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5174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仅在正面方向而且在倾斜方向也能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前面板,其隔着空气层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方;以及膜,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面或者上述前面板的背面,上述空气层的厚度是50μm以下,上述显示面板和/或上述前面板能挠曲,在上述显示面板和/或上述前面板挠曲的状态下,上述空气层的厚度在0μm~50μm的范围变化,上述膜在与上述空气层相接的面具有蛾眼结构,在上述蛾眼结构的5度正反射的反射光谱中,600nm以上、780nm以下的范围内的至少一点的波长的反射率小于550nm的反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更详细地,涉及适合于具备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等前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具备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在电视、便携电话、PC用显示器等设备中广泛普及。其中,具备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小型轻量化或者大画面的技术的进步显著。关于这样的显示装置,最近以下技术被关注。首先是如下技术:在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的用途中,在面板的前方配置触摸面板、或者保护板和触摸面板的层叠体。保护板是用于保护面板的部件,通常配置在触摸面板的前方。接着是如下技术:将具备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应用于数字标牌这样的在室外或者半室外使用的显示介质。数字标牌用的显示装置有时在显示面板的前方具备保护板,也有时具备触摸面板。还有如下技术:将不使用光干涉而具有能得到防反射效果的蛾眼(Moth-eye:蛾子的眼睛)结构的膜用作显示装置用的防反射膜。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触摸面板、保护板等配置在显示面板的前方的部件也称为前面板。作为与上述技术关联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公开了如下显示装置:其具备在形成最里面的透明基材的里面具有防反射功能的透明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上述显示装置在上述透明基板的里面形成有作为所谓的蛾眼结构发挥功能的微细凹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方法:使用蓝光光盘技术形成蛾眼结构(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各种方法:计算如蛾眼结构那样比可见光小的结构的反射特性(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6。)。作为触摸面板的方式,公开了例如电阻膜方式、表面型静电电容方式、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7。)。公开了如下触摸面板用玻璃的制造方法:包含将玻璃表面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表面粗糙度Ra设为的粗糙面化工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触摸面板用玻璃的杨氏模量优选是70GPa以上。公开了如下板状部件:具备基材、基材的一个面上的第一蛾眼膜、以及基材的另一面上的第二蛾眼膜,由第一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和由第二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叠加后的光在可见光区域内具有平坦的波长色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另外,作为关于使用光干涉的防反射膜的现有技术,公开了如下低折射率薄膜:在基材上形成有微粒和聚合物交替地层叠的微粒层叠膜而该微粒层叠膜具有不使可见光散射的空隙结构的低折射率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在软化温度为200℃以下的基材的至少单面形成折射率为1.20~1.30的薄膜而形成的低折射率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并且,与蛾眼结构形成用的模具的形成方法关联地公开了如下阳极氧化层的形成方法,包含:准备具有由铝形成的表面的铝基材的工序(a);通过对上述表面进行阳极氧化而形成阻挡型氧化铝层的工序(b);以及在上述工序(b)后进一步对上述表面进行阳极氧化而形成具有多个微细的凹部的多孔氧化铝层的工序(c)(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3-5067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10-70445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2011/016270号专利文献4:特开2006-301124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2006-301125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2006-301126号公报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2011/027746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SohmeiEndoh、KazuyaHayashibe、“NanomoldFabricationandNanoimprintAnti-reflectionStructuresutilizedBlu-rayDiscTechnology”、第7回ナノインプリント·ナノプリント技術国際会議(The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anoimprintandNanoprintTechnology(NNT'08))講演集、日本、2008年、p.6-7非专利文献2:鶴田匡夫著、“応用光学”、初版、2巻、培風館、1990年、p.119-125非专利文献3:Grann,EricB、Moharam,MG、Pommet,DrewA、“Artificialuniaxialandbiaxialdielectricswithuseoftwo-dimensionalsubwavelengthbinarygratings”、TheJournaloftheOpticalSocietyofAmericaA、アメリカ、1994年、第11巻、p.2695非专利文献4:Grann,EricB、Varga,MG、Pommet,DrewA、“Opticaldesignforantireflectivetaperedtwo-dimensionalsubwavelengthbinarygratingstructures”TheJournaloftheOpticalSocietyofAmericaA、アメリカ、1995年、第12巻、p.333非专利文献5:H.Kogelnik、“CoupledWaveTheoryforThickHologramGratings”、TheBellSystemTechnicalJournal、アメリカ、1969年、第48巻、p.2909非专利文献6:菊田久雄、岩田耕一、“波長より細かな格子構造による光制御”、光学、1998年、第27巻、第1号、p.17非专利文献7:越石健司、黒沢理編、“タッチパネルがわかる本”、第1版、オーム社、2011年5月20日、p.32-33、40-43、46-47、50-51、56-57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具备显示面板和前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面板和前面板之间夹着空气层(空气缝隙)的情况下,当从外部对前面板局部地施加压力时(例如,用手指按压前面板),有时空气层会变薄。并且,有时由于前面板的背面的反射光和显示面板的前面的反射光的干涉而产生干涉条纹。干涉条纹也使显示面板的画面的视觉识别性降低。也有时干涉条纹由于显示装置组装时产生的前面板和/或显示面板(通常是显示面板)的挠曲而产生。最近,从显示装置整体的进一步薄型化和轻量化的期望出发,倾向于使空气层、显示面板以及前面板更薄,进一步容易产生干涉条纹。此外,在以超过100μm的间隔配置的2个界面反射的光几乎不相互干涉,所以几乎不会由于上述光的干涉而产生干涉条纹。另外,在界面间的间隔为50μm~100μm的范围中,在相干性高的光(例如,激光)反射的情况下,有可能干涉条纹被视觉识别,但是在相干性低的光(例如,太阳光、荧光灯的光)反射的情况下,干涉条纹不太明显。当界面间的间隔为50μm以下(特别是10μm以下)时,即使在相干性低的光反射的情况下,干涉条纹也明显。作为干涉条纹的对策,也可以考虑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填埋空气层,但是在该情况下,不能进行前面板的安装作业的返工,另外,也不能进行前面板的更换。而且,当树脂有未照射紫外线的部分时,该部分成为未固化部。在此,对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讨的比较方式1的显示装置101进行说明。如图77所示,显示装置101具备显示面板110、隔着空气层120配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前方的前面板130、以及贴附在前面板130的背面上的低反射膜140。通过设有低反射膜140,前面板130的背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面板;前面板,其隔着空气层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方;以及膜,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面或者上述前面板的背面,上述空气层的厚度是50μm以下,上述显示面板和/或上述前面板能挠曲,在上述显示面板和/或上述前面板挠曲的状态下,上述空气层的厚度在0μm~50μm的范围变化,上述膜在与上述空气层相接的面具有蛾眼结构,在上述蛾眼结构的5度正反射的反射光谱中,600nm以上、780nm以下的范围内的至少一点的波长的反射率小于550nm的反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20 JP 2012-034547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面板;前面板,其隔着空气层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方;以及膜,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面或者上述前面板的背面,上述空气层的厚度是50μm以下,上述显示面板和/或上述前面板能挠曲,在上述显示面板和/或上述前面板挠曲的状态下,上述空气层的厚度在0μm~50μm的范围变化,上述膜在与上述空气层相接的面具有蛾眼结构,在上述蛾眼结构的5度正反射的反射光谱中,600nm以上、780nm以下的范围内的至少一点的波长的反射率小于550nm的反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面板包含杨氏模量不足70GPa、在上述膜变形时与上述膜一起变形的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蛾眼结构的高度是200nm以上、350n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蛾眼结构的纵横比的值是3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蛾眼结构的纵横比的值是0.5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箕浦洁三成千明田口登喜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