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969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1:24
一种复合式净水器。涉及给水工程净水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精巧、成本低廉且占地面积小,并高效净化水体的复合式净水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预处理池、沉淀池和细处理池;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气体混合区,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沉淀池包括蓄水区和高效沉淀区,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所述蓄水区和所述高效沉淀区之间设有隔板、且底部连通,所述高效沉淀区顶部连通所述细处理池;所述细处理池从上到下包括相互连通的生物降解区、曝气区和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下方开设有出水口。地表水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效处理后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净水器。涉及给水工程净水设备领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精巧、成本低廉且占地面积小,并高效净化水体的复合式净水器。本专利技术包括预处理池、沉淀池和细处理池;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气体混合区,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沉淀池包括蓄水区和高效沉淀区,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所述蓄水区和所述高效沉淀区之间设有隔板、且底部连通,所述高效沉淀区顶部连通所述细处理池;所述细处理池从上到下包括相互连通的生物降解区、曝气区和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下方开设有出水口。地表水经本专利技术的高效处理后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专利说明】一种复合式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水工程净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复合式生、物化净水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为增强自来水普及率、加强生活用水的饮用安全,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村饮用水 安全的通知。对此,大多数省市发起了"村村通自来水"的工程,并提高了饮用水的标准。目 前,若在农村使用大型水处理装置,则会带来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陷;若使用小型净水 器,则水质又无法达到新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精巧、成本低廉且占地面积小,并高效净化 水体的复合式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预处理池、沉淀池和细处理池; 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气体混合区,所述气体混合区 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设有曝气管; 所述沉淀池包括蓄水区和高效沉淀区,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所述蓄 水区和所述高效沉淀区之间设有隔板、且底部连通,所述高效沉淀区顶部连通所述细处理 池; 所述细处理池从上到下包括相互连通的生物降解区、曝气区和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下 方开设有出水口。 所述预处理池还包括设在气体混合区上方的药泥反应区,所述药泥反应区顶部连 通所述蓄水区,所述高效沉淀区底部设有通向所述药泥反应区顶部的药泥回流装置。 所述高效沉淀区中部设有双层双向斜管和污泥排放口。 所述细处理池还包括气水反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中,将化学、物理、生化多级处理工艺设备有机组合化装置,避免了原来水 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自耗水大、耗能大及操作管理不便等缺陷,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廉、 自动化程度高且能耗底的特点,同时,本专利技术中平面、高程布置科学合理,地表水经本专利技术 的高效处理后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预处理池,10是进水口,11是气体混合区,111是曝气管,12是药泥反应区; 2是沉淀池,21是蓄水区,22是高效沉淀区,220是双层双向斜管,23是隔板,24是药泥 回流装置; 3是细处理池,30是出水口,31是生物降解区,32是曝气区,33是过滤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包括预处理池1、沉淀池2和细处理池3 ; 所述预处理池1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2,所述预处理池1包括气体混合区11,所述气体 混合区11底部开设有进水口 10、且所述气体混合区11底部设有曝气管111 ; 所述沉淀池2包括蓄水区21和高效沉淀区22,所述预处理池1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 21,所述蓄水区21和所述高效沉淀区22之间设有隔板23、且底部连通,所述高效沉淀区22 顶部连通所述细处理池3 ; 所述细处理池3从上到下包括相互连通的生物降解区31、曝气区32和过滤区33,所述 过滤区33下方开设有出水口 30。 所述预处理池1还包括设在气体混合区11上方的药泥反应区12,所述药泥反应区 12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21,所述高效沉淀区22底部设有通向所述药泥反应区12顶部的药 泥回流装置24。 所述高效沉淀区22中部设有双层双向斜管220和污泥排放口。 本专利技术由预处理池1、沉淀池2和细处理池3构成。污水经进水口 10进入预处理 池1,在预处理池1中的气体混合区11进行溶气,并上浮进入药泥反应区12,与通过药泥回 流装置24回流的药泥进行反应,从而完成预处理。经预处理的污水从药泥反应区12顶部进 入蓄水区21,并从隔板23下方进入高效沉淀区22,在高效沉淀区22中部通过双层双向斜 管220的处理,达到高效沉淀的效果。沉淀完成后的滤液和从沉淀池2顶部流向细处理池 3,污泥则可从高效沉淀区22中部的污泥排放口排出。滤液从细处理池3顶部流入,依次经 过生物降解区31、曝气区32和过滤区33的高效处理,最终转变为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清水, 并从出水口排出。【权利要求】1. 一种复合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沉淀池和细处理池; 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气体混合区,所述气体混合区 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设有曝气管; 所述沉淀池包括蓄水区和高效沉淀区,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所述蓄 水区和所述高效沉淀区之间设有隔板、且底部连通,所述高效沉淀区顶部连通所述细处理 池; 所述细处理池从上到下包括相互连通的生物降解区、曝气区和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下 方开设有出水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还包括设在 气体混合区上方的药泥反应区,所述药泥反应区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所述高效沉淀区底 部设有通向所述药泥反应区顶部的药泥回流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沉淀区中部设有 双层双向斜管和污泥排放口。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处理池还包括气水 反洗装置。【文档编号】C02F9/14GK104098219SQ201310113457【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专利技术者】沈德祥 申请人:扬州市恒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沉淀池和细处理池;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气体混合区,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气体混合区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沉淀池包括蓄水区和高效沉淀区,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连通所述蓄水区,所述蓄水区和所述高效沉淀区之间设有隔板、且底部连通,所述高效沉淀区顶部连通所述细处理池;所述细处理池从上到下包括相互连通的生物降解区、曝气区和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下方开设有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恒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