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衣片上一次固定多个扣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3201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在衣片上一次固定多个扣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一固定辅助机构,固定辅助机构设有一侧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的同一位置处各开一加工槽;将第一模板翻起,第一模板上设置有边缘凸起的限定区域,将待加工衣片放入限定区域;2)将第二模板翻起并覆盖第一模板及待加工衣片,第二模板上固定一卡位模板,在卡位模板上设置多个间距相等的卡槽,将扣袢弯折后放入所述卡槽中;将第三模板翻起并压住固定好扣袢位置的待加工衣片;3)将固定好待加工衣片及扣袢的固定辅助机构放入缝纫机下,缝纫机顺着所述加工槽运行,一次将多颗扣袢订在待加工衣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一固定辅助机构,固定辅助机构设有一侧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的同一位置处各开一加工槽;将第一模板翻起,第一模板上设置有边缘凸起的限定区域,将待加工衣片放入限定区域;2)将第二模板翻起并覆盖第一模板及待加工衣片,第二模板上固定一卡位模板,在卡位模板上设置多个间距相等的卡槽,将扣袢弯折后放入所述卡槽中;将第三模板翻起并压住固定好扣袢位置的待加工衣片;3)将固定好待加工衣片及扣袢的固定辅助机构放入缝纫机下,缝纫机顺着所述加工槽运行,一次将多颗扣袢订在待加工衣片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服的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在衣片上一次固定多个扣袢 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衣服的加工中会涉及到给衣服的某个衣片加工多个扣袢的工序。 例如,一件设有门襟的上衣的制作过程中:将衣服交门处的一边先束皱,再在门襟处订上5 个直径为〇. 2CM的橡筋扣袢。具体操作方法为:1、将衣服左右边的门襟先用平车缝纫机束 褶束成所需要的长度;2、在衣片上订好相应的扣袢位置;3、依次将橡筋扣袢订在定好位置 的衣片上。 现有技术中这种操作方式会带来如下不足:由于束好褶的搭头门襟处呈倦缩状, 不易按平,易导致5个扣袢的定位不准确,进而产生位置的变动,导致各扣袢之间的间距不 一致,也易产生5个扣袢纵向不齐。另外,由于橡筋扣袢直经只有0. 2CM,且弹性大,弯折后 容易散开,人手很难捏住,操作困难,且每个扣袢在装订的前后都要起针、收针、剪线,不仅 工作效率低,而且制作好的效果不美观。 由此可见,如何对现有技术改进,提供,操 作方便,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操作的方 便程度,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在衣片上一次固定多个扣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一固定辅助机构,所述固定辅助机构设有一侧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模 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的同一位置处各开一通孔作为 加工槽;将所述第一模板翻起,所述第一模板上与所述第二模板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边缘凸 起的限定区域,将所述待加工衣片放入所述限定区域; 2)将所述第二模板翻起并覆盖所述第一模板及待加工衣片,所述第二模板上与 所述第三模板相对的一面固定一卡位模板,所述卡位模板位于所述第二模板上加工槽的左 边,在所述卡位模板上靠近所述加工槽的一侧设置多个间距相等的卡槽,将所述扣袢弯折 后放入所述卡槽中;然后将所述第三模板翻起并压住固定好扣袢位置的待加工衣片; 3)将固定好待加工衣片及扣袢的固定辅助机构放入缝纫机下,用所述缝纫机顺着 所述加工槽运行,一次将多颗扣袢订在待加工衣片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活动连接的一侧通过胶布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位模板为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卡位模板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限定区域的形成方法为:先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根据预设规则画出限 定区域的边界,然后在所述限定区域的边界上贴上凸条。 优选地,所述凸条为棉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由于通过设置一固定辅助机构来固定待加工衣片以及多 个扣袢的位置,将待加工的衣片及所有扣袢的位置固定好后,再用平车缝纫机进行车缝,一 次就将多个扣袢与待加工衣片订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握不住橡筋扣绊、需要定 位、需要剪多个线头、位置不准、工序繁锁等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订好的扣袢间距不一致, 纵向不整齐的问题,增强了工艺美观程度,同时大大提高了操作的方便程度,节约时间,提 高了生产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衣片上一次固定多个扣袢的方法实施例所用的固定辅助机构的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三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 行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一固定辅助机构,所述固定辅助机构设有一侧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模 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的同一位置处各开一通孔作为 加工槽;将所述第一模板翻起,所述第一模板上与所述第二模板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边缘凸 起的限定区域,将所述待加工衣片放入所述限定区域; 2)将所述第二模板翻起并覆盖所述第一模板及待加工衣片,所述第二模板上与 所述第三模板相对的一面固定一卡位模板,所述卡位模板位于所述第二模板上加工槽的左 边,在所述卡位模板上靠近所述加工槽的一侧设置多个间距相等的卡槽,将所述扣袢弯折 后放入所述卡槽中;然后将所述第三模板翻起并压住固定好扣袢位置的待加工衣片; 3)将固定好待加工衣片及扣袢的固定辅助机构放入缝纫机下,用所述缝纫机顺着 所述加工槽运行,一次将多颗扣袢订在待加工衣片上。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加工衣片及多个扣袢用固定辅助机构固定;所述固定辅助机构如图1-图 3所示,其设有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第三模板3,其中,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第三模板 3的一侧活动连接在一起,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第三模板3的同一位置处各开一个加工 槽11、21、31 ;将第一模板1翻起,所述第一模板上与所述第二模板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边缘 13凸起的、用于限定待加工衣片的限定区域12,将待加工衣片放入限定区域12 ; 设置的加工槽11、21、31是为了使平车缝纫机的车针通过; 2)将第二模板2翻起并覆盖第一模板1及待加工衣片,第二模板2上与所述第三 模板3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一卡位模板22,所述卡位模板22位于所述第二模板2加工槽21 的左边,在卡位模板22上靠近所述加工槽21的一侧设置多个间距相等的卡槽23,将扣袢弯 折后放入卡槽23中;将第三模板3翻起并压住固定好扣袢位置的待加工衣片; 3)将固定好待加工衣片及扣袢的固定辅助机构放入平车缝纫机下,平车缝纫机顺 着所述加工槽运打,一次就将多颗扣祥订在待加工衣片上。 其中,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可采用透明的PVC板制成,三者一侧活动连 接,这样可便于每个模板的翻页操作。这三个模板活动连接的一侧可采用胶布连接,如牛皮 月父等; 其中,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的加工槽可以一起加工形成,如将三个模 板叠放在一起,然后一起开槽,这样就保证三者开设的加工槽在三者叠放后能够对中,可避 免三个模板叠放后加工槽错位。 其中,卡位模板可选用不锈钢铁片制成,当然并不限于这种材质,其他的金属材质 或塑料、橡胶材质也可。 如果卡位模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设置的卡槽则可焊接形成在卡位模板上;如果 卡位模板为塑料或橡胶材质,则可与卡位模板一同通过模具注塑成型。 其中,设置的限定区域是用来固定待加工衣片,并且规范和检验待加工衣片的大 小、形状的标准性、合格性。设置的限定区域并不局限于图1中的这一种形状,而是根据待 加工衣片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衣片上一次固定多个扣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一固定辅助机构,所述固定辅助机构设有一侧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的同一位置处各开一通孔作为加工槽;将所述第一模板翻起,所述第一模板上与所述第二模板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边缘凸起的限定区域,将所述待加工衣片放入所述限定区域;2)将所述第二模板翻起并覆盖所述第一模板及待加工衣片,所述第二模板上与所述第三模板相对的一面固定一卡位模板,所述卡位模板位于所述第二模板上加工槽的左边,在所述卡位模板上靠近所述加工槽的一侧设置多个间距相等的卡槽,将所述扣袢弯折后放入所述卡槽中;然后将所述第三模板翻起并压住固定好扣袢位置的待加工衣片;3)将固定好待加工衣片及扣袢的固定辅助机构放入缝纫机下,用所述缝纫机顺着所述加工槽运行,一次将多颗扣袢订在待加工衣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林张顺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猫人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