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3193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在A塔楼的操作层内用散件拼装一段贝雷架,然后由操作人员用撬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当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为悬空贝雷架的1.5倍时;在贝雷架后端再连接一段贝雷架作为配重,然后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使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始终大于悬空的贝雷架重量的1.5倍,直至贝雷架前端搭在B塔楼操作层,然后拆除作为配重的贝雷架;用同样方法搭设两根贝雷架,然后在两根贝雷架之间搭设工字钢,最后在工字钢上铺设模板后形成操作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可满足大型构件无法使用塔吊进入楼层时搭设操作平台的可行性,且无人员高空作业,保证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在A塔楼的操作层内用散件拼装一段贝雷架,然后由操作人员用撬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当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为悬空贝雷架的1.5倍时;在贝雷架后端再连接一段贝雷架作为配重,然后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使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始终大于悬空的贝雷架重量的1.5倍,直至贝雷架前端搭在B塔楼操作层,然后拆除作为配重的贝雷架;用同样方法搭设两根贝雷架,然后在两根贝雷架之间搭设工字钢,最后在工字钢上铺设模板后形成操作平台。本专利技术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可满足大型构件无法使用塔吊进入楼层时搭设操作平台的可行性,且无人员高空作业,保证安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 领域。 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方便操作,常需要在两塔楼之间搭设大型操作平台,大型 操作平台通常采用贝雷架进行支撑。目前架设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是先在地面将贝雷平台 拼装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塔吊将两根贝雷架吊装在两塔楼之间的操作层,然后在在两根 贝雷架之间搭设工字钢,最后在工字钢上铺设模板后形成操作平台。但如果两塔楼之间间 距过大,贝雷架较长,重量较重时,会超出塔吊的允许起吊重量,无法使用塔吊进行吊装。同 时有可能存在当平台使用完毕后,整个平台被封闭在建筑物内,塔吊无法进行吊运的现象 需要另外寻找一种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及装置,以解 决由于两塔楼之间间距过大,贝雷架重量较重,无法使用塔吊进行吊装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该方法是在A塔楼的操作层内用散件拼装 一段贝雷架,然后由操作人员用撬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当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为 悬空贝雷架的1.5倍时;在贝雷架后端再连接一段贝雷架作为配重,然后再向B塔楼方向撬 动贝雷架,使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始终大于悬空的贝雷架重量的1.5倍,直至贝雷架前端 搭在B塔楼操作层,然后拆除作为配重的贝雷架;用同样方法在A塔楼操作层与B塔楼操作 层之间搭设两根贝雷架,然后在两根贝雷架之间搭设工字钢,最后在工字钢上铺设模板后 形成操作平台。 前述方法中,所述贝雷架前端分别与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和B塔楼操作 层顶部的手动葫芦连接;在操作人员用撬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时,可通过A塔楼操作 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和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平衡贝雷架悬空部分的重量。 前述方法中,所述用散件拼装的一段贝雷架底部设有一组与贝雷架移动方向垂直 的钢管,以减小贝雷架与操作层底面的摩擦阻力。 前述方法中,所述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将贝雷架前端提起,B塔楼操作层 顶部的手动葫芦向前缓慢拉动贝雷架以减轻操作人员撬动贝雷架的劳动强度;贝雷架在撬 动过程中,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和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始终处于拉紧状 态。 按前述方法构成的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装置,包括安装在A塔楼操作 层顶部的A手动葫芦和安装在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B手动葫芦;A手动葫芦经钢丝绳与贝 雷架顶部连接,B手动葫芦经钢丝绳与贝雷架前端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贝雷架底部设有一组钢管,钢管与贝雷架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前述装置中,所述贝雷架后端设有用于撬动贝雷架的撬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A操作层用散件现场拼装贝雷架,然后在贝雷架 底部放置一组钢管,以减小贝雷架与操作层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便操作人员用撬棍撬动 贝雷架后端,使贝雷架前端从A塔楼边缘悬空越过两塔楼之间的间隔使贝雷架前端搭在B 塔楼边缘,形成大型操作平台的桁架梁,然后在两根桁架梁之间搭设工字钢,最后在工字钢 上铺设模板后形成操作平台。本专利技术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可满足大型构件无法使用塔吊 进入楼层时搭设操作平台的可行性,且无人员高空作业,保证安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1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2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3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4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构建的大型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 A手动葫芦、2- B手动葫芦、3- A塔楼操作层、4- B塔楼操作 层、5-钢管、6-撬棍、7-贝雷架、8-工字钢、9-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该方法是在A塔 楼的操作层内用散件拼装一段贝雷架,然后由操作人员用撬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 当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为悬空贝雷架的1. 5倍时;在贝雷架后端再连接一段贝雷架作为配 重,然后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使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始终大于悬空的贝雷架重量 的1.5倍,直至贝雷架前端搭在B塔楼操作层,然后拆除作为配重的贝雷架;用同样方法在 A塔楼操作层与B塔楼操作层之间搭设两根贝雷架,然后在两根贝雷架之间搭设工字钢,最 后在工字钢上铺设模板后形成操作平台。所述贝雷架前端分别与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 动葫芦和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连接;在操作人员用撬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 时,可通过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和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平衡贝雷架悬空 部分的重量。所述用散件拼装的一段贝雷架底部设有一组与贝雷架移动方向垂直的钢管, 以减小贝雷架与操作层底面的摩擦阻力。所述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将贝雷架前端 提起,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向前缓慢拉动贝雷架以减轻操作人员撬动贝雷架的劳 动强度;贝雷架在撬动过程中,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和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 芦始终处于拉紧状态。 按前述方法构成的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安装 在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A手动葫芦1和安装在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B手动葫芦2 ;A手动葫 芦1经钢丝绳与贝雷架7顶部连接,B手动葫芦2经钢丝绳与贝雷架7前端连接。贝雷架 7底部设有一组钢管5,钢管5与贝雷架7长度方向垂直设置。贝雷架7后端设有用于撬动 贝雷架7的撬棍6。 实施例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5所示,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如图1所示,在A塔楼操作层3内用散件拼装一段贝雷架7,贝雷架7底部与A 塔楼操作层3的地面之间放置一组Φ48πιπι的钢管5,钢管5垂直于贝雷架7的长度方向。 在Α塔楼操作层3和Β塔楼操作层4的上层楼板结构梁上分别安装Α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 动葫芦1和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2, 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1吊起在A塔楼 操作层3内用散件拼装的一段贝雷架。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2经与钢丝绳绑在贝 雷架7前端。 步骤2,如图2所示,拉动A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1,使贝雷架体7向上提 升,同时拉动B塔楼操作层顶部的手动葫芦2,使绑在贝雷架7前端的钢丝绳始终处于拉紧 状态。然后操作人员使用撬棍撬动贝雷架7后端,使贝雷架7向前移动前端伸出A塔楼操 作层3边缘处于悬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两塔楼间安装大型操作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A塔楼的操作层内用散件拼装一段贝雷架,然后由操作人员用撬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当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为悬空贝雷架的1.5倍时;在贝雷架后端再连接一段贝雷架作为配重,然后再向B塔楼方向撬动贝雷架,使楼板上的贝雷架重量始终大于悬空的贝雷架重量的1.5倍,直至贝雷架前端搭在B塔楼操作层,然后拆除作为配重的贝雷架;用同样方法在A塔楼操作层与B塔楼操作层之间搭设两根贝雷架,然后在两根贝雷架之间搭设工字钢,最后在工字钢上铺设模板后形成操作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泉熊军解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