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皮肤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257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皮肤缝合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为用于刺穿皮肤组织的针尖、另一端为针尾,所述针体上靠近所述针尖的位置设有用于供缝线穿过的针孔,所述针体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尾处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供缝线滑行的滑行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针孔设在靠近针尖的部位,缝线从针尾进入并穿过针孔,在缝合时只需针体上针孔部位穿透皮肤并在穿透的一端拉长缝线即可,从而避免了整根针体穿透皮肤,降低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而且缩小外科医生进行缝合操作时的幅度,节省体力,减少对术区周围的影响;拉长时缝线沿滑行机构滑动,能够有效避免人手或者持针钳对缝线运动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皮肤缝合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为用于刺穿皮肤组织的针尖、另一端为针尾,所述针体上靠近所述针尖的位置设有用于供缝线穿过的针孔,所述针体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尾处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供缝线滑行的滑行机构;本技术通过将针孔设在靠近针尖的部位,缝线从针尾进入并穿过针孔,在缝合时只需针体上针孔部位穿透皮肤并在穿透的一端拉长缝线即可,从而避免了整根针体穿透皮肤,降低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而且缩小外科医生进行缝合操作时的幅度,节省体力,减少对术区周围的影响;拉长时缝线沿滑行机构滑动,能够有效避免人手或者持针钳对缝线运动的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专利说明】外科皮肤缝合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外科皮肤缝合针。
技术介绍
缝合针主要用于外科手术缝合,多为不锈钢丝在针尾钻孔或开槽制成,外表经打 磨、电解处理,十分光滑。目前,各医院使用的外科皮肤缝合针有圆形针、三角针、直针等多 种类型,但是缝合针上用于供缝线穿过的针孔均设于针尾部位,在进行缝合时必须使整根 缝合针穿透皮肤,造成对皮肤组织的切割损伤较大,而且外科医生进行缝合操作时的幅度 较大,不仅浪费体力,还增大了对术区周围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缝合针进行改进,使其在进行缝合时无需整根针体穿透皮 肤,降低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而且缩小外科医生进行缝合操作时的幅度,节省体 力,减少对术区周围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皮肤缝合针,其在进行缝合时无 需整根针体穿透皮肤,降低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而且缩小外科医生进行缝合操作 时的幅度,节省体力,减少对术区周围的影响。 本技术的外科皮肤缝合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为用于刺穿皮肤组织 的针尖、另一端为针尾,所述针体上靠近所述针尖的位置设有用于供缝线穿过的针孔,所述 针体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尾处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供缝线滑行的滑行机构。 进一步,所述滑行机构为所述针体表面下凹形成的光滑凹槽。 进一步,所述光滑凹槽沿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光滑凹槽的长度为 所述针体长度的1/5-3/5。 进一步,所述针孔中心与所述针尖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针体长度的1/7-1/5。 进一步,所述针体为圆柱式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针孔呈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针孔的边缘设置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上设置有向所述针孔内侧打 开的单向封盖。 进一步,所述针体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尖处向内延伸的条纹的粗糙面,并且所述粗 糙面沿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外科皮肤缝合针,通过将针孔设在靠近针 尖的部位,缝线从针尾进入并穿过针孔,在缝合时只需针体上针孔部位穿透皮肤并在穿透 的一端拉长缝线即可,从而避免了整根针体穿透皮肤,降低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而 且缩小外科医生进行缝合操作时的幅度,节省体力,减少对术区周围的影响;拉长时缝线沿 滑行机构滑动,能够有效避免人手或者持针钳对缝线运动的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使 用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外科皮肤缝合针,包括针 体1,所述针体1的一端为用于刺穿皮肤组织的针尖2、另一端为针尾3,所述针体1上靠近 所述针尖2的位置设有用于供缝线9穿过的针孔4,所述针体1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尾3处向 内延伸形成用于供缝线9滑行的滑行机构;向内即从针尖2或者针尾3朝向针体1的方向, 即从针体1两端朝向中央;通过将针孔4设在靠近针尖2的部位,缝线9从针尾3进入并穿 过针孔4,在缝合时只需针体1上针孔4部位穿透皮肤并在穿透的一端拉长缝线9即可,从 而避免了整根针体1穿透皮肤,降低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而且缩小外科医生进行 缝合操作时的幅度,节省体力,减少对术区周围的影响;拉长时缝线9沿滑行机构滑动,能 够有效避免人手或者持针钳对缝线9运动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行机构为所述针体1表面下凹形成的光滑凹槽5 ;在外科皮肤 缝合前,首先通过针孔4从针体1内面向背面穿好缝线9,然后把缝线9的一部分埋于光滑 凹槽5处,再用持针钳夹住针体1上设置光滑凹槽5的部位,此时针钳夹与光滑凹槽5之间 形成具有两端开口的通道,缝线9可在此通道中滑行,固定了缝线9的运动轨道,避免拉线 时缝线9的无规则运动,降低缝线9操作的难度,减少手术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滑凹槽5沿所述针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光滑凹槽5 的长度为所述针体1长度的2/5 ;光滑凹槽5为与针体1同向的凹槽,即当针体1为直形时, 光滑凹槽5也为直形;同理,当针体1为弧形时,光滑凹槽5也为弧形;光滑凹槽5的长度既 要保证缝线9在其中运动的稳定,也应避免对针体1结构造成过度影响,同时考虑加工制造 的难度;经反复研究,当光滑凹槽5的长度为针体1长度的2/5时,能较佳地满足上述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孔4中心与所述针尖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针体1长度的1/6 ; 针孔4中心与针尖2之间的距离也决定了针体1穿透皮肤组织的长度,由于针体1是逐渐 变细以形成针尖2的,针孔4的开设还要考虑到接近针尖2部位的强度;经研究,针孔4中 心与针尖2之间的距离为针体1长度的1/6时,能较佳地满足上述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体1为圆柱式弧形结构;圆柱式弧形结构使皮肤缝合操作更 加流畅和容易,有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手术效率;针体1的弧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可以是1/2、3/8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孔4呈椭圆形;椭圆形针孔4便于缝线9穿过,降低穿线难度,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孔4的边缘设置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上设置有向所述针孔4 内侧打开的单向封盖6 ;单向封盖6只能单向打开;进线口便于进线,从而省去了医务人员 对孔时间;单向封盖6保证穿好的缝线9不会脱落,增强了穿线的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单 向封盖6不会造成组织拉伤,有效减轻病患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体1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尖2处向内延伸的条纹的粗糙面7,并 且所述粗糙面7沿所述针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粗糙面7使针体1与皮肤组织之间产生细 微的间隙,该间隙减少了相互接触的面积,有效减小穿刺的阻力。 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如图2所示,针尖2从皮肤切口一侧Μ处进针、 从另一侧Ν处出针,当针尖2刺出一定长度,露出针孔4时,可用镊子夹住针体1进行缝线 9 ;缝线9时,固定缝线9的自由端d以防止其从Ν处拉出,从出针的Α处拉动缝线9,缝线9 连接线圈的一端e被拉出,当缝线9长度足够打结时剪断并退出针体1即可进行缝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科皮肤缝合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为用于刺穿皮肤组织的针尖、另一端为针尾,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上靠近所述针尖的位置设有用于供缝线穿过的针孔,所述针体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尾处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供缝线滑行的滑行机构;所述针体上还设有从所述针尖处向内延伸的条纹的粗糙面,并且所述粗糙面沿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雪李恒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