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结合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301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硬结合板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至少一块双面板材料的补强硬板,以及导电粘合胶,所述补强硬板通过粘合胶与柔性线路板粘接,且柔性线路板和补强硬板连接处均露铜;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导电软板孔盘,所述补强硬板上设置有与软板孔盘对应的金属化硬板孔盘。利用普通的双面板材料的硬板,并在该硬板上开设金属化孔(即硬板孔盘),以对应柔性线路板上的元件孔(即软板孔盘),可以获得一种成本较低的软硬结合板结构,能够方便地安装穿孔插件元件,制作成本低应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硬结合板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至少一块双面板材料的补强硬板,以及导电粘合胶,所述补强硬板通过粘合胶与柔性线路板粘接,且柔性线路板和补强硬板连接处均露铜;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导电软板孔盘,所述补强硬板上设置有与软板孔盘对应的金属化硬板孔盘。利用普通的双面板材料的硬板,并在该硬板上开设金属化孔(即硬板孔盘),以对应柔性线路板上的元件孔(即软板孔盘),可以获得一种成本较低的软硬结合板结构,能够方便地安装穿孔插件元件,制作成本低应用方便。【专利说明】软硬结合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柔性线路板的补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软硬结合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小型化,柔性线路板(简称FPC)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像手 机这种小型化电子产品几乎离不开FPC,但目前的FPC电路越来越复杂,尺寸越来越小,器 件也越来越多,普通FPC很难满足需求,一般现有的FPC制作完成后再压合补强板,但补强 板无法金属化孔,这种FPC只适用于SMT贴片元件安装,对有穿孔插件元件的电路板一般只 能采用软硬结合板更多的产品采用软硬结合板设计。但传统的软硬结合板常常因成本太 高,难以在实际产品中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传统的软硬结合板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以 在实际产品中应用的软硬结合板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种软硬结合板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至少一块双面板材料的补强硬板,以及导 电粘合胶,所述补强硬板通过粘合胶与柔性线路板粘接,且柔性线路板和补强硬板连接处 均露铜;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导电软板孔盘,所述补强硬板上设置有与软板孔盘对应 的金属化硬板孔盘。 按照实际需要,利用导电粘合胶将至少一块的补强硬板粘接并压合在柔性线路 板上,形成一种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的软硬结合板结构,这种补强硬板采用普通的双面板 (双面以上也可以)材料制成,并通过在柔性线路板和补强硬板上设置孔盘,可以简单实现 金属化孔,从而能够方便地在软硬结合板结构上安装穿孔插件元件。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优选的是,所述软板孔盘包括软板焊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软板焊盘中心的软板焊 盘开孔;所述硬板孔盘包括硬板焊盘,以及设置于所述硬板焊盘中心的硬板焊盘开孔;所 述软板孔盘面积小于硬板孔盘面积。软板孔盘与硬板孔盘连接起来,形成元件孔,用于穿插 穿孔插件元件,简单方便。其中,软板孔盘的开孔与硬板孔盘的开孔对齐,软板孔盘面积小 于硬板孔盘面积,能保证软板焊盘与硬板焊盘的良好导电接触,以使安装穿孔插件元件时 接触良好。 优选的是,所述硬板焊盘的外边缘超出软板焊盘的外边缘一段距离,且所述硬 板焊盘开孔的内边缘超出软板焊盘开孔的内边缘一段距离。例如,将软板焊盘、软板 焊盘开孔、硬板焊盘、硬板焊盘开孔均设置为圆形时,使软板焊盘半径比硬板焊盘半径 略小0. 05-0. 1mm,使得导电接触良好,而软板焊盘开孔半径比硬板焊盘开孔半径略小 0. 05-0. 1mm,便于孔盘对位,不仅加工制造方便,也使软板和硬板的对位也简单。 优选的是,所述硬板焊盘外边缘与其他线路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使软板孔盘与硬 板孔盘与其他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压合到一起后与其他线路形成短路或干扰。此点 根据对准工艺水平而定,比如当对准精度小于0. 1mm时,间距大于0. 1+0. 05mm即可,0. 05mm 为制作安全间距。 优选的是,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软板定位孔,所述补强硬板上设置 有与软板定位孔对应的硬板定位孔。通过设置定位孔,方便将硬板与软板安装对齐。 优选的是,所述硬板定位孔设置于补强硬板的边缘,且所述硬板定位孔与所述软 板定位孔大小相同。将定位孔设置在边缘位置,相对于将定位孔设置在中间位置,能够不影 响线路布局,对硬板和软板的定位也更准确方便。 优选的是,所述补强硬板边缘到所述柔性线路板边缘具有一段距离。使硬板到软 板边缘保持一段小于0. l-o. 2mm的距离,更容易将硬板安装定位于软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补强硬板至少为一层。根据实际需要,硬板可为一层甚至四层或四 层以上。 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利用普通的双面板材料的硬板,并在该硬 板上开设金属化孔,以对应柔性线路板上的元件孔,可以获得一种成本较低的软硬结合板 结构,能够方便地安装穿孔插件元件,制作成本低,应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软硬结合板结构的柔性线路板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软硬结合板结构的补强硬板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软硬结合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软硬结合板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软硬结合板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软硬结合板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柔性线路板,110-软板孔盘,112-软板焊盘,114-软板焊盘开 孔,120-软板定位孔,200-粘合胶,300-补强硬板,310-硬板孔盘,312-硬板焊盘,314-硬 板焊盘开孔,320-硬板定位孔,330-硬板焊盘外其它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软硬结合板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100,至少一块双面板 材料的补强硬板300,以及导电粘合胶200,该补强硬板300通过粘合胶200与柔性线路板 100粘接,且柔性线路板100和补强硬板300连接处均露铜;该柔性线路板100上设置有导 电软板孔盘110,该补强硬板300上设置有与软板孔盘110对应的金属化硬板孔盘310。 按照实际需要,利用导电粘合胶200将至少一块的补强硬板300粘接并压合在柔 性线路板100上,形成一种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的软硬结合板结构,这种补强硬板300采用 普通的双面板材料制成,并通过在柔性线路板100和补强硬板300上设置孔盘,可以简单实 现金属化孔,从而能够方便地在软硬结合板结构上安装穿孔插件元件。 而且,如图1至图3所示,该软硬结合板结构的软板孔盘110包括软板焊盘112,以 及设置于软板焊盘112中心的软板焊盘开孔114 ;该软硬结合板结构的硬板孔盘310包括 硬板焊盘312,以及设置于硬板焊盘312中心的硬板焊盘开孔314 ;软板孔盘110面积小于 硬板孔盘310面积。软板孔盘110与硬板孔盘310连接起来,形成元件孔,用于穿插穿孔插 件元件,简单方便。其中,软板孔盘110的开孔与硬板孔盘310的开孔对齐,软板孔盘110 面积小于硬板孔盘310面积,能使软板焊盘112与硬板焊盘312的良好导电接触,在安装穿 孔插件元件时能保证接触良好。 此处,如图5所示,硬板焊盘312的外边缘超出软板焊盘112的外边缘一段距离, 且硬板焊盘开孔314的内边缘超出软板焊盘开孔114的内边缘一段距离。此处,优选将软 板焊盘112、软板焊盘开孔114、硬板焊盘312、硬板焊盘开孔314均设置为圆形,则软板焊 盘112半径略小于硬板焊盘312半径,且软板焊盘开孔114半径略小于硬板焊盘开孔314 半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硬结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线路板,至少一块双面板材料的补强硬板,以及导电粘合胶,所述补强硬板通过粘合胶与柔性线路板粘接,且柔性线路板和补强硬板连接处均露铜;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导电软板孔盘,所述补强硬板上设置有与软板孔盘对应的金属化硬板孔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