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高锰无磁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5295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铬高锰无磁钢及其生产方法,该钢化学成份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3~0.4%,Si:0.2~0.4%,Mn:17~19%,P≤0.015%,S≤0.010%,Cr:1.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其生产方法,按通常纯净钢工艺进行,包括电炉冶炼、钢包炉精炼、真空处理、底浇模铸、铸坯加热、轧制、回火处理、空冷的步骤。该钢屈服强度≥700MPa,抗拉强度≥900MPa,延伸率A≥30%,相对磁导率μ≤1.05,适合于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的制造。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钢化学成分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生产操作,生产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钢化学成份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3~0.4%,Si:0.2~0.4%,Mn:17~19%,P≤0.015%,S≤0.010%,Cr:1.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其生产方法,按通常纯净钢工艺进行,包括电炉冶炼、钢包炉精炼、真空处理、底浇模铸、铸坯加热、轧制、回火处理、空冷的步骤。该钢屈服强度≥700MPa,抗拉强度≥900MPa,延伸率A≥30%,相对磁导率μ≤1.05,适合于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的制造。同时,本专利技术钢化学成分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生产操作,生产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冶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变压器、发电机、核电等工程所 需的。
技术介绍
无磁钢指的是在磁场中不产生磁感应的钢,其组织主要为奥氏体,磁导率 μ <1.29X10_6H/m。无磁钢的用途非常广泛,在自动控制系统、精密仪表、电讯和电机中, 以及许多军事领域中都需要采用无磁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高性能无磁钢 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广泛使用的无磁钢主要为20Mn23AlV系列,其磁导率相对较低,但屈 服强度较低,与Q235钢强度级别相同,往往需要通过提高钢板厚度来满足使用要求,一方 面增加了生产难度,同时加大了钢材用量,有悖当前"高强减薄"主流用钢趋势。 在本专利技术申请之前,申请号为201110329175. 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低 相对磁导率的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该热轧带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 25? 0· 35%,Si :0· 5 ?0· 6%,Μη :25 ?26%,A1 :3· 8 ?4. 2%,V :0· 06 ?(λ 1%,P :0· 02 ? 0. 03%,S :0. 02?0. 03%,其余为Fe。该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0 μ m的奥氏体。该 钢的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精轧后带 钢厚度为2?14mm,冷却后的钢卷经固溶处理和实效处理后获得成品热轧带钢。该钢室温 屈服强度彡400MPa,抗拉强度彡750MPa,断后伸长率彡66%,相对磁导率彡1.002。该钢 的综合性能较好,但其不足在于化学成分中添加了约为3. 8?4. 2% A1含量,较高的A1含 量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氧化,表面质量差,易形成裂纹,降低钢材成材率,增加生产成本,且 需水韧处理,生产过程复杂。申请号为201210222982. X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 "一种含铌高 锰无磁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Mn :10?15%、C :0. 8?1. 2%、Si : 0. 3 ?0. 5%、P〈0. 008%、S〈0. 005%、Nb :0. 01 ?0. 02%,其余为 Fe。该含铌高锰无磁钢 制备步骤为:冶炼、锻造、热轧和水韧处理,热轧板在加热炉中l〇〇〇°C保温15min后,水淬。 得到900?11001^的抗拉强度以及50?60%的延伸率,洛氏硬度15?22服(:,磁导率小 于1. 0002。该项专利技术的不足在于钢中C含量过高,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网状碳化物,易 脆,且需水韧处理,生产过程复杂。另外,申请号为201110054633. 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 了"一种钻具用无磁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有C :0. 30?0. 40%, Si 彡 0· 8%,Mn :7· 0 ?9· 0%,P 彡 0· 06%,S 彡 0· 01%,Cr :3· 0 ?4. 0%,Ni :8· 0 ?10. 0%, V :1. 0?1. 5%,其余为铁,采用固溶时效热处理强化工艺的制备方法。该项专利技术的不 足在于化学成分中添加了较高含量的Ni,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急需开发高强度、综合性能优良的无磁钢,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易于生产的含铬高 锰无磁钢及其生产方法,该钢屈服强度彡700MPa,抗拉强度彡900MPa,延伸率A彡30%,相 对磁导率μ < 1.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含铬高锰无磁钢,其化学成份按重量百分数计 为:C :0· 3 ?0· 4%,Si :0· 2 ?0· 4%,Μη :17 ?19%,Ρ 彡 0· 015%,S 彡 0· 010%,Cr :1· 0 ? 2. 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 优选地,其化学成份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 :0. 34?0. 36%,Si :0. 26?0. 36%, Μη :17· 5 ?18. 5%,P 彡 0· 015%,S 彡 0· 010%,Cr :1· 4 ?1. 7%,其余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 夹杂。 本专利技术的含铬高锰无磁钢的生产方法,按通常纯净钢工艺进行,包括电炉冶炼、钢 包炉精炼、真空处理、底浇模铸、铸坯加热、乳制、回火处理、空冷的步骤,其中: 所述铸坯加热温度为1200?1250°C,保温2h ; 轧制时,开轧温度彡ll〇〇°C,终轧温度彡900°C,乳后缓冷至室温。 优选地,回火处理时,钢板在600?700°C保温lh。 本专利技术的含铬高锰无磁钢中各元素含量控制的机理及作用和生产过程中工艺参 数设置原理如下: (1)碳(C)重量百分含量为0.3?0.4%,C有利于钢中形成单相奥氏体组织,同 时也是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但当碳含量较高时,铸态组织中碳化物数量增加,在奥氏体晶 界上形成连续和半连续网状碳化物,大大削弱了晶间强度和钢的塑性、韧性。经固溶处理后 虽可使部分碳化物溶入奥氏体,但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未采用固溶处理,因此C含 量控制在较低范围,优选为0. 34?0. 36%。 (2)锰:Μη是扩大奥氏体区和强烈地使奥氏体稳定的元素,Μη在钢中大部分固 溶于奥氏体中,形成置换式固溶体,使基体得到强化,而且随着Μη含量的增加 ,γ - ε及 Υ - ε - α ζ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同时也缩小(Fe,Mn)3(^,出的温度范围,增加奥氏体 的高温稳定性。为了使钢中组织为全奥氏体,Μη含量控制在17?19%左右,优选为17. 5? 18. 5%。 (3)硅:Si的原子半径比奥氏体小得多,所以其固溶强化作用明显。在钢中加入少 量的Si,可提高材料的电阻率,以减少涡流。Si在钢中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能降低C在奥 氏体中的溶解度而促进高锰钢中碳化物析出,对奥氏体组织稳定性不利,而且Si在高锰钢 结晶时有促使粗大枝晶形成的作用,并使钢的晶粒粗化,降低材料机械性能。一般而言选择 Si含量在0· 2?0· 4%,优选为0· 26?0· 36%。 (4)铬:Cr系体心立方结构,原子半径和奥氏体面心立方晶格不同且与Fe原子半 径差异较大,所以Cr固溶于奥氏体后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同时,Cr可与C形成碳化物, 通过时效处理而弥散析出,从而提高钢板强度。因此选择Cr含量为1. 0?2. 0 %,优选为 1. 4 ?1. 7%。 (5)磷、硫:P在高锰无磁钢中是有害元素,P含量过高时就会以碳化物和P共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铬高锰无磁钢,其特征在于:该钢的化学成份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3~0.4%,Si:0.2~0.4%,Mn:17~19%,P≤0.015%,S≤0.010%,Cr:1.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畅陈颜堂郭斌马玉喜陶军晖杜明李安平徐进桥梅荣利范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