实施例是在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手动旋紧螺栓10,固 定在床架的外侧壁上。当床体展开时,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卡槽12与固定在床腿上的手动 旋紧螺栓10连接。并将两个手动旋紧螺栓10旋紧固定,由此防止床腿架的晃动,支撑杆设 计为角钢形状,便于承重。悬挂在床架7下面的治疗器2包括加热药箱15和控制箱23,力口 热药箱15和控制箱23通过四个连接螺栓18固定连接为一体组成治疗器2,悬挂在滑轨6 上。具体连接方式是:在加热药箱15的左右侧壁上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轴13,轴上固定有 四个轴承14,药箱左右外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化可折叠便携式熏蒸治疗床,包括床面、床架(7)和治疗器(2),其特征是:所述的床架(7)为可折叠的框架结构;所述的治疗器(2)包括加热药箱(15)和控制箱(23),其设置在床架(7)中部的滑轨(6)上,并可沿滑轨(6)移动;床面设置在床架上端面上,由固定床板(1)和活动床板(4)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亮,郭艳幸,赵移畛,冯坤,何建玲,郭珈宜,崔宏勋,杨洸,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