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4450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辊下方的凹形槽,电磁线圈以及微控制器,凹形槽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均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凹形槽设有两条滑道,滑道中设有两根可沿滑道滑动的导轨,电磁线圈固定于两根导轨之间,电磁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电磁加热控制器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两根导轨上还设有横杆,横杆上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对压辊加热,消除压辊表面的间隙,使得压辊的厚度趋于均匀,不影响压辊的转动,也无需对压辊进行任何改动,避免传统加热方式存在的加热效率低、加热控制不精确、加热不可控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辊下方的凹形槽,电磁线圈以及微控制器,凹形槽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均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凹形槽设有两条滑道,滑道中设有两根可沿滑道滑动的导轨,电磁线圈固定于两根导轨之间,电磁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电磁加热控制器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两根导轨上还设有横杆,横杆上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对压辊加热,消除压辊表面的间隙,使得压辊的厚度趋于均匀,不影响压辊的转动,也无需对压辊进行任何改动,避免传统加热方式存在的加热效率低、加热控制不精确、加热不可控的缺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压辊缝隙调节设备
,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压 辊缝隙调节装置。 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造纸、塑料、钢板加工领域经常存在成品厚度均衡性达不到顾客要求的水平,关 键的问题在于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进行成品碾压成型时压辊的加工精度或压辊的磨损有差 别会导致辊的缝隙会有局部不均。因此就需要对缝隙不合适的部位进行调整,传统的加热 方式为电炉、加热油、烤灯等。这些方式加热效率低下,尤其是造纸、塑料加工行业因为高热 源的存在会有很大的火灾隐患,而且加热程度控制困难、设备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压辊缝隙 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高压辊的均衡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辊下方的凹形槽,电磁线圈以及微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均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 输出端,所述凹形槽设有两条滑道,所述滑道中设有两根可沿滑道滑动的导轨,所述电磁线 圈固定于两根导轨之间,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电磁加热控 制器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两根导轨上还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温度传 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为弧形板状电磁线圈。 将电磁线圈设置为弧形板状电磁线圈,使得弧形板状电磁线圈到压辊的距离均衡 一致,使压辊均匀受热。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采用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不仅能够实现对电磁加热控制器的控制,而且成本低 廉,结构简单。 优选地,所述导轨为绝缘导轨。 优选地,所述凹形槽为绝缘凹形槽。 采用绝缘导轨和绝缘凹形槽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触电的情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对压辊进行 加热,从而消除存在于压辊表面的间隙,使得压辊的厚度趋于均匀,采用电磁线圈产生的高 频电磁场对压辊的表面进行加热,不影响压辊的转动,也无需对压辊进行任何改动,同时避 免了传统加热方式存在的加热效率低、加热控制不精确、加热不可控的缺点;通过滑道与导 轨能够将电磁线圈进行移动,将电磁线圈移动到压辊需要加热的位置下方,从而实现对压 辊的局部加热,节省能源;此外,本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前景。 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其中,1-压棍,2-凹形槽,3-电磁线圈,4-微控制器,5-液压缸,6-电磁加热控制 器,7-温度传感器,21-滑道,22-导轨,23-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 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辊1 下方的凹形槽2,电磁线圈3以及微控制器4,所述凹形槽2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5,两 个液压缸5均连接到微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凹形槽2设有两条滑道21,所述滑道 21中设有两根可沿滑道滑动的导轨22,所述电磁线圈3固定于两根导轨22之间,所述电磁 线圈3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6,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连接到微控制器4的信号 输出端,两根导轨22上还设有一根横杆23,所述横杆2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 感器7与微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线圈3为弧形板状电磁线圈。 将电磁线圈3设置为弧形板状电磁线圈,使得弧形板状电磁线圈到压辊1的距离 均衡一致,使压辊1均匀受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4为单片机。 采用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不仅能够实现对电磁加热控制器6的控制,而且成本低 廉,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22为绝缘导轨,所述凹形槽2为绝缘凹形槽。 采用绝缘导轨和绝缘凹形槽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触电的情形。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横杆23上的温度传感器7采集加热区的温度信 息,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传输到微处理器4,微处理器4对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进行判断, 如果低于预设温度范围,则控制电磁加热控制器6以增大其输出电流,从而提高加热区的 温度;如果采集到加热区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则控制电磁加热控制器6以降低其输 出电流,从而降低加热区的温度,以确保加热区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既保证对压辊1 的加热效果,有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将导轨22沿滑道21移动,从而使得电磁线圈3在压辊1下方移动,使用时,将电 磁线圈3移动到压辊1需要加热的部位的下方即可,使得电磁线圈3对压辊1进行局部加 热,提1? 了加热效率。 利用电磁线圈3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对压辊1进行加热,从而消除存在于压 辊1表面的间隙,使得压辊1的厚度趋于均匀,加热过程中不影响压辊1的转动,也无需对 压辊1进行任何改动,同时避免了传统加热方式存在的加热效率低、加热控制不精确、加热 不可控的缺点。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所作 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辊下方的凹形槽,电磁线圈以及微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均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 输出端,所述凹形槽设有两条滑道,所述滑道中设有两根可沿滑道滑动的导轨,所述电磁线 圈固定于两根导轨之间,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电磁加热控 制器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两根导轨上还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温度传 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为弧形板状 电磁线圈。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辊缝隙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辊下方的凹形槽,电磁线圈以及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均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凹形槽设有两条滑道,所述滑道中设有两根可沿滑道滑动的导轨,所述电磁线圈固定于两根导轨之间,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两根导轨上还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修志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金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