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932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发光结构、触控导电结构及驱动结构。该发光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该触控导电结构电连接该阳极,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该驱动结构电连接该发光结构,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结构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通常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式显示面板上通过黏接等方式附加一触控屏来实现。然而,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式显示面板及触控屏一般具有独立的驱动电路结构,并且分别需要通过一软性电路板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可见,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较复杂,不符合现有触控显示面板日益集成化及轻薄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发光结构、触控导电结构及驱动结构。该发光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该触控导电结构电连接该阳极,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该驱动结构电连接该发光结构,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中,该触控导电结构电连接该阳极,该驱动结构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使得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结构与触控驱动结构集成在一起,从而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较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导电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发光结构11触控导电结构12驱动结构13软性电路板14阳极111阴极112有机发光层113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第二薄膜晶体管132存储电容133栅极线134数据线135功率线136像素150第一导电线路121第二导电线路122第一行像素组150a第二行像素组150b第一端150c第二端150d信号传输线141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3介电层102封胶体104栅极绝缘层137第一隔离层组138第二隔离层组139钝化层130栅极G源极S漏极D沟道层160导通孔105、170、17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结构示意图。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OLED)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发光结构11、触控导电结构12、驱动结构13、及软性电路板14。该发光结构11包括阴极112、阳极111及夹于该阴极112与该阳极111之间的有机发光层113。该触控导电结构12电连接该阳极111,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上的触摸动作。该驱动结构13电连接该发光结构11,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11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12。该软性电路板14电连接该驱动结构13,用于传输各种驱动信号至该驱动结构13。其中,该驱动结构13可以交替输出该显示驱动信号及该触控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11与该触控导电结构12。该驱动结构13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第二薄膜晶体管132、存储电容133、栅极线134、数据线135、及功率线136。该数据线135及该功率线136相互平行且与该栅极线134垂直绝缘相交。该数据线135、该功率线136与该栅极线134交叉定义复数呈矩阵排布的像素150。每一像素150对应包括一发光结构11、一存储电容133、一第一薄膜晶体管131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132。其中,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栅极连接该栅极线134,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源极连接该数据线135,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漏极经由该存储电容133连接该功率线136。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栅极连接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漏极,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漏极连接该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及该触控导电结构12,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源极连接该功率线136。该栅极线134、数据线135、功率线136还分别经由信号传输线141连接至该软性电路板14,而该触控导电结构12系经由该驱动结构13连接该软性电路板14,从而该触控导电结构12无需再单独连接软性电路板14。该触控导电结构12包括第一导电线路121及与该第一导电线路121绝缘的第二导电线路122,该第一导电线路121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分别连接二不同像素150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具体地,该第一导电线路121及该第二导电线路122相邻设置且均沿该像素矩阵行的方向延伸,该第一导电线路121对应至少一行像素150且与该行像素150其中之一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连接,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对应至少一行像素150且与该行像素150其中之一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连接。在一种实施例中,定义与该第一导电线路121对应的至少一行像素150为第一行像素组150a,定义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对应的至少一行像素150为第二行像素组150b,该第一行像素组150a与该第二行像素组150b包括第一端150c及与该第一端150c相反的第二端150d,该第一导电线路121连接该第一行像素组150a的第一端150c的最外侧的像素150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该第二导电线路122连接该第二行像素组150b的第二端150d的最外侧的像素150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导电结构1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第一导电线路121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均呈梳状,且该第一导电线路121的梳状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的梳状交错啮合。该第一导电线路121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电容耦合使得该触控导电结构12形成电容式触控电路结构。请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的剖面示意图,可以理解地,由于剖面角度受限,该剖面示意图仅示出一像素的部分剖面结构。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3、介电层102及封胶体104。该介电层102中设置有导通孔105。该驱动结构13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01上,该发光结构11设置于该驱动结构13远离该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该介电层103设置于该发光结构11远离该驱动结构13的一侧,该触控导电结构12设置于该介电层102远离该发光结构11的一侧,且该触控导电结构12通过该介电层102中的导通孔105与该发光结构11中的阳极111连接,该第二基板103设置于该触控导电结构12远离该第一基板101一侧,该第二基板103为封装盖板且通过封胶体104连接该第一基板101,从而该第一基板101与该第二基板103将该触控导电结构12、该发光结构11及该驱动结构13封装于其间。该驱动结构13还包括栅极绝缘层137、第一隔离层组138、第二隔离层组139及钝化层130,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及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包括沟道层160,该第一隔离层组138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01上,该沟道层160设置于该第一隔离层组138上,该栅极绝缘层137设置于该沟道层160上,该栅极G(如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栅极)设置于该栅极绝缘层137上,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结构,其包括阴极、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触控导电结构,其电连接该阳极,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及驱动结构,其电连接该发光结构,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02 TW 102111897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结构,其包括阴极、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触控导电结构,其电连接该阳极,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及驱动结构,其电连接该发光结构,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及介电层,该介电层中设置有该介电层的导通孔,该驱动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发光结构设置于该驱动结构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侧,该介电层设置于该发光结构远离该驱动结构的一侧,该触控导电结构设置于该介电层远离该发光结构的一侧,且该触控导电结构通过该介电层中的导通孔与该发光结构中的阳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交替输出该显示驱动信号及该触控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与该触控导电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连接该驱动结构的软性电路板,该触控导电结构经由该发光结构及该驱动结构电连接该软性电路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基板及封胶体,该第二基板设置于该触控导电结构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侧,该第二基板为封装盖板且通过封胶体连接该第一基板,从而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将该触控导电结构、该发光结构及该驱动结构封装于其间。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包括栅极线、数据线、功率线、存储电容、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该栅极线与该数据线及该功率线绝缘相交,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栅极线,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数据线,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经由该存储电容连接该功率线,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发光结构的阳极及该触控导电结构,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功率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至少其中之一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金阅简良能
申请(专利权)人: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