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064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主要由脉波调变电路,与该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变压电路,与变压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转换电路,以及与转换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出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波调变电路包括振荡器U,晶体三极管VT1,串接在外部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容C1,反相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正相端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输出端经倒相放大器K2后与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A2等结构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电路制作成本低,电能损耗小,灵敏度高,转换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主要由脉波调变电路,与该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变压电路,与变压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转换电路,以及与转换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出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波调变电路包括振荡器U,晶体三极管VT1,串接在外部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容C1,反相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正相端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输出端经倒相放大器K2后与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A2等结构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电路制作成本低,电能损耗小,灵敏度高,转换效率高。【专利说明】 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电路,具体是指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今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从而带给人们生活上很大的便 利。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电子产品大部分都涉及到转换电路,然而,传统的转换电路输出信 号不稳定,精度不高,进而影响电子产品使用的稳定性,而且传统的转换电路在使用时电路 电能损耗大、电路制作成本高,造成成本浪费,这些问题是目前所急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转换电路所存在的电能损耗大、电路制作成本高的缺 陷,提供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主要由脉波调变 电路,与该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变压电路,与变压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转换电路, 以及与转换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出电路组成;所述脉波调变电路包括振荡器U,晶体三 极管VT1,串接在外部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容C1,反相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正相端与 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输出端经倒相放大器K2后与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 的非门A2,正相端与振荡器U的CS管脚相连接、反相端与外部电源负极相连接、输出端经 二极管D1后与晶体三级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非门A1,串接在振荡器U的CS管脚与非门 A1的输出端之间的倒相放大器K1,以及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接 地的电感L2 ;所述振荡器U的VDD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其GND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电路由设置在变压器T原边的原边电路,以及设置在变压器T 副边的副边电路组成;所述原边电路由原边线圈L1,晶体三极管VT2,电阻R2,以及一端与 原边线圈L1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组成;所述晶体三极 管VT2的集电极与原边线圈L1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发射极经电阻R2后接地,而其基极则 直接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的副边电路由副边线圈L2,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与转换 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二极管D2的N极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之间的电容C4, 一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转换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一端与副边线圈 L2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转换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3组成。 所述转换电路包括转换器U2,一端与转换器U2的R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 阻R6, 一端与转换器U2的RE管脚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4后接地的电阻R5,以及与电阻 R4相并联的电容C6 ;且电阻R4和电阻R5的连接点还与转换器U2的TH管脚相连接;所述 二极管D2的N极直接与转换器U2的CL管脚相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转换器U2的⑶ 管脚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直接与转换器U2的ENG管脚相连接。 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7,电感L3,晶体三极管VT3,电阻R8 ;晶体三极管VT3 的基极与转换器U2的RC管脚连接、集电极顺次经电感L3和电阻R7后与转换器U2的VC 管脚相连接、其发射极则与电阻R8相连接,且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7与电感L3的连接 点一起形成输出端。 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从而节约电路制作成本。 (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电能损耗小,节约使用成本。 (3)本专利技术灵敏度高,转换效率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有脉波调变电路、变压电路、转换电路及输出电路这四个 大的部分。所述脉波调变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变压电 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则经转换电路后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最后 由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进行输出。 其中,所述脉波调变电路包括振荡器U,晶体三极管VT1,串接在外部电源正负极 之间的电容C1,反相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正相端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输出端 经倒相放大器K2后与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A2,正相端与振荡器U的CS 管脚相连接、反相端与外部电源负极相连接、输出端经二极管D1后与晶体三级管VT1的基 极相连接的非门A1,串接在振荡器U的CS管脚与非门A1的输出端之间的倒相放大器K1, 以及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2 ;所述振荡器U的VDD端 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其GND端接地。 同传统变压电路一样,该变压电路由设置在变压器T原边的原边电路,以及设置 在变压器T副边的副边电路组成;所述原边电路由原边线圈L1,晶体三极管VT2,电阻R2, 以及一端与原边线圈L1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组成;所 述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原边线圈L1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发射极经电阻R2后接地, 而其基极则直接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的副边电路由副边线圈L2,P极与副边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与转换 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二极管D2的N极与副边线圈L2的同名端之间的电容C4, 一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转换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一端与副边线圈 L2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转换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3组成。 所述转换电路包括转换器U2,一端与转换器U2的R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 阻R6, 一端与转换器U2的RE管脚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4后接地的电阻R5,以及与电阻 R4相并联的电容C6 ;且电阻R4和电阻R5的连接点还与转换器U2的ΤΗ管脚相连接;所述 二极管D2的Ν极直接与转换器U2的CL管脚相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转换器U2的C0 管脚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直接与转换器U2的ENG管脚相连接。 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7,电感L3,晶体三极管VT3,电阻R8 ;晶体三极管VT3 的基极与转换器U2的RC管脚连接、集电极顺次经电感L3和电阻R7后与转换器U2的VC 管脚相连接、其发射极则与电阻R8相连接,且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7与电感L3的连接 点一起形成输出端。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 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主要由脉波调变电路,与该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 变压电路,与变压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转换电路,以及与转换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出电 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波调变转换电路,主要由脉波调变电路,与该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变压电路,与变压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转换电路,以及与转换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出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波调变电路包括振荡器U,晶体三极管VT1,串接在外部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容C1,反相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正相端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输出端经倒相放大器K2后与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A2,正相端与振荡器U的CS管脚相连接、反相端与外部电源负极相连接、输出端经二极管D1后与晶体三级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非门A1,串接在振荡器U的CS管脚与非门A1的输出端之间的倒相放大器K1,以及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2;所述振荡器U的VDD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其GND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霖邱会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